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税收违法行为和轻微税收违法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20 20:58:35 277 人看过

税收行政处罚乃税务机构遵循税法、法规之相关规范,依法针对纳税人、扣缴税款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与税收行政处罚有直接利益关联的当事人(下称“当事人”)因触犯税法、法规、规章而做出的处分行政行为。

这其中涵盖了各类型罚款以及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各类行政处罚措施,均归纳入税务行政处罚的范畴中。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二条

从使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或解缴税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第七十六条规定:县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7: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税收违法行为:骗税、偷税与欠税的区分
    区别有以下几点:(1)定义不同:骗税是指纳税人用假报出口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的行为。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不缴或少缴税款,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2)承担法律责任不同:对于骗税,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偷税,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抗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18
    280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的罚款条款:逃税罚款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应占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漏税罚款80万要判多少年?逃税80万判五年以上。逃税80万元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30%以下,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偷税金额10万元以上的,偷税金额1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
    2023-07-08
    439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税漏税满足量刑标准的,一般都会判刑。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观上不是出于逃避税收的故意、客观上未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但结果是未缴或少缴税款。漏税应当依法补交税款及滞纳金,否则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偷税漏税的区别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当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偷税罪的,应当
    2023-07-10
    288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
    税务机关责令未按规定办理涉税事项的纳税人,在限定时间内改正的税务行政文书。《税收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是税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涉税事项的纳税人下达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按相关规定施加处罚的文字通知。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应根据企业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制发《税收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送达纳税人,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改正,并明确逾期不改正的处罚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制发《税收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按规定处罚:(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税务机关应当向纳税人制发税收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2)纳税人未按照规定设置账簿的,税务机关自检
    2023-06-07
    69人看过
  • 偷税行为违法吗
    有期徒刑
    一、偷税行为违法吗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情形严重的,很可能会构成逃税罪。依据刑法规定,犯逃税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偷税漏税怎么判刑偷税漏税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三、举报偷税漏税需要什么证据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等等等,原件复印件均可。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
    2023-04-25
    135人看过
  • 微信工资偷税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属于违法行为。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工资缓发合法吗工资缓发不合法,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有关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
    2023-07-16
    387人看过
  • 个体工商户税收违法行为调查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小微企业报税流程1、小微企业人员工资需要向税务部门申报,不管工资有没有超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每个月都要申报,如果没有超过个税起征点就零申报。2、小微企业报税流程具体如下:申报个人所得税首先要登录本地税务网,在通知公告栏中找到金税三期个人所得税扣缴系统的下载地址,下载完成后,(要插入公司纳税卡),打开申报系统先要输入资料,首先在人员登记一栏对人员进行登记,如后期添加人员,点击添加即可,登记完成后点击报表填写,也可返回首页进行报表填写。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申报按钮,提交申报即可。如果已申报而提交的申报信息有错误需要纠正,那么我们可以点击申报更正,根据提示更正后提交申报即
    2023-07-19
    484人看过
  • 举报税收违法行为的奖励政策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依法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照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百分之五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没有应纳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十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每案奖金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十万元。对有重大贡献的举报人,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奖金限额可以适当提高。具体奖金数额标准及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确定。举报偷税漏税对举报人有影响吗举报偷税漏税对举报人没有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偷税漏税给企业造成后果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偷税漏税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1、纳税人擅自伪造、变造、隐匿、销毁账簿、记账凭证;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3、经税务机关通知拒不申报或者虚假申报的,不缴纳或者少缴应纳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
    2023-07-13
    369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的惩罚对象是谁?
    偷税漏税行为主要涉及公司企业的法人代表,一般偷税漏税公司的法人代表会受到处罚,但财务不会受到处罚。而如果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法人代表和财务都会受到处罚。偷税漏税行为所涉及的处罚对象为公司企业的法人代表。一般的偷税漏税公司法人代表会受到处罚,财务不会受到处罚,如果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那么法人代表和财务会受到处罚。 偷税漏税会受到哪些处罚?偷税漏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哪些处罚呢?根据我国税收法律规定,偷税漏税的行为将会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首先,偷税漏税者将会被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采取以下行政处罚措施: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等。如果情节严重,税务机关还可以吊销其税务登记证、资质认证证书等证照。其次,偷税漏税者还
    2023-08-20
