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他人专利权法律如何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09:21:12 444 人看过

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这是刑法对专利犯罪的唯一规定,而且没有明确界定“假冒他人专利”的含义。修订前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也未明确界定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构成,原《专利法》第63条第1款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的,依照本法第60条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12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假冒他人专利”的理解,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

假冒他人专利相关法规规定如下:

例如,有人认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而非法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

二是未经专利权人同意,在其制造、使用或者出售的产品上,标注、缀附或者在与该产品有关的广告中冒用专利权人的姓名、专利名称、专利号或者专利权人的其他专利标记”.甚至有人认为,假冒他人专利是指“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即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还有一些人认为,在专利权已经终止或者被宣告无效后,仍然使用原专利标记或专利号,仿造他人专利、侵吞他人专利、故意贩运仿造或变造他人专利的产品、故意销售仿造或变造他人专利的产品、冒充专利等行为,也是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附: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在广告或者其他宣称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设计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设计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专利权相关文章
  • 假冒专利罪应负的法律责任,假冒专利罪应如何做出认定
    假冒专利罪应负的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中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假冒专利罪的认定可以通过主观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进行认定。其中本罪的客体为客体为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和单位、个人的专利权利。一、假冒专利罪应负的法律责任假冒专利罪应负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专利法》第六十三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
    2022-07-08
    433人看过
  • 假冒专利罪如何判理,如何应对假冒专利?
    假冒专利罪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它的含义:非专利产品在其产品上冒用他人已经取得的专利,通过是“以假乱真”严重影响到专利权人的荣誉。这种方式也是常见的犯罪方式,假冒专利罪的很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冒充专利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冒充者改正并予以公告,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假冒专利罪虽然属于犯罪类型但是我国没有进行相关的刑罚规定,犯罪分子一般通过这种方式忽悠了很多是专利购买者,那么如何去防范这种假冒专利的情形被骗的呢?其实一般我们可以通过鼓相关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专利,其专利一般有比较详细的信息可以进行对比,一般的专利会网站上有他的图形可以可以作为对照。例如搜派、佰腾网是比较专业的专利搜索引擎。与假冒专利相对的有一个相关的犯罪行为那就是冒充专利行为,冒充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专利,是“无中生有”,这种也是非专利产品进行市场乱入,标明的专利号和专利名称为基本就是找不到的,这种情形一般是可以通过
    2023-05-01
    439人看过
  • 怎么认定假冒专利罪 假冒专利罪如何量刑
    假冒专利罪的处罚: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假冒专利犯罪的量刑: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发垃圾邮件侵犯个人信息怎么处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国家机构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
    2023-03-07
    229人看过
  • 2023专利法规定假冒专利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专利法规定假冒专利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1、假冒专利的,要承担以下的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例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2)行政责任。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刑事责任。假冒专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假冒专利的行为具体包括哪些(一)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
    2023-01-30
    292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何规定假冒专利的
    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完善假冒专利罪的构想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正确适用刑法的前提下,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专利法第五十八条所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冒充专利行为和专利侵权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处罚之外。从国家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看,冒充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逊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此外,由于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之一是专利权人的商誉,而不是专利权-专利制度的核心内容,并且在专利领域大量存在的违法行为是专利侵权行为,因此,仅规定假冒专利罪不利于维护专利制度的权威性和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故有必要通过修改刑法,将冒
    2023-08-06
    153人看过
  • 根据专利法假冒专利的行为应当如何界定侵权
    一、根据专利法假冒专利的行为应当如何界定侵权假冒专利产品的行为一般都构成侵权。根据《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中规定,下列行为之一,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其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二、假冒专利罪缓刑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
    2023-10-01
    482人看过
  •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的区别
    根据《专利法》第59条的规定,冒充专利行为是指,“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专利法实施细则》新增的第85条穷尽性地规定了五种冒充专利行为,即:(一)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二)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三)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四)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五)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一样,冒充专利行为只能是上述五种行为之一或其组合。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的本质区别:对照四种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该条列举的除第二种行为外的四种冒充行为,在行为方式上与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相同,都是一种作假行为,但该条规定少了“未经许可”和“他人”的限定条件。对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情形,根据《专利法》第47条的规定,“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
    2023-05-01
    398人看过
  • 怎么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
    一、怎么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假冒专利罪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要从以下方面来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专利权益的目的。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被授予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4.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什么是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有如下:1、未被允许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2、未被允许在广告或者其他宣称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
    2024-01-08
    399人看过
  • 如何认定假冒专利罪,假冒专利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I.如何认定假冒专利罪1。对象元素。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的正常活动,而且侵犯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允许和保护科技发明创造的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维护专利权和国家利益,,而且侵权行为的不断发生,也是专利权人和国家专利权益的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在国家专利管理体系中打击侵犯他人专利权并构成犯罪的假冒专利行为。客观因素。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条例的规定,伪造他人或者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申请并经审查批准的专利,情节严重3。主要内容。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根据该节第220条,该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此罪的,实行两罚制,处以罚款,并依照本条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主观因素。本罪的主观方
    2023-05-07
    432人看过
  • 构成假冒专利罪的行为都有哪些,法律如何规定
    一、构成假冒专利罪的行为都有哪些,法律如何规定构成假冒专利罪的行为有:1、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2、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3、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的规定有什么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在法律
    2024-01-31
    196人看过
  • 假冒专利与侵权专利的界定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关键在于侵权人实施了专利权人的专利。而假冒他人专利主要是指使用他人专利标记或者专利号的行为,并不涉及对专利权人专利的实施。专利侵权行为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民事权益,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一方面直接影响了被假冒的专利权人信誉,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假冒专利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侵权专利怎么处罚根据专利法及其有关法律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1、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2、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
    2023-07-15
    186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假冒专利行为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假冒专利的行为:(一)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二)销售第(一)项所述产品;(三)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公众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四)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五)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专利权终止前依法在专利产品、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在专利权终止后许诺销售、销售该产品的,不属于假冒专利行为。销售不知道是假冒专利的产品,并且
    2023-05-02
    472人看过
  • 冒充他人专利行为的法律后果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并且情节严重的,就算是触犯了假冒专利罪。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判处拘役,还会被判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假冒他人专利有什么处罚1、对为侵犯他人专利权提供生产经营便利条件的,责令改正。2、对明知他人实施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便利条件的,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对明知他人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便利的,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专利(patent),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中
    2023-07-18
    449人看过
  • 构成假冒专利罪一般会如何判,法律上如何认定
    构成假冒专利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规定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各节该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2024-04-27
    94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权
    词条

    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更多>

    #专利权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假冒专利罪中的“假冒他人专利”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1
      “假冒他人专利”具体包括四种情形: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 如何区分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10
      1.必须有假冒行为; 2.被假冒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取得的、实际存在的专利; 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故意行为。 行为人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是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 如何避免犯假冒他人专利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23
      假冒专利罪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要从以下方面来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专利权益的目的。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被授予的专利,情
    • 什么是假冒他人专利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01
      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在广告或者其他宣称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设计的技术误认为是他的专利技术; 3、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设计的技术误认为是他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专利申请文件。
    • 假冒他人专利属于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10
      严格来说,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涵盖了专利侵权的行为,而且主要指的就是专利权侵权的行为。因为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并未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具体含义作规定,因此,对假冒专利罪中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应当并且只能根据该行为在《专利法》中的固有含义予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