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他人犯罪未遂如何进行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7:55:03 95 人看过

按照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处罚。胁迫他人犯罪、并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按照共同犯罪处罚:胁迫人按照主犯处罚,被胁迫人属于胁从犯。

共同犯罪人中的主犯和从犯,虽然作用有所不同,但从主观上来说都是自觉自愿地参加犯罪的,他们在共同犯罪中都居于主动地位。而胁从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是被动地参加犯罪。胁从犯本来没有犯罪意图,因为遭受他人的威胁强迫,为了避免本人及其近亲属遭受伤害或不利,不得不实施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乃是受胁迫的结果,其主观上不愿意犯罪,或者说实施犯罪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他的意愿,其参与犯罪具有一定的消极性。

胁从犯是我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种类,是我国“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中“胁从不问”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和发展;由于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小于从犯的作用,因而对胁从犯的处罚上要轻于从犯.这一观点是当今刑法理论界关于胁从犯的“通说”。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行为未得逞的状态。其特征是: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2: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未遂相关文章
  • 胁迫犯罪如何定罪,胁迫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胁迫犯罪根据主犯犯罪类型定罪,但是法院会对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可以从轻处罚,胁迫犯罪人也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胁迫犯罪是共同犯罪,还可能构成共犯。一、胁迫犯罪如何定罪胁迫犯罪根据主犯犯罪类型定罪。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既存在成立胁从犯的可能性,也存在成立主犯或从犯的可能性。如果被迫犯在客观上起到了主要作用的,便可以构成主犯;如果在客观上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则应当构成从犯。被迫犯参加犯罪的主观心理因素,对于认定其在共同犯罪中是起主要作用还是起次要作用,对其应当认定为主犯还是认定为从犯,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决定犯罪行为人成为主犯或者从犯的犯罪构成因素主要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作用大小,客观上起主要作用者为主犯,客观上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者为从犯。由此可见,因受胁迫而产生的民事行为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的意志,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二、胁迫犯罪是共同犯罪吗胁迫犯罪是共同犯罪。被胁
    2022-05-26
    251人看过
  •  受害胁迫犯罪如何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被迫参加犯罪的人属于胁从犯。胁从犯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被迫参加犯罪的人属于胁从犯。胁从犯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的内心想法胁从犯是指在他
    2023-08-24
    222人看过
  • 合同胁迫威胁如何进行证明?
    这个举证可以从对方和自己的意思表面,自己的录音录像,或者是有案发现场目击者进行作证都是可以的。按照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如何举证被胁迫写下借条1、被胁迫写下借条后,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留底,报案记录可以作为证据。2、与对方沟通,找第三人在旁边作证,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3、与对方接触时随身携带轻便录音录像设备,受到胁迫时可及时拍录取证。法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1、对双方陈述和对证人证言的审查。2、对借条形式的审查。3、公安机关的报警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7-04
    384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处罚如何进行
    1、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且侵犯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的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公平自愿的原则,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甚至不惜动用暴力、威胁的手段来逼迫对方当事人按其意愿来进行交易。这种行为由于使用暴力、威胁的手段,故对他人的人身权利造成严重的侵犯,而且强行交易本身又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严重破坏。3、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商品交易中,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迨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强迫交易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强迫交易罪的四个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
    2023-03-15
    219人看过
  • 胁迫他人犯罪是不是共同犯罪
    算的,《刑法》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共同过失犯罪的定义我国《刑法》对于共同犯罪,规定了只能由故意构成,仅此是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的。《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团伙抢劫罪是如何量刑处罚的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
    2023-06-23
    87人看过
  • 胁迫他人犯罪是间接正犯吗
    胁迫他人犯罪的同样应当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对于醉酒的人是否能够认定共同犯罪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醉酒的人与他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片面共犯如何处理应当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片面共同犯罪的各个细节,细致地分析片面共犯参与犯罪的程度、责任大小、罪行轻重等情节。量刑上,比照实行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
    2023-03-06
    398人看过
  • 胁从犯是指什么,胁从犯应该如何进行处罚
    胁从犯是指什么,胁从犯应该如何进行处罚胁从犯的定义: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仅包括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不包括被诱骗而参加犯罪的情形。法院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什么,胁从犯应该如何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n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2-06-22
    217人看过
  • 偷拍他人进行威胁的怎么定罪处罚
