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罪刑罚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6 10:10:19 280 人看过

该条法律规定明确了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刑罚,其中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及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罪责程度与冒充次数有关。这一条法规体现了国家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严厉打击,维护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将会受到以下刑罚:

1.如果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次数较少,其刑罚将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如果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次数较多,其刑罚将包括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指的是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假冒国家工作人员的身分或职务进行欺骗的行为。根据刑法其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管理活动,这是区别于诈骗罪的基本特征。

冒 充 国 家 公 职 人 员 罪 刑 罚 是 什 么 ?

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从事与职权有关的活动,或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单位犯前款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综上,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罪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对单位犯前款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将会受到刑罚。具体刑罚取决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对于单位犯前款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二条【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5: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口头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哪些违法行为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且实施了招摇撞骗的,违法,构成招摇撞骗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只是单纯的口头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未侵犯他人或者社会合法权益的,不违法。被告犯招摇撞骗罪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口头冒充国家公职人员是否违法口头冒充国家公职人员是属于违法的。如果冒充公职人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行政处罚的责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可以被认定为招摇撞骗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8-13
    302人看过
  •  公职人员冒充赌博罪定罪标准是什么?
    招摇撞骗罪是指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行为人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活动,非法获取利益,已经构成犯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招摇撞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假冒公职人员身份进行抓赌活动,并以此为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构成招摇撞骗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招摇撞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招摇撞骗罪如何认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以欺骗、恐吓等手段,诱骗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放弃某种权利,从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该罪名的认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被骗人的反应以及周围环境和人员的证言等。首先,行为人需要实施欺骗、恐吓等手段,才
    2023-08-19
    455人看过
  • 冒充国家公务人员吓唬别人算犯法吗
    律师解答:算。口头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违法。如果冒充公职人员造成严重后果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5-08
    402人看过
  • 冒充国家人员犯了招摇撞骗罪治安处罚有吗?
    就没有的;犯本罪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一、招摇撞骗罪情节严重的几种情形《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了招摇撞骗罪的基本犯和情节加重犯两个量刑幅度,但该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就该罪情节严重的范围加以明确规定。如何正确把握该罪情节严重的范围,既是审判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对行为人正确量刑。笔者认为在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依据刑法所确立的罪刑相适应原则认定情节严重,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在具体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
    2023-03-24
    67人看过
  • 被别人冒充公职人员骗钱怎么判刑
    冒充公职人员骗钱的,会涉嫌招摇撞骗罪,具体的判刑规定是:涉及一般犯罪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掩饰犯罪所得罪一般要怎么判刑?掩饰犯罪所得的判刑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有两个档次的量刑幅度,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来确定具体的量刑。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量刑标准怎么规定刑法中规定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构成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三、假冒军人什么罪怎么判假冒军人构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2023-03-29
    370人看过
  • 冒充国家公职人员骗子的300万诈骗案:主犯被判刑多少年?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骗取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为何受骗子“追捧”1、低成本赚大钱:仅需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制作设置钓鱼网站和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即可完成犯罪的前期准备。其利用现代网络和移动通讯,猎取物色的犯罪对象不计其数,积少成多的犯罪收益往往让犯罪分子不择手段。而目前多数小额网络诈骗犯罪侦破率极低,司法手段很难有效及时打击该类犯罪,导致犯罪嫌疑人无视法律,疯狂作案。2、摇一摇就能摇到“摇钱树”:微信、米聊等自媒体软件开发了诸如“摇一摇”、“扫一扫”、“查找附近的人”、“漂流瓶”、“和陌生人说话”等新功能,通过晃动手机或者“拣起一个瓶子”就能
    2023-07-07
    258人看过
  • 冒充刑警队人员犯啥罪?
    刑事责任年龄
    冒充警务人员犯招摇撞骗罪。冒充警务人员如果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则会被认定构成招摇撞骗罪。如果尚未构成犯罪的,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1、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3、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二、招摇撞骗罪构成要素包括:1、犯罪客体。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这是其同侵
