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入户抢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22:19 284 人看过

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刑法》作出修订,其中针对“抢劫罪”增加规定了八种加重处罚的情节,“入户抢劫”便是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之一。由于修订后的《刑法》对“入户抢劫”的规定语焉不详,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样的情形才能被认定为“入户抢劫”莫衷一是,引发了诸多争议。实际操作中,怀抢劫故意而进入户内实施抢劫,以及在户内进行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时,为抗拒抓捕等原因而使用了暴力的转化型抢劫,此二种情况都被认定为“入户抢劫”已成定例,但对合法入户后临时起意所进行的“抢劫”又应如何定性仍未有统一的认定标准。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了“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不难看出,最高法对“入户抢劫”的理解是“先有抢劫之故意,后有进入户内抢劫之行为,或者在户内实行了转化型的抢劫行为”,而将合法入户后临时起意实施的抢劫行为(有学者称此种情形为“在户抢劫”)排除在“入户抢劫”之外。

从表面上看来,《解释》是明确了“入户抢劫”的认定标准,具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但是这个关于“入户抢劫”的解释是经不起推敲的,其不但让《解释》的内部逻辑显得凌乱,而且出现了以《解释》之意思解读《刑法》,《刑法》当中对“入户抢劫”的规定便显得不合情理,甚至突破《刑法》现有刑法理论约束的不正常现象。

一些学者曾述及,《解释》对“入户抢劫”的解释是着重对“入”字的文面理解,同时注意其与“在户抢劫”的“在”字进行比较,所以才会出现象现在的将“在户抢劫”排除在外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上述所言为真,那我们不妨回看一下《解释》里的其他规定。《解释》第二条规定,刑法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也包括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解释》第三条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上面引述的规定可以明显地看到,《解释》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之“上”,和对“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之“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等文字均采用了扩大解释,扩大了上述概念的外延。那末为什么唯独要对“入户抢劫”的“入”字作限制性解释?非要将其限定为“怀有抢劫故意而进入”不可呢?可见《解释》的内部逻辑关系并不一贯,解释技术过于粗糙。

《解释》未能清楚回答上述疑问,于是有人认为,以合法理由进入他人住宅,突发抢劫(例如甲家小孩被乙家小狗咬伤,甲父进入乙家要求赔偿,甲、乙争吵不下,甲一气之下,暴力抢走乙家贵重财物),其主观恶性及客观影响都较其他几种“入户抢劫”行为为轻,故应按一般抢劫罪处理,不宜视为入户抢劫。另一方观点却认为,不论入户前有无抢劫故意,只要入户后抢劫的,就是入户抢劫,因为入户后临时起意抢劫,同样严重破坏被害人对家的安全感,其危害性并不比持抢劫故意入户的小。双方见解各有其合理的成分在内,一时难以定论。本文尝试从现行《刑法》的立法意图及立法技术上来重新分析问题。

首先,修订后的《刑法》增加“入户抢劫”作为为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立法意图是为了加强对“户”(词典里“户”即“私人住宅”之意)的保护,自无异议。而按《解释》的规定,合法入户后临时起意的抢劫却不能按“入户抢劫”处理,同一刑法对同类法益却作不同程度的保护,未免有失公平。如果简单地按字面地将“入户”限定为“怀抢劫故意而进入户”是当初真实的立法意图的话,那么这种立法意图是否有作出修正的必要,亦不无商讨之余地,已如前述。更何况,单就“入户”的字面理解,其本身就是一个外延颇为宽广的汉语组合,“有故意地入户”、“无故意地入户”都是“入户”,如果说《解释》是按“入户”的字面理解作出解释的,那么这种解释不仅对“入户”这个汉语组合进行了断章取义,而且亦对立法意图进行了断章取义。

