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去年底,互联网用户已达1.11亿,网站数达到69.4万个,网络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力(见《中国政府网站》)。如何调整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使用者、网站经营者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解决争端,使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8日颁布,7月1日实施,意味着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开始迈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让社会各界了解信息网络侵权行为,认识侵权行为产生的危害,知晓侵权应承担的责任,知法守法,是当前宣传贯彻条例的重要工作。
一、《条例》规定的信息网络侵权行为
网络上传播的绝大多数信息内容都是受版权保护的。网
络传播行为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著作权为前提。网络版权保护不仅维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规范互联网传播秩序。在条例的规定第二款至第六款,规定规定的信息网络侵权行为有:
(一)通过信息网络擅自向公众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获得经济利益。
(三)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
(四)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或者故意为他人避开、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
(五)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
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而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
(六)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提供作品、
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未在提供前公告,或超过规定范围,或者未按照公告的标准支付报酬,或者在权利人不同意提供其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后未立即删除的;
(七)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表演、录音录像
制品,未指明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名称或者作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姓名(名称),或者未支付报酬,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未防止服务对象的复制行为对权利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的。
二、常见的信息网络侵权行为
1、非法MP3音乐免费下载。
MP3是一种新的随声听播放电子产品,容量大,体重小,被广泛用于网络音频,网站向用户提供音乐下载、试听和收藏服务(大部分没有授权),网民只要轻点鼠标即可随意下载、试听和收藏自己喜爱的歌曲和音乐,改变了传统的获取音乐的模式,对音乐界、唱片业造成冲击,引发唱片公司对网站的诉讼。
,成都市中院一审宣判,以华-纳为首的三大唱片公司,状告**音乐网侵权胜诉。,"音乐极限网"因向公众提供了陈*琳演唱的35首歌曲和卢*音演唱的11首歌曲的下载服务,被享有以上音乐作品录音制作者权利的**正东公司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正东公司10万元。(1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王-凌:《网络出版,侵权诉案多几许?》)这类侵权行为侵犯了音乐作品词、曲作者的著作权和演唱者、表演者、音乐制作人、录音录像公司、唱片公司的邻接权(即与著作权有关的表演、录音录像者权利)。
2、未授权、假授权电影下载。
常见的有未经权利人授权,未付任何报酬,提供整部影片的商业性下载服务,包括收费下载和免费下载。网站"免费电影天天看"之类的话,让人心动,提供下载的电影内容之丰富、更新速度之惊人,下载技术之便捷,让人瞠目结舌,有的影片甚至还没有在电影院放映,网上已经满天飞,致使影片票房下滑,电影制片商、发行公司损失惨重,不得不在影片公映时如临大敌,采取各种措施,层层防范。
香港电影业界对网上非法下载电影作出反击。由"电影工业应变小组"筹备组向非法在网上下载电影的侵权者作民事诉讼的行动,于今年5月已成功向法庭申请法令,并获网络供应商合作,收集了42名侵权者的资料。应变小组经由律师向有关侵权者发出警告信及一份承诺书。若对方愿意签署承诺书,以后不再参与非法上下载电影及承担23000多元律师费,小组则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若侵权者拒绝有关要求,业界将会民事起诉侵权人士。据了解,索偿金额至少10万元。被侵权的3部贺岁电影,包括《霍元甲》、《最爱女人购物狂》及《春田花花同学会》。小组发言人庄-澄表示,受网上非法侵权影响,整体票房损失高达2亿元。要求侵权者赔偿,只是希望收到阻吓作用,远不能弥补电影商的损失。23000多元的赔偿额是根据外国其它地方类似的情况约3000美元作计算。庄-澄说,电影界准备了不多于500万进行有关行动,"所涉及的律师费及行政费用非常庞大,我们(电影界)的决心很大,因为是我们生死存亡的一件事。"拍摄《霍元甲》的**影片代表李*兰则说,"《霍元甲》的制作达3000万美元,单是香港及内地票房不足以回本,唯有靠外国片商买版权。非法下载及盗版问题严重,不少片商会压价,最后只能收到1/10,令公司无法再投资下一部电影。"(、8、16记者徐*辉)
提供电影下载的网站大多没有授权,特别是国外的一些电影大片,厂商一般不会授权给国内的小网络公司。四川省版权局去年查处了一起网站提供电影下载案,这家网站向北京一家声称有授权的公司支付了使用费,后来证明北京这家公司是假授权。
由于BT、P2P等新一代下载软件的问世,下载电影更方便,形式更隐蔽,追查更困难。电影制片商不停地忙于起诉提供这些软件的追踪服务器企业,然而旧的被控网站关闭,新的网站又涌现出来,是网络经营、网络司法及监管面临的问题。
3、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软件下载。
在搜索引擎中查找软件下载网站,你会发现各种软件应有尽有: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图形设计、音频工具……与下载其他作品一样,轻点鼠标就可搞定。对面正版软件的加密,网站会提供解密版,甚至还可以像正版软件一样有升级版。绝大部份没有授权,上传没有成本,下载不用付费,软件商也得不到一分钱,似乎与与作品的权利人无关。事实上,一个成熟的软件产品,要投入长时间的人力、物力及大量资源研发,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进入市场。使用盗版软件,挤占了正版软件市场份额,使软件著作权人(大多是软件投资商、开发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给软件厂商造成巨大损失,打击其投资开发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软件产品缺乏竞争力,最终将阻碍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
4、没有授权的手机彩铃、铃声服务。
彩铃、铃声服务是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商将内容提供给网站或电信部门,通过互连网或手机等渠道让手机客户下载。据了解,中国**通讯公司拥有3亿手机用户,底中国移-动彩铃用户超过4000万户,中国移-动每月结算给数字音乐内容提供商的彩铃信息费高达4000万元。巨额的利润引来了网络盗版。某著名搜索引擎网因提供音乐下载网络链接被起诉,并判侵权。国内三家网站未经授权,免费提供歌曲彩铃下载,使娱乐基地网站的合法下载陷入停滞,娱乐基地网站首席架构师吴*平称"光运营成本损失就高达3000万元",三家网站分别被索赔500万元,是国内索赔金额最大的一起网络歌曲著作权侵权案。
5、网络游戏。
其中最典型的是"私服"、"外挂",即私自架设服务器经营,挂接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互联网游戏,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游戏软件提供下载服务,损害了游戏软件厂商著作权。
