如果婚内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那么离婚时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如果有证据证明婚内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而是一方的个人债务,并且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那么在离婚时,另一方是不需要对该债务承担责任的。
离婚时,对于尚未到期的债务,应首先确定是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依照不同的方法处理属于夫妻个人债务的用夫妻个人财产偿还;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一、夫妻离婚一方的信用卡债务怎么办
夫妻离婚一方的信用卡债务如果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应当认定其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由夫妻二人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如果该信用卡债务是一方在婚内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生活需要,那么该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离婚时由债务人自行偿还。
二、夫妻离婚后婚内的债务怎么处理
夫妻离婚后,婚内的债务一般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即使夫妻离婚后对债务的偿还有约定比例,但是对债权人而言,有权找夫妻任何一方要求归还债务。但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债权人只能找债务人的夫妻一方归还,不能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
1、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该项债务属于个人债务;
2、婚前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这笔债务是用于该夫妻的婚后生活的。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离婚后债权人向谁讨债
1、夫妻离婚后债权人主张对方偿还债务的,首先要判断该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2、如果是一方的个人债务的话,那么债权人无论夫妻是否离婚,都直接找债务人主张偿还债务即可;
3、如果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那么就算是夫妻离婚后,债权人也可以向夫妻的任何一方主张偿还债务。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在离婚时就该债务约定一方偿还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找指定的一方偿还。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主张是夫妻共同债务要求偿还的前提是该债务为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借的债务,或者债权人能够举证该债务的确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
婚姻中的债务责任分担方法以及未到期债务的解决
181人看过
-
如何算入股承担以前的债权债务
325人看过
-
离婚后债权债务的处理债务的承担
303人看过
-
破产债务人的未到期债权
165人看过
-
如何正确的承担婚内出轨债务
72人看过
-
债务承担的效力如何影响债务人和债权人
225人看过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也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 更多>
-
债权转让后债权债务受到折价变更以及债权转让后债权债务变化如何承担?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31债权转让后,债权由新的债权人即受让人享有,债务人需要向受让人履行债务。还需要注意的是,债权转让后,债权转让人应当对债权的缺陷负责。 债权转让是指债务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转让和合同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的现象。
-
债权未到期的债务如何执行呢?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20执行工作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进行。 执行人员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成后,应当制作执行记录,由现场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 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件,由人民法院执行。
-
所有债务,婚内共同债务,婚内共同债务该如何承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9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非婚同居期间产生的债务用于共同生活,由双方承担,如果不是,由债务一方承担。双方共同清偿的,可以协商。债务清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解决。
-
夫妻债务会因离婚而免除吗,婚内债权债务如何承担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24一、夫妻债务不会因离婚而免除。 二、婚内的债务应当先认定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个人债务,则由其个人承担偿还责任,由其个人财产进行偿还,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则应当由夫妻共同承担偿还责任,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 三、附
-
债权债务的债务承担的法律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7并存的债务承担发生条件是第三人自愿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且债权人同意接受第三人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的同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其法律特征是债务人并不脱离原合同关系,第三人是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债务人和第三人形成连带债务关系,共同向债权人承担义务。在司法实务中,经常会遇到承诺或计划书表述不明确的情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其具备何种法律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