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只要认真遵守监狱条例,接受教育改革,并表现出真正悔改或立功,就可以获得减刑。另外,防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报告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调查核实,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也可以视情况减刑。
根据新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只要认真遵守监狱条例,接受教育改革,并表现出真正悔改或立功,就可以获得减刑。另外防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报告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调查核实,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也可以视情况减刑。
【 刑 罚 与 改 造 】 被 判 处 刑 罚 的 改 造 与 减 刑
刑罚与改造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刑罚的种类、目的和效果,以及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再教育。
刑罚是一种国家对罪犯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旨在惩罚罪犯的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和受害者的利益。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如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改造是刑罚执行期间,罪犯接受教育、培训和思想引导的过程,旨在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改造包括社区矫正、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等。
减刑是指在罪犯服刑期间,因其表现良好或有立功表现,刑罚执行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减少罪犯刑罚的情况。减刑可以减轻罪犯的刑罚,缓解罪犯的生活压力,也有助于减少犯罪率。
刑罚与改造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议题,需要平衡惩罚和改造的目的,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同时促进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和谐。
新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只要遵守监狱条例、接受教育改革并表现出真正悔改或立功,就可以获得减刑。减刑可以减轻罪犯的刑罚,缓解罪犯的生活压力,也有助于减少犯罪率。但刑罚与改造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议题,需要平衡惩罚和改造的目的,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同时促进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
关于减刑的法律问题
388人看过
-
管制拘役减刑的减刑问题
372人看过
-
减刑条件下的诈骗罪还款问题
73人看过
-
减刑权的归属问题
113人看过
-
新法律留下的问题
82人看过
-
终身监禁的减刑问题
442人看过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更多>
-
减刑缓刑假释的问题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4减刑的法律后果:减少原判决的刑期。缓刑的法律后果:缓刑考试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决,并公开宣布。假释的法律后果:假释考试期满后,认为原判决已经执行,并公开宣布。
-
新刑法是怎么规定减刑、假释、立功、减减刑期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18一、关于减刑、假释的条件问题 1.什么是确有悔改表现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是确有悔改表现,即:认罪服法;一贯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对罪犯在执行期间提出申诉的,要依法保护其申诉权利。对罪犯申诉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概认为是不认罪服法。 2.什么是确有立功表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是确有立功表现,即:揭发、检举
-
罪犯无期徒刑的减刑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0减刑是一种刑法执行活动,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如果有符合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之一,就应当减刑。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如果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就应当
-
新刑法近亲属的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8近亲属什么根据我国<>第八十二条(六)项:“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如果继父母与子女间,父母与继子女间有抚养关系,注意,“抚养关系”是必要条件。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则近亲属包括继父母子女。2012年3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近亲属可拒作证:规定除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但近亲属仅限
-
新刑诉法下如何理解回避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19我国新刑诉法回避是有一定范围的,是为了尊重当事人,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办事,但是当我们的正当权益收到侵犯时,也要运用法律,勇敢的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