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民事诉讼委托他人代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6 19:14:58 413 人看过

当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民事诉讼。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民事诉讼委托朋友可以吗

1、可以委托自己的朋友代自己去应诉。

2、要求有授权委托书。

3、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4、不能成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无民事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担任代理人的人。

5、私法自治,民诉中可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代理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13: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理相关文章
  • 能否将朋友委托代为参加诉讼?
    可以委托朋友起诉。朋友代替应诉需要的条件具体如下:1、要求有授权委托书;2、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3、不能成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无民事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担任代理人的人;4、私法自治,民诉中可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代理诉讼。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和委托律师的区别有哪些起诉和委托律师的区别如下:1、起诉是到法院立案,和法院之间发生法律关系;2、委托律师是就诉讼或非诉事宜委托律师代为处理,委托方支付律师费,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是和律师之间的法律行为;3、起诉是以原告的名义,律师是受委托的代理人;4、诉讼费交法院,败诉方承担,律师费谁请谁承担费用,后果委
    2023-07-22
    95人看过
  • 异地诉讼能否委托他人
    被告在外地无法到庭,是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的。但是受委托人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一、委托别人打官司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委托别人代理诉讼或委托他人为被告人辩护,都需要办理委托手续,由委托人具有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签名的委托书,此委托书是代理人或辩护人参与诉讼的合法凭汪。委托别人代理诉讼的,还要把委托事项即代理人存打官司过程中的权限范围在委托书上写明。到律师事务所请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还需同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诉讼合同》或《委托辩护合同》,并向律师事务所交付诉讼费用。在刑事官司中,委托他人辩护的权力属于被告人或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有权代为委托辩护人。二、打官司原告举证的几种规定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
    2023-03-21
    412人看过
  • 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代理诉讼吗?
    符合相关条件的,是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的。诉讼代理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一)诉讼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二)诉讼代理人是维护被代理人利益的诉讼参加人。(三)诉讼代理人必须在诉讼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四)同一诉讼代理人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不能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一、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有哪些公司诉讼代理人包括董事、股东、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工作人员等。诉讼代理人指的是在代理的权限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除法律规定必须由当事人亲自进行诉讼的案件外,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以及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由诉讼代理人代理诉讼。二、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的诉讼地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民事诉讼,其诉讼行为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这些行为一般不直接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如调查收集、提供证
    2023-03-14
    94人看过
  • 二、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否委托代理人
    1-2名代理人。按照代理权限产生的根据不同,可以将行政诉讼的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代替无诉讼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委托代理人是指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发生的诉讼代理活动中,受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而代为进行诉讼行为的人。在拆迁时可以委托行政诉讼吗一般而言,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拆迁许可、拆迁决定、拆迁补偿裁决等行政行为的,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为被告。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6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诉讼中的适格被告是做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
    2023-07-07
    28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代理人转委托合法吗
    一、民事诉讼代理人转委托合法吗民事诉讼代理人转委托,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接受代理诉讼的委托后,在诉讼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又将诉讼代理事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再委托他人代理。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委托诉讼代理人受托后能否转委托的问题均未作明确规定,但根据《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34条规定:律师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因而,转委托诉讼代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适用:(一)转委托人必须有合法的诉讼代理权。(二)必须是转委托人基于特殊原因不能或者不便履行诉讼代理职责。(三)必须取得委托人的事先同意或者事后认可。(四)转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五)转委托代理的权限不得超过委托人原来授予的权限,新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为诉讼行为、执行代理职务。(六)由原委托人与转委托诉讼代理人就转委托代理事项另行签订诉讼代理合同,并由法院严格审查。法院审
    2023-06-15
    364人看过
  • 委托他人诉讼要注意什么,什么是委托诉讼代理人
    一、委托他人诉讼要注意什么委托他人诉讼要注意的事项有: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二、什么是委托诉讼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指根据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由于委托诉讼代理人要依赖被代理人的授权进行诉讼代理活动,因此委托诉讼代理人也被称为授权代理人或意定代理人。三、对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的规定对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规定
    2023-06-23
    406人看过
  •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能委托几个
    一、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能委托几个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一方面,是考虑诉讼的需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是对委托代理人人数的限制,这种限制,既不影响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又有利于诉讼的进行。国外对委托代理人的人数规定不一致,比如法国只限于委托1人。美国、日本、匈牙利对委托代理人的人数不限制。在美国,重大案件,原被告都可以组织律师团。匈牙利规定,在委托代理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代理人都可以单独代理,但每个诉讼行为只能由一个代理人实施,如果几个代理人的声明和诉讼行为不一致,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决定,认为当事人的声明和行为不一致。二、什么是民事诉讼代理人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协助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可分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下列人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
    2023-06-03
    126人看过
  • 是否可以委托妻子代理民事诉讼
    一、是否可以委托妻子代理民事诉讼?可以,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近亲属等人做诉讼代理人。《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二、委托妻子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是什么?(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三、委托妻子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审理流程有哪些?(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