6、搜索引擎软件纠纷。
这类侵权行为是由于技术不同或计算机资源的有限等原因导致,表现在屏蔽、删除或修改他人软件。例如中国搜索、搜-狐、百-度分别诉**朗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8848"侵权案。三家网站诉称:,8848开发的软件插件,经上网用户安装后,登录其他网站搜索信息时,各大搜索引擎页面会被修改,出现8848插入的图片、广告及其他搜索引擎链接,从而指控8848侵犯其软件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目前这类纠纷将越来越多,其诉讼标的也越来越高。
7、利用网络发布经营信息,通过邮寄等形式经营。
侵权盗版制品。如将网站上的影视、音乐、文学作品、录音录像、软件等下载,按照需求,非法刻录成光盘,送货上门。
8、未经授权将文字作品数字化,提供收费在线阅读、下载。
据今年4月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传统图书阅读率,从1999年以来连续六年持续走低。与此相反的是,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六年来我国有网上阅读习惯的人数比例年均增幅40%(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表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网络阅读成为网上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有网站将他人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论文等数字化后,在网上提供收费阅读。这是传统的著作权侵权形式在网络的表现,国内最早的网络侵权诉讼多集中在这一领域。如:1999年6位作家诉**互联;北大法学家陈*良诉国家数字图书馆;多家大学学报诉**维普公司;北京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诉硅谷动力等。这类侵权行为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出版社、期刊社的专有权。
9、手机电子书下载。
最早的电子书需要手持阅读设备,才能在网上阅读。随着信息技术、硬件设备(手机)的发展,无线通讯服务业务的拓展,手机阅读成为另一种更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把数字化的图书统称为"ebook"。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将数字化的作品下载到手机上阅读。虽然这种手机无线通信网络著作权侵权案还比较少见,但由于我国是网络和手机的浪费大国,对于这种新的著作权侵权形式,更应加以重视和宣传。日前,北京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提起了全国第一起无线网络--手机阅读诉讼案,中文在线已向法院起诉两家公司,状告其在手机门户网上传播毕*敏的作品,为用户提供了在线阅读中文在线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服务,侵害了中文在线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被告赔偿损失53万元。此前,中文在线与著名作家毕*敏签订了授权协议(见21日《中国知识产权报》3版《首例无线通信网络著作权案浮出水面》)。
10、将其他网站的网页设计改头换面据为己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经营者的竞争加剧,有独创性的网页设计也会被侵权,但人们还意识不到这也是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如"瑞得在线"网页案。**公司认为**信息公司的主页在整体版式、色彩、图案、栏目设置、栏目标题、文案、下拉菜单的运用等方面几乎是照搬"瑞得在线"的主页,以著作权侵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瑞得主页应视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判令**信息公司赔偿**公司经济损失元。
三、应当承担的责任
3日,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宏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指出:互联网上侵权盗版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他说,目前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它的传输内容是海量的,这就使得在取得授权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如何取得权利人的授权确实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在法律规定方面,虚拟空间和我们现实生活是一致的(见《中国政府网》)。
在条例规定第一款、规定规定了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二)行政责任。
1、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
2、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情节严重的,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刑事责任:对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其徒刑,并处罚金: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
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
网络著作权侵害行为的承担责任应有哪些方面
54人看过
-
网络侵权责任应该谁来担责
341人看过
-
网络辱骂行为如何界定及责任承担
207人看过
-
什么是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及其种类?
223人看过
-
谁应当承担侵权行为所产生的责任
113人看过
-
如何承担网络侵权赔偿责任
376人看过
-
网络媒体侵权如何维权,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责任应该如何承担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6被网络媒体侵权,您要维权首先需要保留证据证明自己是作者,然后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删除作品。如果觉得仅仅删除侵权作品不是自己要达到的目的,还想得到一定的赔偿。可以对网页进行公证取证,有充足的证据之后,到法院起诉。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
-
哪些避开技术措施的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情节严重的,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或者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的;(2)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4-05-15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规定具体如下:1、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3、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责任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30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
-
侵犯信息网传播权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3有下列侵权行为之一的,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通过信息网络擅自向公众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2)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3)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