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三)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工资;(四)劳动合同终止后,未依照本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员工认为公司的处罚制度不合理,可以与公司协商处罚金额,如果公司处罚制度违反,员工也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
公司罚款不合理应如何投诉
一、公司罚款不合理投诉如下: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二、对于罚款的规定有哪些
1、罚款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有罚款的权力,也不是所有的行政主体都有罚款的权力,只有那些经过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行政主体才有罚款的权力;
2、罚款的对象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对人,特定的行政主体行使罚款的权力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其只能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任何组织都不能对其所属的成员进行罚款,具有罚款权力的特定行政主体也不例外;
3、罚款的原因只能是针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罚款的本质是一种行政处罚,这一性质决定了罚款只能是针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而对其他行为,即使是违法行为也不能进行罚款。
-
公司内部罚款不合理如何维权,内部罚款合法吗
345人看过
-
维权必备:探讨公司内部罚款合理性
324人看过
-
内部罚款不合理,该如何维权?
338人看过
-
不签合同的公司要怎么维权
337人看过
-
针对公司乱罚款,怎样进行维权?
166人看过
-
建筑公司不支付工程款怎么维权?
468人看过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
怎样维权公司罚款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8《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三)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工资;(四)劳动合同终止后,未依照本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由劳动行
-
公司发违法罚款罚款员工该怎么维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17《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三)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工资;(四)劳动合同终止后,未依照本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由劳动行
-
公司欠了罚款,公司应该怎样维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171、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罚款,因为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如果因为员工本身的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补偿金的,可以要求赔偿。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
-
公司交罚款如何维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191、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罚款,因为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如果因为员工本身的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补偿金的,可以要求赔偿。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
-
公司欠债不还如何维权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1公司欠债不还的维权途径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第六条规定,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