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制度是司法最终解决劳动争议原则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具体体现,是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寻求司法救助,从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具体讲,就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司法活动,包括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审判和执行等一系列诉讼程序。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在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劳动争议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有如下特点:
(1)《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所以,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是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关裁决的;没有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关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2)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和职工,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主要是公民。这是劳动争议案件与民事案件在当事人方面的显著区别。
(3)劳动争议诉讼的标的主要是劳动权益及其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权益,民事诉讼的标的主要是民事权益。
(4)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与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不同。民事案件普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争议案件一般情况下也适用这一原则,但在职工不服企业开除、除名、辞退及其他行政处罚争议案件中,则应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建设,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建立了劳动争议诉讼制度。1950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劳动部发布了《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暂行规定》,这个规定的第3条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审判的范围:
(1)关于职工劳动条件事项(如工资、工时、生活待遇等);
(2)关于职工任用、解雇及惩罚事项:
(3)关于劳动保险事项;
(4)关于企业内部工作规则事项;
(5)关于集体合同、劳动契约及其他一切涉及劳动争议事项。
当时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是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争议案件。无论公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企业中之劳动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如当事人一方仍不服时,须于5日内通知劳动局,并向人民法院提出控诉,请求判决,否则仲裁决定即具有法律效力。1950年6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制定了《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规则的第9条规定,仲裁决定后,应写成仲裁决定书,经劳动局长批准,通知争议双方当事人执行,必要时并得公布之。争议当事人任何一方在接到仲裁决定书后,如对仲裁不服,须于5日内通知劳动局,并呈诉法院处理。否则仲裁决定即具有法律效力。如争议一方或双方不执行,劳动局即按违法事件移送法院法办。所有这些,为以后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国初期的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在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认为依法处理劳资争议的任务完成后,劳动争议作为人民内部的一种矛盾不再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随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终止,劳动争议诉讼也中断了30年。建国初期,我国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一是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比较宽:二是人民法院受理的只是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劳动争议案件;三是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绝大部分是劳资争议案件;四是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向人民法院移送劳动争议案件。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劳动关系的特点.为我国劳动争议立法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03人看过
-
征地制度包括哪三大具体制度
105人看过
-
我国劳动者的休假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00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的赔偿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00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包括
152人看过
-
诉讼离婚制度有什么特征
112人看过
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它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 更多>
-
夫妻特有财产制度包括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6夫妻特有财产指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对婚前财产或者婚后所得某些财产,由夫或妻一方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和承担义务,以及就该特有财产的效力等形成的法律制度,分法定特有,和约定特有。 法定特有财产,指的是根据法律规定所确认的属于夫妻个人各自所有的个人财产。 约定特有财产,指的是根据夫妻双方的约定确认的夫妻各自所有的财产。
-
公益诉讼制度有哪些特点?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29(1)公益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私益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建立公益民事诉讼可以使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得到保护。 (2)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的法定性、特殊性和广泛性。法定性,是指公益诉讼的原告只能是获得法定授权的机关团体;特殊性和广泛性,是指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并不限
-
诉讼代理人法律特征包括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251、诉讼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也就是在代理权限内,作出的行为效果都归于被代理人。 2、要求诉讼代理人是具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那至少也应该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要求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不能在代理权限外作出行为。 4、代理进行诉讼活动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来承担。 5、在同一诉讼当中,不能同时作为两方的诉讼代理人。
-
劳动合同具包括哪些法律特征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2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除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外,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必须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私人雇主等;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2)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以劳动行为作为劳动合同标的,要求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本身便是劳动合同的目的。 (3)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
-
劳动规章制度一般都包括哪些内容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7一般劳动规章制度中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关于员工录用和培训教育方面的一些要求,对劳动合同的管理。规章制度当中所规定的录用员工的条件最起码应该是年满18周岁以上,另外就是公司会在规章制度中标明员工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