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形成抚养关系的条件:一般需要继父母与继子女有共同生活的事实,且继父母尽了抚养、教育未成年继子女的义务。根据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一、后爸离婚对我们有没有抚养义务
1.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抚养义务的2.未成年的继子女与继父母共同生活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法律赋予其等同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即在继父或继母与未成年继子女抚养关系存续期间,继父或继母对继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但是如果夫妻双方离婚了,继子女不再与其共同生活了,继父或继母对继子女也就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教育的义务了。
二、继母对继子有没有抚养权呀?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并不必然产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是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抚养教育关系,他们之间才产生与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样的关系。我国立法对如何认定抚养教育关系的成立没有作具体规定,但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抚养教育关系成立:(1)继子女与继父母长期共同生活,继父或继母负担了继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继子女受继父或继母的抚养教育;(2)继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虽主要由生父或生母负担,但与继父或继母长期共同生活,继父或继母对继子女进行了生活上的照料和教育。
三、后妈有没有责任抚养前妻的小孩吗
后妈有责任抚养前妻未成年的小孩。在法律上如果孩子与后妈形成继子女关系,形成扶养关系,那么后妈就具有抚养义务。法律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中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
法院处理变更抚养关系案件的依据
232人看过
-
2022年离婚抚养权判定依据
378人看过
-
子女抚养权的判定依据及子女抚养费的给付
495人看过
-
法律抚养关系怎么判定
457人看过
-
家庭关系中抚养非亲生子女的法律依据
140人看过
-
降低抚养费的判决依据
355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法律依据中关于继子女抚养关系的规定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9(1)继子女尚未成年,随生父母一方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时,继父或继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费,或成年继子女在事实上对继父母长期进行了赡养扶助,视为形成了抚育关系。 (2)继子女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继父母对继子女给予生活上的照料与抚养;或者虽未与继父母共同生活,但继父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费、教育费的视为形成了抚养关系。 (3)继父母负担了继子女全部或部分生活费和教育费;继父母与未成年继子女
-
收养关系解除程序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03关系解除程序有两种:(一)登记解除。收养关系自收养人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门部门登记成立,也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解除。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解除收养关系时,如果养子女未成年,应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协议解除;如果养子女已满十周岁以上,还要征求养子女的意见;如果养子女已经成年,应当由养父母和养子女双方协议。当事人达成协议后到收养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办理解除收养关系手续。(二)判
-
抚养费变更的判决依据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08依据应该是离婚判决书,但不影响你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主张。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那么,变更抚养关系的案件都有哪些依据呢?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13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子女的抚养问题,应当依法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角度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据此可知,对于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诉讼,法院在判决时,既要考虑父母的抚养能力,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照顾十周岁以上子女的意愿。这种情况下,判决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是以有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为原则的,如果出现了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
解除婚姻关系中,离婚抚养权断定有什么依据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9不能协商一致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除非母亲患有不利于照顾子女的传染性疾病、其他重大疾病或者存在怠于抚养的情形。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在夫妻双方对抚养权有争议时,应当听取子女本人的意见。年满两周岁不足十周岁的子女,确定抚养权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抚养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有固定收入、固定住处;是否有时间照顾子女;是否存在不良嗜好或不利于抚养孩子的因素;婚姻存续期间谁照顾子女更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