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是否属于非法经营:
”校园贷“类P2P平台放贷的利率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一般年利率仍控制在20%以内,因此在法律上可能不会被认定为高利贷。
一、借高利贷受法律的保护吗
高利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高利贷的标准利息是否超过年利率36%为标准,即若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就是高利贷。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所以说,高利贷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
二、校园贷还不起该如何办
校园贷款是专门针对在校学生发放的各类贷款总称,包括助学贷款、校园创业贷款和校园消费贷款等。对于贷款应暂时还不上时,应当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协商,取得谅解,沟通是否能够延期、分期还款。但是对于一些违法的校园消费贷款,对于合法本金和利息的部分应当积极进行偿还,对于违法的部分则可以凭借法律规定拒绝向这些违法放贷人还款。如果遭遇了暴利催收或套路贷等应当立即报警向警方寻求帮助。在此律师建议,首先,作为学生应当尽量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产生大量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贷款,其次,在不得不贷款时,应当考察借款平台是否正规,在正规平台合法贷款,并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最后,若在遇到违法贷款时,不要一味害怕家长或校方知晓,应当积极向家长、学校、警方求助。
三、年利率24%合法吗
年利率24%通常是合法的,借贷利率超过以下标准是违法的:
1、年利率超过36%可定义为高利贷,是违法行为,利息不受法院保护支持;
2、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3、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谋取高利,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一、民间借贷约定利息需要注意以下部分:
1、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原则上不能超过24%,未超过年利率24%部分的利息法院予以保护;
2、出借人在出借款项时,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利息,不能计入借款本金,不能要求借款人返还;
3、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债权人不能在要求还款时向债务人索要利息。
二、高利贷的立案标准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总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民间借贷年利率为24%的,受法律保护,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同时出借人在出借款项时,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利息,不能计入借款本金,不能要求借款人返还。
-
校园贷属于民间借贷吗
393人看过
-
外汇经营属于非法吗
378人看过
-
校园贷是不是属于合法贷款
251人看过
-
校园贷款属于什么借贷
239人看过
-
非法经营食盐属于非法行为罪吗
168人看过
-
校园欺凌属于不法侵害吗
227人看过
-
校园贷属于民间借贷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23校园贷是否属于民间借贷,要看形式以及是否真实发生借贷关系。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
校园贷款属于非法行为吗?有什么法律依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26关于校园信贷是否非法的回答,可根据以下的内容来判断。骗子贷款的比较多,有些事违法的,条件满足的话最好去银行申请 申请贷款业务的条件: 年龄在18到65周岁的自然人; 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 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征信良好,无不良记录,贷款用途合法; 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
校园网贷属于金融诈骗吗大学生校园网贷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6发生大学生校园网贷金融诈骗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
校园贷的非法经营这种情况应怎么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1根据目前校园贷有关的诉讼来看,大部分借款人不能到庭,法院一般会缺席判决,缺席判决对于借款人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丧失了当庭陈述的机会,不能提出自己的答辩意见,不能向法院提交自己已经还款的证据,无法及时的得知判决内容,在判决有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丧失上诉的机会,使自己的权益无法的到保障。其次,还会因为不能履行判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包括禁止失信被执行人部分高消费行
-
骗同学校园贷属于诈骗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8想知道骗同学校园贷属于诈骗吗的规定,一种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学生支付款项后即将其“拉黑”不再联系。 一种是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从中诈骗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