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吊销企业怎么恢复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是一种行政处罚,如果工商机关已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了吊销执照的处罚决定,并向社会发布公告,履行了法律程序,企业的营业执照就被吊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虽然主体资格尚存,但其主体资格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依法组织清算,并在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经营资格无法恢复。恢复被吊销企业的经营资格没有
二、被吊销公司还能继续经营吗?
当然不行了,公司一旦被吊销执照了,就丧失了经营资格,从事任何经营行为均属违法,除清算外,不能从事其他活动。企业因故被吊销执照后继续经营,错上加错,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意味着企业的主体资格自动注销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规定,公司不按照规定接受年度检验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接受年度检验;逾期仍不接受年度检验的,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公司因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而解散。该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公司因吊销营业执照被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该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由此可见,吊销营业执照只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该行政处罚产生的直接法律后果是公司进入解散程序,即成立清算组,对公司债权、债务进行清算,待清算结束后,报工商部门注销登记并公告,至此,企业的主体资格方才终止。
-
企业吊销后如何恢复,企业吊销后可以核销吗?
397人看过
-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恢复吗,怎么恢复?
51人看过
-
企业被吊销后恢复的方式是怎样的
447人看过
-
恢复吊销营业执照申请书怎么写?
200人看过
-
依法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情形,吊销营业执照可以恢复吗
324人看过
-
什么是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营业执照还能恢复吗?
198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企业被吊销能恢复注册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17吊销营业执照只会导致公司失去营业资格,不会影响公司的法人资格。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的行政许可。公司登记机关有权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即使公司登记机关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也未必能通过法定程序作出变更或者撤销行政处罚的决定。企业法人主体资格的消灭必须经过行政权消灭,但消灭的最终方法是取消而不是取消。该程序依法清算、注销登记、公告后,企业法人资格被消灭。工商部门依法
-
吊销的企业如何来回恢复呢?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2企业被吊销后若想恢复要看吊销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合理。如果该决定是依法,依程序作出的,不能恢复;如果该决定违法、有错误或程序有瑕疵,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
-
企业被吊销后恢复的方式是怎样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4如果工商部门是按照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吊销的,那么就不能恢复;如果认为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错误,可以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撤销,那营业执照就可以恢复。 对吊销营业执照不服,可以在处罚决定做出的3天内,书面要求听证,也可以向上一级工商管理部门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收到决定的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
被吊销的企业如何恢复以前的经营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企业被吊销后若想恢复要看吊销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合理。如果该决定是依法,依程序作出的,不能恢复;如果该决定违法、有错误或程序有瑕疵,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
-
怎样恢复已吊销的营业执照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19经营主体(包括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违法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是违法主体受到的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该处罚是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强制力。 行政行为的实质确定力要求实施该行为的行政主体不得任意改变自己所作的行政行为。吊销营业执照行为是执法机关依法维护和分配公共利益的行为,如果该行政行为违法,或不符合公共利益,行政主体应先承担法律责任,然后按法定程序改变。行政行为的形式确定力同时要求相对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