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起诉人身份提起公益诉讼,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履行相应的诉讼义务,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向人民检察院送达出庭通知书。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并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出庭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派员出庭通知书。派员出庭通知书应当写明出庭人员的姓名、法律职务以及出庭履行的具体职责。
一、支持公诉是什么意思
支持公诉是指检察长或检察官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出席法庭,根据事实和法律,支持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告人的指控,要求对被告人处以刑罚的诉讼活动。中国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罪行较轻经人民法院同意的除外。人民检察院控诉的案件或第二审人民法院要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的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均应派员出庭。
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无需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该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简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为区别起见,检察院提起的非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简称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有关问题,而该司法解释第十三条规定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应当公告,那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否需要公告,实务中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前者无需公告,理由浅析如下:
两者在法律地位上相对独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中,检察院经公告后在没有法定机关和有关组织起诉的前提下才可以提起诉讼,其法律地位是民事层面保护公益的最后防线,是区别于其他法定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解决了刑案中发现侵害公益行为如何处理的问题,是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地位的补充,两者共同构成了保护公益的最后防线。因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相对独立的案件类型。
两者在立法目的上存在区别。两者的立法目的在根本上都是为了保护公益,而对于既侵害公益又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人,如果检察院分别提起刑事公诉和民事公益诉讼会形成不同管辖层级的两个案件,因此,为了达到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以及妥善解决当事人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目的,该司法解释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
两者在管辖层级上明显不同。该司法解释第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一审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由市级检察院提起、由中级法院审理,而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二十条的规定,当提起刑事公诉的检察院是基层院时,提起和审理一审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必然是基层检察院和法院。所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一审管辖层级明显不同。
两者在适用法律上有所差异。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二十条的规定,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其他事项”问题上,均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依附于刑事公诉的,在“其他事项”问题上还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
综上所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性质,是区别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新案件类型;同时,司法实践中,检察院在“一个月十五日”的审查起诉期间内发现可以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后,再履行三十日的公告程序,可能导致审查起诉期间的延长,有违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的立法目的。因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实务中应当无需公告。
-
特定情况检察机关可作公益诉讼原告
210人看过
-
检察机关是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
175人看过
-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质疑
150人看过
-
哪些法律规定如何承担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
99人看过
-
由检察机关挑起行政公益诉讼重担
420人看过
-
什么是公益性检察诉讼
498人看过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
检察机关诉讼公益范围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3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
-
检察机关免交环境公益诉讼费用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25检察机关免交环境公益诉讼费的规定如下: 1、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包括社会成员,如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成员,既可以是直接的受害人,也可以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2、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一般的民事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当其行为对环境公共利益构成损害,而环境行政控制无力或不能干预时,即可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
-
什么是检察公益诉讼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9检察公益诉讼指的是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31.人民检察院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由于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没有也无法提起诉讼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2.人民检察院履行职责包括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 3.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
哪些法律规定如何承担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9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时发现,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等领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侵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因没有直接利益而无法提起诉讼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人民检察院履行职责包括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决定逮捕、审查起诉、起诉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行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