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的,即构成本罪的既遂。
一、滥用职权的表现为
一、滥用职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
2、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
3、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说任意放弃职责;
4、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
二、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二、中国对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的处罚标准?
中国对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的处罚标准为:犯此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设立审批、登记机关和股票、债券发行、上市审批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三、滥用职权罪构的构成是什么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3、本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行为人知道自己滥用职权会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希望或者让这种结果发生。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公司证券职权滥用罪如何立案?
322人看过
-
证券公司职权滥用罪案件立案要求
407人看过
-
滥用管理公司罪:证券职权罪和职权行为特征
62人看过
-
立案标准:滥用职权罪
173人看过
-
根据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确定滥用职权罪的立案
444人看过
-
什么是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363人看过
-
滥用证券公司职权罪量刑标准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191、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百零三条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
-
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立案标准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26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的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时,才构成犯罪。所谓重大
-
国有公司滥用职权罪立案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3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15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
哪些是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我父亲滥用职权犯了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9刑法第四百零三条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前款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l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
-
什么是滥用管理职权和证券公司职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零三条【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前款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