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债务纠纷的途径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只要使用得当就会事半功倍。但由于一些债权人为了不损害自身的和谐,往往把谈判阶段拖得太久,因此错失了许多收回债务的良机。申请支付令是追讨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可以送达债务人。
没有借条应该如何起诉
如果没有借条,去法院起诉时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借款事实的存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法院是不会受理该类案件的。此时,应该寻找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主张的依据所在,比如采取录音证据,或者证人的证词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四条:借贷案件的起诉应当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
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据该意见第五条之规定: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根据该规定,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为避免借条过了诉讼时效,债权人应当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向债务人原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起诉。
借条是借贷关系存在的重要证据,借款人一定不要因为碍于情面等原因而怠于行使这项权利,而给自己在最终债务追偿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朋友或者亲属之间借钱,碍于情况面都不好意思提出写借条的要求,结果发生了债务纠纷后,没有借条作为有利的证据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只要涉及钱的问题还是要写个书面的东西以防后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是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义务人的除外
-
网贷借款给朋友未归还如何追回
277人看过
-
如何追回借款人未归还的钱款
455人看过
-
欠款纠纷:网友欠款未还,如何维权追回欠款?
129人看过
-
逾期未归还借款如何追索利息
172人看过
-
如何打官司讨回未归还的借款
88人看过
-
如何通过借款证据来追回在中国的借款
491人看过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
历经10年借款未偿还,如何追回欠款?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09在债务人拖欠债权人款项长达十年未偿还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 建议双方进行友好协商。 2. 寻求调解机构的帮助。 3. 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没有结果,债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债权债务关系持续长达十年或者更久的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限可能会超过法定时限。如果法院认为诉讼时效已经过期,那么债务人可以以此为由拒绝履行相应的义务。 当债权人意识到诉讼
-
-
如何追回贷款, 怎样追回贷款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6怎样追回贷款 (一)运用法律追讨欠款 如果借款人不讲信誉,逃账赖账,债权人切莫采取扣押人质、强抢货物等过激的违法行为,要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法院可以施行强制执行措施。 (二)谨防“非法集资”式的民间借贷 一些个体企业或业主利用人们贪图高利的心理,抛出高利息诱饵,在同地域或熟悉人之间进行地下非法集资。这类集资经营者不是挥霍过度、无力偿还,就是金蝉脱壳、卷款而逃,使债权人血本
-
小金鱼贷款逾期未还款5天如何追回?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21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后上报给征信机构,因为有些借贷机构可以给用户申请延期。商业银行规定,需通过系统,每个月向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报送一次信息,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两个月报送一次。所以,网贷逾期一个月左右会上征信。 随着国家加大对于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如果网贷逾期的话,相关网贷平台会将
-
借款人逾期未归,如何追踪其行踪?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23如果您遭遇债务未清偿的情况,可以尝试通过报警途径寻找相关人员的行踪。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应尽快向当地警方报案并申请帮助进行人员定位操作。对于未按期偿还的债务状况,当事人有权通过联系债务人家属或挚友等渠道了解其近期动态,以便追回欠款。 在寻求对方下落时,请勿采用非法手段收集或获取他人行踪信息。这类行为涉及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