    469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税收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是什么1、有法律法规规定期限的行为,它以法定期限为标准,逾期天数越多,情节越严重,比如税务登记;2、以违法行为对税务行政管理带来的后果轻重和影响大小为标准,比如账簿凭证、税控装置的使用和管理;3、以违法行为对税款产生的直接损害为标准,比如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造成的税款流失;4、以违法行为数量为标准,比如非法倒卖发票的数量,或者完税凭证的次数或份数;5、以违法数额占应纳税总额的比重为标准,比如偷税。二、欠税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因资金困难无法缴纳欠税,该笔欠税将会无限期追征,并产生如下不利影响:(一)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二)税务机关会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最长期限不会超过15日;(三)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
    2023-06-15
    233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内容?
    一、税收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违反税收管理的违法行为:1、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事项;2、未按规定设置、保管帐簿等;3、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税控;4、未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告其全部帐号;5、未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财务资料;6、其他违反税收管理行为。(二)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违法行为:1、偷税: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2、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纳税款。3、骗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4、逃避追缴欠税:以转移财产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税。5、拒不缴纳税款:逾期不缴或少缴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三)妨害发票管理的行为:1、未按规定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发票;2、非法携带、邮寄、运输;3、存放空白发票;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倒买倒卖发票。二、税收违法行为的特点有哪些?1.行为主体具有广泛性税收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指税收违法行为
    2023-06-15
    167人看过
  • 违法行为轻微如何认定
    法律综合知识
    一、违法行为轻微如何认定首先,行为必须属于轻微性质。这被视为不予处罚的先决条件。然而,“轻微”的定义应当尽可能详尽,具体如下:1.违法行为的种类较为单纯,仅触犯了一项法条,而非多重法律。2.行为人并无犯罪意图,此处所指的犯罪意图并非蓄意违法,而是是否按照法律规定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3.未涉及任何相关物品。一旦涉及到相关物品,案件往往会变得更为复杂,物品的真实性、品质、保存状况、验收标准以及采购与销售途径等因素,可能涉及众多法律法规,使得对其轻微性的判断难以实现。其次,行为人需要在发现自身行为违法之后立即进行纠正,而非由执法人员发现后再行纠正。这一点在发现主体及时间节点方面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最后,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未产生任何危害后果,即未对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任何形式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2024-07-12
    409人看过
  • 税收的主要违法行为特点是什么
    1.行为主体具有广泛性税收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指税收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即行为中权利的享有者或义务的承担者,或者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税收违法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还包括其他主体,如委托征税主体、协助征税主体、税务代理人等。2.行为具有特定性税收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税收法律规范,侵害了为税法保护的税收关系的行为。即税收主体必须实施了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的法律规范是税法,侵害了税法所保护的法律关系。税收违法行为主要包括:(1)作为税收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主体不履行税收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如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使用假发票的行为。(2)不作为税收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主体不履行税收法律规范规定的作为义务。如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有主动申报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但其违法不进行申报纳税的行为。3.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定法律后果是税收违法行为特有的内在形态,是税收违法行为本
    2023-02-10
    122人看过
  • 税收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处罚规定
    违反日常税收管理1、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办理、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薄或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未按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税务机关备查;未将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损毁、擅自改动税控装置。责令限期改正,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2、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换证手续。3、未按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薄或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4、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伪造完税凭证。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逃避、拒绝或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责令改正,处10000元以下罚款。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6、有关单位拒绝税务机关依法到车站、码
    2023-05-05
    28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6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税收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服务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税收工作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规范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工作的规章,进一步严肃税收纪律,及时有效地查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
    • 有期徒刑属于什么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7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民事违法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 偷税行为是什么违法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27
      看其情节严重程度,分别追究起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所以可能构成一般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账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
    • 税收违法行为的追究的时限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30
      法律分析 税收违法行为的追究期限是:五年。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都应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 哪些违法行为属于偷税漏税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0
      偷税漏税是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出现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等行为时,可能会构成偷税、漏税罪。偷税漏税罪,但是如果接受了行政处罚的话,满足一定条件是可以避免刑事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