其次,无论是在户内进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因抵抗而转化为抢劫行为,还是合法入户后因受刺激而突发抢劫行为,从刑法理论而言,这些都属于“临时起意”的犯罪行为。“临时起意”犯罪的主观恶意要较“预谋”犯罪的为轻,处罚亦应相对从轻、减轻,这是刑法学上的一个重要学说。“临时起意”犯罪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激情杀人罪”,激情杀人是指杀人者出于一时愤怒或情绪失控,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正是由于激情杀人是临时起意,并非事先筹划和熟虑的图死谋杀,所以美国多数州的刑事判定法中将此类杀人罪划归为二级谋杀罪,对其最重的刑罚是终身监禁而不能适用死刑。这是外国法在刑事立法技术上的细致,使得区分“预谋”犯罪与“临时起意”犯罪成为可能,并在实践中显示出该刑法理论极大的社会价值,其积极意义是值得我国刑事立法进行借鉴的。但问题也是因此而来,我国现行的刑法典并未曾规定因“临时起意”犯罪的,应当或者可以比照“预谋”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实践中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从未区分过“预谋杀人”与“激情杀人”的情形,悉以一“故意杀人罪”笼而统之地进行定罪量刑,侧重点是加强对法益的保护,而不大在意犯罪者主观恶意的轻重,申言之,在现行刑法理论体系下,预谋入户抢劫与合法入户后临时起意抢劫在定罪量刑上应当是一致的。

既然我国刑事立法技术上并未做到厘定与“临时起意”犯罪相应的从轻、减轻的量刑处罚标准,则《解释》将合法入户后临时起意进行的抢劫行为排除在“入户抢劫”规定之外,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实质是通过司法解释进行造法活动,突破了我国《刑法》所采用的刑法理论的束缚,破坏了现行刑法体系的统一性。