    2023-03-08
    431人看过
  • 从事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罪判处刑罚减刑的补充规定
    国家职工贪污贿赂罪减刑的补充规定主要针对减刑时间和间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补充规定》第五条强调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刑时不受上述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补充规定》第一条拒绝后悔罪的,或者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全部履行生效审判的财产判决的,不假释,一般不减刑。第二条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满足减刑条件的,执行3年以上可减刑的不满10年有期徒刑,满足减刑条件的,执行2年以上可减刑。第三条被判无期徒刑,符合减刑条件的,可以减刑4年以上。第四条被判缓刑的,减为无期徒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可以减刑4年以上。减为有期徒刑后减刑时,减刑幅度按本规定第二条规定执行。两次减刑之间应间隔两年以上。第五条犯罪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刑时可以不受上述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去哪举报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的。玩忽职守
    2023-08-07
    112人看过
  • 嫌疑人行骗时冒充公职人员犯什么罪
    一、嫌疑人行骗时冒充公职人员犯什么罪?冒充公职人员行骗犯招摇撞骗罪,对构成招摇撞骗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话量刑幅度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招摇撞骗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二、冒充公职人员行骗定罪证据有哪些类型?(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三、冒充公职人员行骗不认罪是否可以定罪?可以,刑事诉讼中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
    2024-03-03
    68人看过
  • 公职人员国家规定丧假几天?
    公职人员国家规定丧假为一到三天。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024-04-30
    109人看过
  • 冒充公职人员抓赌怎么定罪,法律上如何认定
    冒充公职人员抓赌的定罪:涉嫌招摇撞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5-04
    422人看过
  •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亲属怎么处理
    一、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亲属怎么处理1.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属被定性为涉嫌欺诈罪。具体而言,如果仅是披着国家公务人员亲属的外衣进行炫耀,譬如自诩为某政府机构的高层领导,这种行径或许源于个人虚荣心驱使,而非自愿违法犯罪。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行为并不足以触发刑法条款中的严重犯罪行为,故不于法构成犯罪。2.若假冒国家公职人员亲属,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产,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则将构成欺诈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招摇撞骗罪分为基本犯与情节加重犯两大类,然而,该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对情节严重的范畴做出明确界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冒充国家工作人员
    2024-04-23
    129人看过
  • 可以直接起诉冒充公职人员吗?
    骗子冒充公职人员实行诈骗是非常难防范的,如果自己或者亲友不幸被骗,可以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处理,等警方缉拿归案后,作为受害一方是不可以直接提出诉讼的,因为冒充公职人员骗取钱财行为涉嫌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由此可知,冒充公职人员骗取钱财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刑事犯罪的话一般有公安机关侦查,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由检查机关审查决定是否起诉。可以直接起诉的刑事犯罪包括: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害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属于刑
    2023-04-30
    50人看过
  • 故意冒充公职人员行骗判几年
    一、故意冒充公职人员行骗判几年?一般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冒充公职人员行骗涉嫌招摇撞骗罪,根据招摇撞骗的数额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招摇撞骗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二、冒充公职人员行骗拒不认罪怎么办?嫌疑人拒不认罪但证据确实充分的依然可以定罪,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
    2024-02-15
    8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2022年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罪立案标准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6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招摇撞骗罪。 招摇撞骗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刑法》第279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
    • 什么是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和其他党员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19
      1、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戚涉嫌诈骗罪。如果是单纯的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戚,比如向人吹嘘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领导,可能是出于行为人的虚荣心,这种行为并不会在刑法上构成犯罪。 2、如果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戚骗取他人财物的,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的,构成诈骗罪。
    • 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2
      1、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戚涉嫌诈骗罪。如果是单纯的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戚,比如向人吹嘘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领导,可能是出于行为人的虚荣心,这种行为并不会在刑法上构成犯罪。 2、如果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亲戚骗取他人财物的,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的,构成诈骗罪。
    • 冒充国家公职人员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哪些情况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治安处罚是怎么规定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6
      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罪名: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