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名誉权侵权行为的类型及其法律依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17 13:00:10 63 人看过

近期,某明星因涉嫌侵犯名誉权而被网友曝光。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以下是对上述内容的改写,保持其意义不变: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捏造或歪曲事实,二是未尽合理核实义务,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进行使用,三是使用贬损性的言辞等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民法典中如何规定名誉权侵权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了名誉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规定。该条规定了名誉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二是行为人具有过错;三是行为人的过错和受害人的过错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没有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该条规定还规定了名誉权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方式,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可以在赔偿损失的基础上请求精神损害抚慰。

该条规定为名誉权侵权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于维护公民的名誉权、保护社会良好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名誉权的尊重。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的规定,捏造或歪曲事实、未尽合理核实义务、使用贬损性的言辞等行为都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不过,如果行为人没有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该条规定了名誉权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可以在赔偿损失的基础上请求精神损害抚慰。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进行任何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尊重他人的名誉权,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7日 22: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民法典名誉权算人格权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
    一、民法典名誉权算人格权吗《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二、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实姓名,或者未写明原告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但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有明显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说内容存在侮辱、诽谤情节,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作者和
    2023-04-19
    246人看过
  • 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类型
    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成立之时是否有效尚不能进行确定,需要等待权利人的相关意思表示才能确定其效力如何。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主要有无权代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认知的行为、欠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这四种。一、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又称效力未定民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确定,取决于享有追认权的第三人在一定期限内的追认。二、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民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种: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该种行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行为无效。2.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则对被代理人发生
    2023-07-24
    143人看过
  • 民法典姓名权是属于人格权的吗,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一、民法典姓名权是属于人格权的吗民法典姓名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
    2023-04-19
    165人看过
  • 民法典公司是否有名誉权,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一、民法典公司是否有名誉权民法典规定,公司作为民事主体之一,公司享有名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二、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比如,说某人“是个小偷”等。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如诬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称之
    2024-01-11
    311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赔偿标准法律依据
    一、侵犯名誉权赔偿标准法律依据侵犯名誉权赔偿标准法律依据如下:1.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3.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二、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有主观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2.有损害事实的结果。行为人因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于他人,在
    2023-04-25
    439人看过
  • 信用卡犯罪类型及其法律依据
    信用卡诈骗罪法律规定:1、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由公安机关进行办理;2、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3、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4、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信用卡诈骗罪行为有哪些?(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是信用卡诈骗罪的重要表现形式。伪造信用卡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全模仿真实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样以及磁条密码等非法制造信用卡;二是在真实信用卡基础上进行伪造,如在空白信用卡上输入其它用户的的真实信息进行复制,或者在空白卡上输入虚假信息等。另外,还有一些行为也属于伪造信用卡,如在原有信用卡上涂改、变造等。行为人必须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才构成本罪。所谓“使用”
    2023-07-18
    348人看过
  • 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类型及其认定是什么
    关于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目前法学界认识未尽一致:有的认为网络名誉侵权的主体只能是利用网络媒介侵害他人名誉的网民,包括公民、法人;有的认为还应当包括网络经营商。网络名誉侵权主体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其一、网络用户。具体又可细分为侵权内容的原始作者和传播侵权内容的网络用户。前者是指直接创作带有侮辱、诽谤性或者涉及他人隐私的文字、图片或者音像资料等内容并利用网络对所创作内容进行发布的网络用户,如近来《解放日报》报道的上海网民通过在国内网社区"天涯"上,发表题为“我遇到的最变态的老师”的帖子,指名道姓攻击昔日班主任,“变态”、“恶毒”等字眼频现,最后甚至写下了“听说她得脑溢血进了医院,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探望她的”的话,该网民即是这里的原始作者;而后者则是指并不直接创作对他人带有侮辱、诽谤性或者涉及他人隐私的文字、图片或者音像资料等内容,但是却通过发电子邮件或者在网上转帖等方式对原始作者创作的侵权
    2023-04-29
    402人看过
  • 公民应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
    一、公民应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以下要件:(一)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要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二)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三)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四)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如果在公共场所无目标的谩骂,无针对性,不构成侮辱行为。而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条件:1、诽谤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它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心态。2、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它包括以
    2023-06-16
    198人看过
  • 强制探视权证据的分类及其法律依据
    1、存在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据。(1)如果是生父母要主张探望权,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存在生父母子女关系,并且该子女没有被他人合法收养的证据,如出生证明、户口簿。(2)如果是养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合法的收养证明,以证明形成了合法的收养关系。(3)如果是继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双方已经形成了扶养关系的证据。2、扶养孩子的一方无理阻挠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证据。如何强制执行探视权离婚后,如果一方的探视权被有抚养权的一方禁止,可以直接去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进行强制执行。如果监护人还是不配合,法院可以根据诉讼法,对拒不履行判决的监护人进行罚款、拘留等措施。探视权是指男女双方在离婚后,丧失抚养权的一方对孩子的探望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
    2023-07-08
    367人看过
  • 民法典对名誉权侵犯行为有哪些约定?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名誉权侵权不仅需要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还可会涉及治安管理问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会处以相应拘留和罚款。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构成要件有:(一)侵权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二)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了损害后果;(三)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四)侵权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侵权行为的责任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法典对名誉权侵犯行为有哪些约定?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
    2023-12-14
    363人看过
  • 民法典中名誉侵权纠纷案如何保全证据
    一、民法典中名誉侵权纠纷案如何保全证据民法典对名誉侵权纠纷案如何保全证据没有规定,而民事诉讼法规定,名誉侵权案件的证据可能灭失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2023-02-09
    135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行为的法律定性及立案标准
    在我国没有损坏名誉罪,但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会构成侮辱罪。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损害名誉罪,是指我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损害名誉罪如何起诉损害名誉罪向法院起诉。具体流程如下: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3、排期开庭。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
    2023-07-17
    317人看过
  • 名誉侵权的形式类型及认定标准?
    1、公民依法向有关公检法等部门所提供的检举、控告或揭发违法违纪的材料,如果他人认为在该材料中有侵害其名誉权的内容,他人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如果借检举、控告之名侮辱、诽谤他人名誉,使他人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未经患者同意,擅自公开患者患有淋病、艾滋病等病情,致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了患者的名誉权。但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向患者或其近亲属通报病情,不应当认定为侵害患者的名誉权。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或事业单位等依照职权对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开除、违纪、等结论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4、国家机关和组织内部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的一些人民来信、情况反映等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
    2024-01-05
    474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及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成立需要满足有效条件,包括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形式合法。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满足更多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只有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才能参加民事活动。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三、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客体和条
    2023-11-17
    285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民法典帮助侵权类型的认定的依据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23
      帮助侵权是指某人的行为虽然没有构成对他人专利权的侵犯,但是却教唆或引诱第三人侵权,从而在事实上帮助了侵权或者共同参与了侵权。 帮助侵权的成立必须有帮助者的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这与直接侵权中的无过错责任不同。
    • 民法典规定人身攻击侮辱行为中的名誉侵权, 哪些行为不会侵犯名誉权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07
      不侵犯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维护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侵权主要指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
    • 商标驳回复审的类型及其法律依据
      北京在线咨询 2021-09-29
      《商标法》第三十四条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
    • 民法条文中名誉权侵权行为怎样认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09
      认定侵害公民名誉权需有以下几点: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如侮辱、诽谤等行为,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即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 4.在后
    • 如何适用民法典规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29
      认定侵害公民名誉权需有以下几点: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如侮辱、诽谤等行为,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即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 4.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