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形下,劳动者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但若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情形的,劳动者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公司还未出现拖欠工资等情形,仅仅是因为担心被拖欠工资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是无需支付劳动补偿金的。
劳动者怎样投诉举报用人单位
1、注意区分举报和投诉。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如认为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则可提出投诉。
2、是劳动者应及时维权,以防错过时效。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有关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3、是举报宜通过快速有效方式。举报者可拨打当地劳动保障热线电话,或登录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网站等方式尽快举报。
4、是举报时提供详实信息。应明确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及具体违法行为。为提高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效果,劳动者举报时需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也可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有关部门会负责保密。
5、是注意收集证据材料。劳动者在工作时应注意保存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工作证、服务证等相关凭证,以便在举报投诉、申请仲裁时提供。
工伤没有赔偿款首先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进行仲裁或者诉讼,或者可以举报用人单位,但是举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举报和投诉,同时劳动者应及时维权,防止错过时效,并且举报需要通过快速有效方式,举报时需要提供详实信息,注意收集证据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用人单位经营状况不佳,劳动者离职后的经济补偿问题
263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约:关于离职经济补偿的探讨
488人看过
-
单位是否有权不支付离职者的经济补偿金?
376人看过
-
经济补偿是否有时效期
234人看过
-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能否分期支付?
301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中的经济赔偿与经济补偿的界定
404人看过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
-
职工被迫辞职,单位是否有权要求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偿金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2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是职工提出辞职的,在正常情况下,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但是,如果是因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的违法情形,职工被迫辞职的,则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有经济补偿能不能办理经济补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2劳动纠纷的仲裁时效是1年,超过1年的不受理。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
-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者索要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07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3.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