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不一定要有保证人。商业汇票可以设置保证人,也可以不设置保证人。
《票据法》
第四十五条汇票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由汇票债务人以外的他人担当。
第四十六条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保证”的字样;
(二)保证人名称和住所;
(三)被保证人的名称;
(四)保证日期;
(五)保证人签章。
第四十七条保证人在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前条第(三)项的,已承兑的汇票,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汇票,出票人为被保证人。
保证人在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前条第(四)项的,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商业承兑汇票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必须由票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担当。保证人对合法取得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所享有的票据权利,承担保证责任,但是,被保证人的债务因商业承兑汇票记载事项欠缺而无效的除外。被保证的商业承兑汇票,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请求付款,保证人应当足额付款。
保证人应当在商业承兑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下列事项:(一)表明"保证"的字样;(二)保证人名称和住所;(三)被保证人的名称;(四)保证日期;(五)保证人签章。
其中,第(一)项、第(五)为保证行为的必须记载事项,保证人在商业承兑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上列第(二)项的,以保证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保证人住所。保证人在商业承兑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上列第(三)项的,以出票人或承兑人为被保证人。保证人在商业承兑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前条第(四)项的,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承兑贴现
保证人为二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清偿商业承兑汇票债务后,可以行使持票人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的追索权。付款是指票据付款人在持票人提示付款时按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
保证不得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影响对商业承兑汇票的保证责任。
-
商业汇票必须先行使追索权吗
301人看过
-
哪几类信用证必须要有汇票
347人看过
-
商业汇票的基本当事人必须做哪些事情?
376人看过
-
使用商业汇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50人看过
-
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85人看过
-
在办理商业汇票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01人看过
保证人是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再如债务等项的担保方面,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是非票据债务人对于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作出保证行为的人。 保证人与被保证人承担同样的责任。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 更多>
-
商业汇票必须先提示承兑才能付款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1是的。商业汇票必须先提示承兑,让付款人先确认付款义务,在汇票到期后,才能向付款提示付款。对于见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你不提示承兑,就无法确定汇票何时到期,所以,及时提示承兑对于商业汇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提示付款的商业汇票,到期后付款人是不可能付款的。持票人只能向出票人要求付款。而且没有及时提示承兑,持票人将丧失对其前手,如背书人、保证人、付款的人追索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十条见票后定
-
商业汇票的基本当事人必须做哪些事情?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01的基本当事人包括了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1.汇票的出票人汇票的出票人,是指开出汇票的银行和企业。我国《》规定:“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既然出票是一种票据行为,行为人的资格就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具有行为能力是签发票据的必要条件,无行为能力者的出票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代理。 2.汇票的收款人汇票的收款人,是指汇票上记载收取票据款项者。任何人都可以是的收款人,但不
-
商业汇票保证金与承兑汇票保证金有什么区别?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7商业汇票的承兑和保证的区别:汇票当事人在汇票上设置汇票保证的目的是提高汇票的信用度,一般来说,汇票债务人以外的人作为保证人,有助于提高汇票的信用度,一般来说,在汇票债务上加入双重保险,对持有人来说,使用汇票的安全感和信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贷款行为,如果实力充足,信用良好的第三者作为保证,当然这种贷款行为要安全得多。承兑人和担保人都属于票据债务人,但他们的责任不同。承兑人是票据的主债务人,应当承担
-
汇票型汇票保证型汇票保证款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27汇票保证可按以下标准分类:(1)所有保证和部分保证。票据金额的全部保证是全部保证的票据金额的一部分保证是一部分保证。我国票据法不承认部分担保。(2)单独保证和共同保证。单独保证是指一个人的保证,共同保证是指两个以上共同进行的保证。(3)正式保证和略式保证。前者是指保证人在票据上记载保证文件并由保证人签字的保证,后者不记载保证文件,只有保证人签字的保证。中国记载保证文章是绝对记载事项,因此中国票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