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弃继承权是否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
放弃继承权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放弃继承权要求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的意思表示,如果放弃不动产的继承,还需要到公证处公证签字放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放弃继承公证要多长时间
放弃遗产进行公证的,申请公证人提供的材料完整、真实、有效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出具公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三、放弃继承权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1.本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
2.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死亡前,放弃继承权不具有实际的法律意义。
3.本人与被继承人关系的证明。可以由所在单位、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供,只要能证明其确实享有继承权即可。
4.本人签字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
如果放弃继承的人是唯一的继承人时,则被继承人的遗产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继承人放弃继承后,也就不再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如继承人有监护人,监护人原则上无权放弃被监护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利。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其他继承人作出;用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本人承认或有其它证据证明的,一般应认定为有效。放弃继承不得由他人代理而作出。在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过程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一般应当准许,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不予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n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
放弃继承权必须走法律程序吗
116人看过
-
继承人的顺序应该遵循法律规定
431人看过
-
代位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需要遵循什么规定?
94人看过
-
婚前协议的效力是否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338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分配是否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57人看过
-
2022放弃继承权的操作程序
448人看过
-
继承开始前放弃继承权需要什么程序?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1法律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而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承诺应该在继承开始后,也即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做出,并且该承诺必须是明确做出的,如果没有明确做出放弃的表示,就视为接受继承。所以在继承开始前,即被继承人死亡之前,做出的放弃继承权的承诺是不能达到放弃继承权的效果的。
-
遗嘱继承公证需要遵循哪些程序?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21根据《民法典》规定,办理遗嘱继承公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所有法定继承人应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并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原件。 2. 如果放弃继承,继承人应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或提交住所地公证处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原件。 3. 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出具《死亡户口注销单》原件。 4. 如果遗产是房屋,应提交《房屋所有权证》与《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 5.
-
公司解散是否需要遵循特定程序?山西在线咨询 2025-02-02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必须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若公司解散,则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可由以下原因之一导致: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
抚养权变更要遵循的法定程序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3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
-
法律规定是否允许继承权人放弃其继承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5在法定继承和遗嘱执行过程中,继承人都有权选择放弃继承权益。所有不受任何强制性义务制约的权益都完全有权予以放弃。尽管放弃权利可能会失去相应的利益,但在法律框架内,仍赋予了其自愿舍弃这部分既得利益的自由。 当遗产传承步骤真正启动时,每一位遗产的合法继受人都有权力选择放弃对资产的继承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继承权益。需要指出的是,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各自具有独立且相互排斥的权利基础,但放弃这两种类型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