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行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对该罪的认定存在差异。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应包括过失犯罪。第二,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应界定为目的犯。针对这两个问题,结合法学理论和实践,本文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1)各国立法中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法理论和主观方面的理论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侵犯商业秘密罪能否构成过失犯罪是争论的焦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1]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刑法所列的四种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中,除第一种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外,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原则上是故意的,但取得的结果应当认定为过失犯罪,(二)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包括过失犯罪:不同国家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有两种不同的规定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一是规定本罪只能故意构成,如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如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要件为:(1)是雇员,商业企业的职工、学徒,为竞争、谋取私利、为第三人利益,或者故意伤害企业主(二)为竞争、谋取私利、为第三人利益,或者故意伤害企业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还将受到处罚:“另一种是,第二方非法获取、使用、泄露的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第三方非法获取、使用、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由故意或者过失(或者重大过失)构成,包括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根据刑法第219条第二款规定,“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前款所列行为,取得,利用或者泄露他人的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对“应当知道”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第一种观点是在把“应当知道”理解为故意的前提下提出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种理解是合理的。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窝藏、销售赃物罪的认定,不应当仅以被告人供述为依据,但应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赃物是犯罪所得,并窝藏或者代销,就可以认定为“在本司法解释中,知道被解释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又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其中规定,《刑法》第345条规定的“非法采伐明知是滥伐的树木”中的“知道”,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真相。”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并不等于刑法第219条第2款中的“应当知道”。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知情权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即“应当知道”属于“知情权”的范围。但刑法第219条第2款将“明知”与“应当知道”并列。显然,这里的“应当知道”不包括在“明知”之中,这并不等同于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否则,将“明知”与“应知”并列将失去其意义,是不合逻辑的,不符合立法初衷。在私底下,“应知”是指刑法中的“过失”。根据刑法规定,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后果的心理态度。“应知”的司法解释是以相关事实为依据,可以推断出行为人事实上已经预见了具体的犯罪事实,符合故意心理状态。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应当知道”应当理解为过失而不是故意。因此,我国刑法中侵犯商业秘密罪包括过失,但仅限于第三人因过失而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业内呼吁尽快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立法
141人看过
-
TRIPS体系下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238人看过
-
商检罪主观与客观方面研究
339人看过
-
研究商业秘密罪的审判实践
357人看过
-
商业秘密保护与侵权认定:法律分析与实践研究
137人看过
-
对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思考
282人看过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更多>
-
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中,侵犯的商业秘密最高的立案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0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侵犯商业秘密罪主体知识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30根据你所说的情况,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商场上面时有发生,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有主体和客体,很多人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主体不太了解,想要知道侵犯商业秘密罪主体有哪些?为此就侵犯商业秘密罪主体知识做了详细内容介绍。 ⑴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员、企业的职工或临时雇佣工等; ⑵现已离退休或转调的原企业的人员; ⑶受委托并因而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如律师、专利代理人、经济顾问等; ⑷对企业有监督、检查、调查和管
-
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立法建议是哪些,在线等专业人士的解释,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16(1)增设资格刑,使犯罪人丧失再犯的条件。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与行为人的职业或营业活动有关。通过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人依法剥夺或者限制其在一定经济领域从事某种经济活动权利的资格,可消除犯罪人再次实施犯罪的机会,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也可以对其他人起到警戒作用,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因此在刑法中应增设资格刑,增加“禁止从事一定的职业”或“禁止担任一定的职务”的刑罚。 (2)加大罚
-
有没有看过《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的推荐阅读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30《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坚持刑法理论与民法理论并重,既从理论体系的角度阐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要理论,又紧密联系实际,预测和解决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或可能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力图对理论及实践均有所裨益在内容上,《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侧重于研究对该罪的认定有较大影响并且争议较大的问题,例如对商业秘密在民刑法中的不同含义、该罪的构成特征、共犯与停止形态、与其他犯罪的界限等进行研究,尽量不做无针对性的探讨
-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商务秘密罪本质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1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有相似之处,都侵犯了知识产权,主要区别在于:首先,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是商业秘密;而其他犯罪侵犯的是商标权、专利权与著作权。其次,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不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而其他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冒行为。对于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然后使用该商业秘密制造产品并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