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阻止对方车辆走,对方算逃逸。把别人车辆造成了剐蹭,在知道的情况下离开了现场,时候车主报警处理的话会按肇事逃逸处理的。不过没有造成伤亡,只是财产损失的可以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时,有证据证明其不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时,不能判定为逃逸。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怎样认定构成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一、主观上肇事者逃逸的动机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逃逸者的行为不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也构成肇事逃逸。
二、停车被撞对方逃逸怎么办
停车被撞对方逃逸的处理方式如下:
1、报警请求公安介入侦查和鉴定
应首先报警处理。
警察可以通过周围的路段的监控找到肇事车辆,对肇事者进行相关的处理以及获得赔偿。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2、证据调取和保存
事故发生后,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尽量不要随意改变案发现场的环境。
调取行车记录仪的记录作为事故认定的证据。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的录像帮助侦查人员找到交通肇事者。
还可以去找停车场管理员调取监控录像。
-
双方车辆没肇事算逃逸吗
110人看过
-
没撞到人对方让走算肇事逃逸吗
274人看过
-
对方全责我走了算逃逸吗
222人看过
-
对方车辆被我方车辆刮后,我方是否属于逃逸?
308人看过
-
出车祸对方逃逸没看到车牌
341人看过
-
车辆发生事故对方跑掉一小时回来算逃逸吗
155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肇事车辆对方不报警算逃逸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21、对方剐蹭肇事车自己报警对方是算逃逸的。 2、这种情况属于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情况或者是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的情况,是属于认定为肇事逃逸的一种的。
-
交警不认定逃逸对方咬定逃逸车辆能开走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2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根据交警队的责任划分比例进行承担责任。如果有保险的,尽快与保险公司联系。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
-
逃逸对方说没事对方不管算不算犯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4如果对方逃避承担责任,建议报警划分事故责任,并注意通过担保人等人收集对方相关身份信息。如果对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即使对方不构成犯罪的话也可以要求对方根据事故责任赔偿您的损失,如果对方躲起来不出现也可以到法院起诉,然后根据法院的判决申请执行对方的财产。
-
-
撞车后对方欲逃走可否扣留对方车辆?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07撞车后,对方欲逃走,可以扣留对方车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采取这种“自助行为”维护自身权益,但我国法律对于“自助行为”一直没有明确描述,这也导致许多权利人在采取“自助行为”后,被起诉侵权。最新实施的《民法典》规定了“自助行为”制度。可以在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