    以暴力、威胁手段,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强迫交易罪的情节严重如何认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强买强卖商品的;(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二、强揽工程怎么定罪强揽工程的,在刑法上以强迫交易罪定罪论处。强揽工程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形式如下:(一)强买强卖商品;(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上述现象
    2023-06-26
    428人看过
  • 什么是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如何处罚
    一、什么是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如何处罚1.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是指行为人采取胁迫、诱骗或者利用的手段,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2.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二、乞丐碗里的钱属于他自己的了吗原则上是这样的。因为乞丐利用了人们的同情心,因此人们给乞丐的钱虽然是施舍,但是属于一种赠予行为,双方自主并且情愿的情况下赠予给乞丐的,那么就是乞丐的钱了。《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023-05-20
    394人看过
  •  怎么处罚胁迫他人实施危险行为的人?
    该段内容讲述了公职人员利用威胁、诱惑等手段促使他人进行违法行为应当从重处分,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属于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法定情形。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若公职人员利用威胁、诱惑等手段促使他人进行违法行为,应当对此类行为从重处分。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属于从重给予政务处分的法定情形。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 针 对 公 职 人 员 威 胁 、 诱 惑 行 为 的 相 关 标 题针对公职人员威胁、诱惑行为的相关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律分析:1. 公职人员威胁、诱惑行为的概念及特点。公职人员威胁、诱惑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对他人进行威胁或诱惑,使对方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这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权势性,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和地位对他人进行威胁或诱惑;二是具有危险性,这种行
    2023-09-14
    273人看过
  • 被胁迫违法如何处罚
    一、被胁迫违法如何处罚1、被胁迫的人实施了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仍然需要承担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的责任。2、依据《刑法》28条的规定,对于因胁迫而犯罪的,属于“胁从犯”,对于“胁从犯”应从轻或免于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19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3、至于涉及到具体案件,最终是会以从轻处罚还是免于处罚来对待因受到胁迫而实施了违法或犯罪行为,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所调查的事实,以及该违法或犯罪行为的犯罪后果、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社会恶劣影响所认定的案情,结合其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作出。二、受胁迫而实施犯罪是否可以减轻处罚被认定为胁从犯的可以减轻处罚。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本人没有犯罪的
    2023-04-20
    146人看过
  • 未遂犯罪如何量刑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区别在于哪里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两者存在很大区别。在定义上
    2023-06-26
    335人看过
  • 犯罪未遂比照既遂犯来进行减轻处罚吗?
    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未遂犯所造成的实际危害,比既遂犯轻些,故对未遂犯的处罚一般要轻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大小,则应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但对于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果严重、人身危险性大的未遂犯,也可以与既遂犯同等处罚,而不予从轻或者减轻。一、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些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应该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上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着手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反映了着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认定着手实行犯
    2023-06-23
    300人看过
  • 胁迫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的区别
    胁迫一般是指,一方或第三人通过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胁迫行为的认定,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如下:1、具有胁迫的故意。主要表现为明知会造成对方产生恐惧故意威胁,并希望对方因胁迫行为作出某种意思表示;2、实施了胁迫行为;3、对方因为被胁迫订立了合同;4、胁迫行为是非法的。胁迫签的协议怎么撤销1、胁迫签的协议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
    2023-07-02
    5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

    #犯罪未遂
    相关咨询
    • 抢夺他人财物后进行胁迫定罪如何处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7
      抢夺他人财物未遂后进行胁迫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规定,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
    • 行为人胁迫他人犯罪如何判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6
      胁迫他人犯罪是会构成主犯的按照中的主犯处罚。胁迫他人犯罪、并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按照共同犯罪处罚:胁迫人按照主犯处罚,被胁迫人属于胁从犯。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共同犯罪人中的主犯和从犯,虽然作用有所不同,但从主观上来说都是自觉自愿地参加犯罪的,他们在共同犯罪中都居于主动地位。而胁从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是被动地参加犯罪。胁从犯本来没有犯罪意图,因为遭受他人的威胁强迫,为了避免本人及其近亲属遭受伤害
    • 2022年抢夺他人财物未遂后又进行胁迫怎样定罪量刑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1
      1、行为人抢夺他人财物未遂后,又对他人进行胁迫的,我国人民法院可以对其按照抢劫罪的标准定罪量刑。 2、《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如何处理胁迫犯罪的家人?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20
      用家人安全胁迫犯罪,行为人属于被胁迫,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刑事责任。胁迫人是构成犯罪的,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二是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
    • 胁迫他人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24
      胁迫他人犯罪的同样应当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