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女方乱提条件是否算敲诈
离婚女方乱提条件不算敲诈。敲诈是指以恐吓、威胁的方式非法索要财物。如果对于女方提出的条件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女方提出条件,没有非法行为,不能认定为敲诈。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女方提出离婚彩礼是否退
女方提出离婚与彩礼退还并无关系,结婚后又离婚,原则上彩礼不予退还。但有两种例外情形,一种是双方结婚后一直未共同生活的,另一种是因为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这两种情形之下,即使在双方之间缔结了婚姻关系,离婚后彩礼也应当返还。
虽然符合返还彩礼的情形,但并不意味着彩礼会如数返还。人民法院在判决确定返还数额时一般会根据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有无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彩礼数额的大小、过错大小等情况,酌情确定返还的比例。
对于“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彩礼返还问题,应该注意的是:
(1)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确实没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应该返还。
(2)对于已经办理结婚登记,也短暂地共同生活过的,应当结合共同生活时间、彩礼组成、彩礼数额及风俗习惯、双方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返还。
对于双方没有结婚的,原则上应当返还彩礼。对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返还问题,应该注意的是:
(1)对于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没有同居共同生活的,应该依法返还,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全额返还。
(2)对于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实际已经同居共同生活的,如果仅简单地以没有办理结婚登记为由,就要求女方全部返还彩礼,对女方来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这种情形下,要根据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有没有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彩礼数额并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确定是否返还及返还的具体数额。也就是说,在给付彩礼后,即使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有可能不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
离婚条件由女方提出
110人看过
-
婚外情女方要钱算敲诈吗
234人看过
-
乱开价算不算敲诈勒索
367人看过
-
男方赌博提出离婚, 女方提出的条件
338人看过
-
男方提出要离婚女方应提什么条件
496人看过
-
女方达到离婚的条件是否可以离婚?
222人看过
-
女方擅自离婚算敲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301、不算,因为在双方离婚的过程中,如果一方想离婚,而另一方不想离婚。那么想离婚的一方可以单方面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根据起诉方的起诉理由判断,是否支持双方离婚。 2、所谓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女方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并没胁迫等行为。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
-
女方敲诈要求离婚算诈骗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231、不算,因为在双方离婚的过程中,如果一方想离婚,而另一方不想离婚。那么想离婚的一方可以单方面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根据起诉方的起诉理由判断,是否支持双方离婚。 2、所谓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女方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并没胁迫等行为。
-
女方拖着不给离婚怎么算敲诈勒索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30不算,因为在双方离婚的过程中,如果一方想离婚,而另一方不想离婚。那么想离婚的一方可以单方面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根据起诉方的起诉理由判断,是否支持双方离婚。所谓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女方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并没胁迫等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
-
女方想离婚怎么办女方提出离婚的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3女方一方提出离婚的处理方法: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离婚的途径有二种: 一、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核准颁发离婚证; 二、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调解离婚或判决准予离婚。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的婚姻关系的诉讼请求,当然如果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应一并提出。 起诉离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2)有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