    2024-01-19
    356人看过
  • 如何委托他人代为诉讼
    1、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关系到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以及诉讼结果的承担,为避免日后因委托范围和权限不清发生争议,影响判决、裁定和调解的执行,法律要求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用书面形式,而且要由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以表明委托诉讼代理人是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意思表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诉讼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的诉讼活动负责。2、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制度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部分,代理分为民事代理和诉讼代理,前者是为了帮助当事人实现民事法律行为,后者是为了帮助当事人实现诉讼法律行为。要求授权委托书记明代理事项,是要求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写明委托他人干什么?是从事某一民事活动,还是进行诉讼?代理诉讼的标的是什么?诉讼代理人是代理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从事的代理行为,应当由当事人、法定
    2023-03-17
    25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代理人能否转转其他人参加诉讼
    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若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是可以转委托他人参加诉讼的。《民法典》规定,转委托代理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代理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以及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一、无权委托人需要承担责任吗我国民事法律没有关于无权委托人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询问无权代理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具体如下:1、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不被追认的,善意对方可以要求无权代理人赔偿;2、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对方和行为人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分别承担责任;3、善意相对人和无权代理人的意思是,在订立合同时,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人来说,其目的是与被代理人建立合同关系,但无权代理行为不被代理人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无效,订立的合同效力不能发生,相对人期望的法律效力不能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
    2023-06-26
    387人看过
  • 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委托几个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
    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委托2个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或者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委托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包括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特别授权相较于一般授权多了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的权利。一、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委托几个代理人民事案件当事人当事人最多可以委托2名诉讼代理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下:1.一般授权。就是授予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进行诉讼的基本诉讼权利,如起诉权、应诉答辩权、管辖异议权、申请回避权、提供证据权、
    2023-08-05
    120人看过
  • 委托他人能否代理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不可以委托他人代理。协议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就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和抚养费达成协议的情况。双方需要准备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离婚协议等材料,到任何一方实际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离婚手续和结婚一样,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办理。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双方提交的材料后,经调解不成,允许离婚,出具离婚证明,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能够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吗?首先,协议离婚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且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协议后,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具有极强的人身性,其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因此,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基于其人身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所以不得委托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023-07-05
    388人看过
  •  能否将朋友委托为仲裁代理人?
    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调解和裁断。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其中,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为代理人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为代理人时,其代理行为应符合法人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可以将仲裁中的“委托朋友当代理人”改为“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同时,将“仲裁”一词替换为“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调解和裁断”。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性。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为代理人
    2023-10-23
    121人看过
  • 破产管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诉访能否收代理费
    关于破产管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时,所应支付的代理费用问题,需依据双方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时所达成的具体协议而定。通常情况下,如果在委托代理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收取代理费用以及相关费用标准、计费方式等内容的话,便可依照此项协议执行收取。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收取的费用必须遵循公正、公开、准确且合法的原则。这一点通常意味着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可对委托事务的处理方式、费用等诸多方面进行充分的磋商并达成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2024-08-18
    33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理
    词条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代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案件委托代理人能否出庭作证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9
      委托代理人的权利来自于当事人的授权。在民事诉讼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是当事人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授权委托书中授予委托代理人该项权利的,委托代理人可以代为提出申请。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 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诉讼吗,有哪些人代理诉讼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2
      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
    • 检察人员是否能担任民事诉讼的委托代理人?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能否超过3个?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6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不能超过两人。《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 民事官司是否可以委托他人去打?什么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8
      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诉讼,律师、法律工作者、亲属可以作为代理人,签订。第五十七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