综上,“入户抢劫”既包括了“预谋入户”,亦包括了“入户后临时起意”此两种抢劫情形。如此的理解,才是最符合我国现行《刑法》的立法意图和立法技术要求的正确理解。

陈灼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15: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入户相关文章
  • 进出租屋抢劫是入户抢劫吗?
    按规定,因为入户抢劫比普通抢劫的情形较重,被认定为入户抢劫后,会判处较重的刑罚。所以,行为人进出租屋抢劫,因为是闯进他人的生活空间,可能会被认定为入户抢劫。不过,这时候要先确定“进出租屋”是不是“入户”。行为人是否构成入户抢劫,要满足以下条件:1、“户”即住所,供人家庭生活的场所,一般为居住修建、购买的房子就属于“户”。不过,出租屋不是人们固定的生活场所,但是因为屋内有基本生活设施,具有家庭生活功能,并与外界隔离,实践中会将“出租屋”认定为“户”。2、“入户”即非法侵入住宅,行为人未经所有人同意,强行侵入出租屋,属于非法侵入,行为违法。3、在屋内实施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为制止出租屋内人员,或者抗拒抓捕等当场使用暴力,并取得他人的财物。所以,根据以上,行为人金出租屋抢劫会构成入户抢劫,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并且,抢劫并有入户抢劫这一严重情形的,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
    2023-05-01
    462人看过
  • 入室抢劫和抢劫入室抢劫也构成抢劫罪
    入室抢劫与一般抢劫最大不同是法定刑不同,入室抢劫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一般抢劫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一、入室抢劫是怎么认定的要追究其非法行为发生的地点,有没有入室,要追究其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有没有受害人在场,除了财务受损之外,被害人身体有没有收到伤害等等。具体如下所述:根据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
    2023-03-31
    329人看过
  • 即“入户盗窃转化为抢劫”不宜认定为“入户抢劫“
    1、导致刑期相差悬殊,罪刑不相适应。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入户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转化为抢劫,则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认定为“入户抢劫”,则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入户盗窃转化为抢劫如果认定为“入户抢劫”,量刑幅度由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提高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期相差过于悬殊,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2、背离立法本意。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之所以将“入户抢劫”列为八种加重处罚情形之一,是因为这类抢劫罪更具有危险性,对公私财产和被害人的人身更具威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即将“临时起意的户内抢劫”排除在“入户抢劫”之外
    2023-03-10
    446人看过
  • 入户抢劫罪怎么认定,如何认定入户抢劫行为?
    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入户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普通抢劫(没有入户抢劫或者其它七种法定刑升格情形)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是否具有入户抢劫情形,影响到被告人适用的法定刑,如何认定抢劫罪中的“入户抢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结合其它司法解释,对入户抢劫的认定,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
    2023-06-28
    132人看过
  • 如何区分抢劫罪与入户抢劫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一、入室盗窃对于入室的定义入室盗窃中的入室是指,罪犯为了盗窃,进入别人生活的,和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其中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当作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还有为了生活而租用的房屋。入户盗窃中的户一般指的是住所,而住所的特征是为他人的家庭生活提供场所、和外界相对隔离这两个方面。盗窃行为在特殊情况下会转化为刑事犯罪。二、抢劫致人死亡立什么罪抢劫致人死亡的定抢劫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2023-03-29
    89人看过
  • 本案是“入户抢劫”还是抢劫未遂?
    公诉机关指控,2008年2月21日凌晨2时许,犯罪嫌疑人朱某从阳台翻入被害人李某家中,趁被害人家人熟睡之机实施盗窃,李某被惊醒后即上前抓捕朱某,同时大声呼喊,朱某就拳打脚踢抗拒抓捕,随后李某被赶来的邻居制服。经法医鉴定李某受轻微伤。公诉机关以抢劫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辩护人认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抢劫罪不持异议。但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应认定为抢劫未遂。理由是:1、被告人虽然有入户行为,有轻微暴力行为,但其行为已作为一般盗窃行为转化为抢劫罪的定罪情节,如果再认定为入户抢劫的量刑情节,就有违反刑法禁止重复评价之嫌;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的规定,既
    2023-06-11
    446人看过
  • 如何认定抢劫罪中的“入户抢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结合其它司法解释,对入户抢劫的认定,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对于部分时间从事经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行为人在非营业时间强行入内抢劫或者以购物等为名骗开房门入内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对于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如场
    2023-06-11
    120人看过
  • 入户抢劫中“户的定义”
    刑法中关于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规定即是其反映之一。对于户的侵犯,往往使被害人对社会秩序的信赖和安定感丧失,这是刑法典将入户作为加重情节的理由之一。《辞海》中户有以下含义:1、入口;2、人家;3、帐册登记的户头;4、指酒量;5、阻止;6、由共同生活在同一住所的成员所组成;7、姓。与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户相关联的是第二种,即人家。对于户的理解,必须从探求其立法意图,其它立法时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及其所欲实现目的这一角度出发,考察立法之所以将入户抢劫作为加重情节的理由。一般而言,在观念上,户具有特殊性,通常被视为公民最终并且往往最为依赖的权利所存在的处所范围,尤其在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保护中,该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刑法中关于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规定即是其反映之一。对于户的侵犯,往往使被害人对社会秩序的信赖和安定感丧失,这是刑法典将入户作为加重情节的理由之一。因此,衡量一处所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
    2023-06-11
    114人看过
  • 入户抢劫的“户”指什么
    这是指行为人用各种非法手段进入公民家中实施抢劫的行为。入户抢劫是近年来抢劫罪中的常见多发情形。这里所说“户”,应理解为居民住宅,并不包括其他场所,如单位的办公楼、学校、公共娱乐场所等,否则,有悖立法原意。对“入户”不能仅理解为进入住宅房间或者室内。对于抢劫独门独院居民住宅的,只要行为人进入了住宅院内,也应视为“入户抢劫”。入户抢劫的犯罪分子的入户行为,在实践中往往是到居民住宅破门撬锁,危害非常严重,这种入户行为本身就已构成本法第24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只是由于抢劫罪的入户行为是其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的一部分,根据刑法处理牵连犯的一般原则,只以抢劫罪一罪从重处罚,不必再以抢劫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并罚。一、抢劫罪的既遂和未遂如何区分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
    2023-04-02
    371人看过
  • 入户抢劫定抢劫罪还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入户抢劫是指行为人用各种非法手段进入公民家中实施抢劫的行为。入户抢劫是近年来抢劫罪中的常见多发情形。这里所说户,应理解为居民住宅,并不包括其他场所,如单位的办公楼、学校、公共娱乐场所等,否则,有悖立法原意。对入户不能仅理解为进入住宅房间或者室内。对于抢劫独门独院居民住宅的,只要行为人进入了住宅院内,也应视为入户抢劫。人户抢劫的犯罪分子的入户行为,在实践中往往是到居民住宅破门撬锁,危害非常严重,这种入户行为本身就已构成本法第24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只是由于抢劫罪的入户行为是其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的一部分,根据刑法处理牵连犯的一般原则,只以抢劫罪一罪从重处罚,不必再以抢劫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并罚。延伸阅读:刑法修正案六全文延伸阅读:刑法修正案七全文延伸阅读:刑法修正案八全文
    2023-06-11
    307人看过
  • 谈“入户抢劫”和“持枪抢劫”如何认定
    一、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二、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第五条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的“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
    2023-05-05
    65人看过
  • 入户抢劫司法解释
    一、入户抢劫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1.认定入户抢劫,要注重审查行为人入户的目的,将入户抢劫与在户内抢劫区别开来。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入户后实施抢劫,包括入户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因访友办事等原因经户内人员允许入户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或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对于部分时间从事经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行为人在非营业时间强行入内抢劫或者以购物等为名骗开房门入内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对于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如场所之间没有明确隔离,行为人在营业时间入内实施抢劫的,不认定为入户抢劫,但在非营业时间入内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二、入户抢劫立案追诉标准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
    2023-04-12
    327人看过
  • 抢劫罪与入户抢劫之间怎么区分
    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入户抢劫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安宁权。入户抢劫也是构成抢劫罪,但是会加重处罚。一、抢劫一万元判多少年抢劫一万元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抢劫是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二、索要医药费变抢劫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索要医药费变抢劫罪的构成要件:1、抢劫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行为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3、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
    2023-04-05
    472人看过
  • 如何理解入户抢劫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明确将“入户抢劫”等八种严重情节作为抢劫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法定条件。严重情节的明确化,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对抢劫罪准确量刑,但是,如何理解“入户抢劫”,理论上和实务中存在认识分歧。肖中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以下简称肖):我认为,对“入户抢劫”的认定,关键问题是对“户”的理解。对于“户”的含义,在理论上目前主要有这样一些观点:一是认为“户”是指公民私人住宅,不包括其他场所。二是认为“户”是指固定场所,即以此为家的场所,如私人住宅及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宾馆房间及值班宿舍等临时住宅场所。三是认为“户”是指人长期或固定生活、起居或者栖息的场所,包括私人住宅以及宾馆房间、固定值班人员的宿舍等场所。赵:我的印象中,你在修订刑法施行后曾经专门写过文章探讨抢劫罪的适用问题。其中关于“入户抢劫”的含义,你提出“户”应指私人住宅
    2023-06-11
    383人看过
换一批
#户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入户
    词条

