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未处理结案对车主是有一定影响的,具体影响如下:1、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协调解决签字,如果车子被扣留,车子取不出来。2、交通事故没处理完是不给验车的。3、拖着不结案,受害人可以凭交警裁定到法院提起诉讼,上法院进行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车主会陪着打官司。4、结案时事故损失该保险公司承担的由保险公司承担,超出保险赔付范围的部分由你承担。如果协商一致,可以不起诉。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并共同签名。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或者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号码、保险公司、保险凭证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当事人的责任等内容。
交通事故找不到人有身份证信息有用吗
交通事故找不到人有身份证信息有用,但要核实身份证号码的真假,然后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交通警察调查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合法、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车主能否不起诉交通事故?
260人看过
-
诉求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方式通过劳动仲裁
255人看过
-
如何让交通事故快速得到解决
326人看过
-
交通事故没调解好 车主能提车吗
46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起诉好还是调解好?
185人看过
-
车主如何更好的处理交通事故?
156人看过
-
交通事故找车主处理好还是起诉车主好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7一、要看车主和司机之间的关系,如果属于雇佣关系,那么车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如果车主司机属于雇佣关系,可以直接起诉对方保险公司和车主;三、司机应当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可能面临3年以上的刑事处罚。
-
起诉交通事故更好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7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起诉后涉及的赔偿问题一般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伤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修车费;车上货物损失等。修车费:根据修车发票上的合理数额认定,如果车辆已经报废应折价赔偿;事故中车上物品的损坏赔偿,应当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等。其
-
如何处理交通事故车主更好的处理交通事故?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3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2.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
-
交通事故中车主死亡是否能够获得赔偿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0车主在交通事故中死亡,交强险是不赔偿的,交强险是一种第三者责任险,因此它只赔偿:交通事故导致的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车主家属要获得赔偿,一是对方车辆的交强险赔偿;二是对方车辆交强险赔偿过后,按责任比例属于对方分摊部分的赔偿;三是属于自身分摊过后的责任,由商业车上人员险赔偿。如果是车主开车造成的单方事故,就只能由车上人员险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根据受害人的所在地、户口性质、父
-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能否提车起诉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2交通事故被起诉肇事车不可以提,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部门会对肇事车辆进行扣留,并进行检验、鉴定;如果检验、鉴定完,交警部门解除扣留的可以提取肇事车辆;如果当事人的肇事车辆按照规定缴纳了相关保险,一般是不会被查封、扣留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