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培训班在平开班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0:24:47 294 人看过

12月6日,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孙泉砀,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魏一明,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孟宪臣、曹国营、赵琛、李经超,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巡视员赵忠远,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及各省辖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人参加。

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新生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

王菊梅在开班仪式上讲话,朱兵在培训班上讲课,孙泉砀就落实好培训班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杨丽萍介绍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方性立法进展情况,赵顷霖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王菊梅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顺应了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了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世界潮流,丰富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篇章。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我们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深入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真正站在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坚决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项规定,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全面、集中、深入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营造浓厚的氛围,动员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认真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赋予的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坚决落实保障,不断加强管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发挥职能作用,监督支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落实政策,完善立法。各级政府部门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省文化厅要加快立法调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立法工作。

赵顷霖在致辞中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培训班在平顶山开班,既是省人大常委会对我们的信任,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各市文化发展经验的好机会。平顶山既是资源型城市,也是山水园林城市;既有突出的产业优势,也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观音文化、曲艺文化、陶瓷文化、姓氏文化、温泉文化、酿酒文化、衙署文化、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营造文化氛围,加快了文化改革发展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新成果,成功申报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培训班的举办,必将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有力推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创新举措,积极作为,持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水平,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4日 13: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章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2023-05-01
    376人看过
  • 河南周口市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
    近日,河南省政府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5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7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舞蹈等10个门类。据悉,我市此次有12个项目入选省级目录。据了解,此次周口入选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个,分别是民间音乐类1项:八音楼子;传统舞蹈类1项:担经挑;传统戏剧类1项:坠剧;曲艺类1项:渔鼓道情;传统手工技艺类2项:酒酿造技艺(王氏烧酒酿造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何记牛肉制作技艺);传统医药类2项:中医正骨疗法(杨家正骨疗法)、中医外科(买氏中医外治疗法)。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4个,分别是传统美术类1项:泥塑(郸城泥塑);传统音乐类1项:筹音乐;曲艺类1项:大鼓书(郸城大鼓);传统技艺类1项: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朱氏石磨香油制作技艺)。其中,“买氏中医外治疗法”、“杨家正骨疗法”两个项目,
    2023-06-05
    196人看过
  • 四川南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1月10日,记者从四川南充市文体局获悉,目前,南充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南充“非遗”厚重保护体系完善南充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先民们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过程中,渐渐融入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使之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川北文化。内容丰富的大木偶、灯戏、皮影,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婉转优扬的音乐和戏曲,别具一格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些川北文化的瑰宝共同构成了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6月,文化部开展了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市抢救和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目前,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阆中皮影戏、南部何家班皮影戏4项民间艺术,先后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巴象鼓舞、傩戏等24个项目进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充市人民政府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
    2023-06-05
    220人看过
  • 河南焦作市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
    记者12月30日从河南焦作市文化局获悉,我市民间文学《神农传说》等7个项目获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黄河澄泥砚等5个项目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我市入选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民间文学项:《神农传说》、《韩愈传说》,传统舞蹈项:《竹马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阴阳八卦拳》、《马坡八卦掌》,传统医药项:中医正骨疗法,民俗项:薛氏宗祠祭祖仪式。我市上榜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有:传统美术项:黄河澄泥砚,传统舞蹈项:《齐天圣鼓》、《耍老虎》,传统戏剧项:《四股弦》,传统技艺项:闹汤驴肉制作技艺。
    2023-06-05
    145人看过
  • 何为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中医药报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ltralHeritage)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坏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的解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主要是指社区与自然环境互动中所形成的知识、诀窍、技能、实践和表现形式。这些认知方式通过语言、口头传统、乡土感情、记忆、灵性和世界观来表达,而且广泛地体现于价值
    2023-06-05
    116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世界各国都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困境。不过,自从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规模化的剪纸企业逐步取代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如果能够从中得到经济效益,传承就有了积极性。目前,在企业中培养剪纸艺人已经成为是最主要的方式。据介绍,在一些村庄,80%的人都做剪纸,剪纸人愈发职业化、专业化。要把剪纸、年画这类传统手工技艺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加以延续,通过这种项目的传承、生产和开发,使它产生经济效益,维持这些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剪纸、年画这类项目,按照积极保护的原则,进行生产性的保护,已成为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共识。然而,还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缺
    2023-04-27
    480人看过
换一批
#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更多>

    • 文化传媒教育有开设艺术培训班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可以咨询工商管理部门艺术培训的范畴在不在你的经营范围内。
    • 开培训班需要什么资质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5
      培训有两大类,一个是教育系统的培训(比如考前辅导、外语学习之类),一个是职业培训(如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还有外包企业培训服务等等)。前者归教育部门管辖,后者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辖。因此,如果要开培训机构,必须先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向这些部门申请资质,然后才能去工商局(企业)或民政部门(民办非)申请开业执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31条内容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0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下列方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展:(一)采取与经贸、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的文化贸易;(二)开展代表性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三)开展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学艺术创作;(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文献、典籍、资料的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处理好保护、传
    •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3
      鼓励发掘、整理、宣传和传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支持优秀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可以给予下列扶持:(一)培养和资助传承人;(二)组织开展表演或者比赛活动;(三)为传承人开展相关活动提供资助或者补贴。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采取不同形式支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