    入户是指定居某地登记户口,这也称之为是落户,根据落户的相关规定,办理一定手续后落户该地并且长期定居,向原住所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并且领取迁移证之后,注销原户口。... 更多>

    #入户
    相关咨询
    • 入户抢劫应当如何认定,入户抢劫,抢劫罪判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2
      入户抢劫的认定标准: 这里的户是指住所,其特点是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 2、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必须以抢劫等犯罪为目的; 3、通过暴力或胁迫抑制受害者的抵抗,强行取钱的抢劫必须发生在室内。
    • 如何区分入户抢劫罪与入户抢劫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1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入户抢劫,这是指行为人用各种非法手段进入公民家中实施抢劫的行为。入户抢劫是近年来抢劫罪中的常见多发情形。这里所说“户”,应理解为居民住宅,并不包括其他场所,如单位的办公楼、学校、公共娱乐场所等,否则,有悖立法原意。对“入户”不能仅理解为进入住宅房间或者室内。对于抢劫独门独院居民住宅的,只要行为人进入了住宅院内,也应视
    • 入户抢劫的入户住所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7
      刑法“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户”即是住所,其功能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而场所特征表现为与外界相对隔离,一般情况下的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
    • 入户抢劫案件,入户抢劫包括那些案件?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2
      入户抢劫包括: 1、进入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庭院; 2、因被发现而当场适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盗窃行为,入户抢劫。
    • 入户抢劫如何认定,怎样认定入户抢劫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05
      对“入户抢劫”的认定标准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