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当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形,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即为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债务人从此时具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如不履行,则构成对债权人权利的侵害,且该侵害为债权人所应知,诉讼时效当然应从此时起算。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规定
1、诉讼时效自你第一次主张债权被据开始算起,但是最长不能超过借款日起20年~~超过20年当然也可以主张,但是债务人就可以以超过最长保护期限为由拒绝履行债务,并没有实际意义。
2、说道举证的问题因为这个借款合同是一个普通债权债务关系所以适用正常的举证责任制度也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你想证明自己不断地在主张债权那么只能是由你来举证债务人没有为此举证的义务;在实际操作中最简单又有效的留证方法就是在每次主张债权的时候如果对方承诺一个还款期限那么就请对方留个字据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对方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则你可以据此采取诉讼方式解决
3、在承诺期限到之日起三年内,你可以通过再次主张债权来达到诉讼时效中断的目的,同样的,不能超过20年的限制
4、至于借款利率,只要在国家限定的借款利率的上下限之间选择,法律就予以支持~~超出的部分法律不保护但是债务人愿意履行法院不强制干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
诉讼时效常见问题(2)
99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问答:有关诉讼时效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242人看过
-
电子合同解除的常见问题
439人看过
-
专利侵权诉讼的常见问题解答
415人看过
-
诉讼合同时效无效的问题
317人看过
-
公证案件诉讼常见问题解答
30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问题:关于合同解除的时效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5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即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此期间,权利人提出请求,人民法院将强制义务人履行其承担的义务。然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仍然可以行使请求权,但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以拒绝履行其义务,但权利人的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
-
诉讼常见的管辖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一、离婚诉讼一般由哪个法院管辖民事纠纷的一般管辖原则为被告所在地。因此,离婚诉讼一般由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管辖。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明确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另外,还需注意的是,《解释》第3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二、一方外出打工,应在哪个法院起诉离婚根据《中华人
-
劳动合同变更的常见问题解答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091. 根据劳资双方签署的合法劳动合同,上述更改需在合同履行期间进行,且必须在合同暂未签署或已完成之前的有效期限内开始操作。换句话说,在劳动合同尚未签署或已经完结之前,劳资双方必须等待合同成型的期间内实践和维护劳务合同关系。如果劳动合同已经签约或完结,则不需要进行变更处理。 2. 修改劳务合同的工作必须得到雇主和劳动者双方的共同认可和协商许可,否则将无效。任何单方面修改劳务合同的行为都是违反双方相
-
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合同管理有哪些常见问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3合同是指公司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借款、租赁、承揽、建设工程、运输、技术、保管、委托、投资并购、维修保养等各类合同。那么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合同管理有哪些常见问题?
-
我想了解一个诉讼时效与3年的衔接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30法律分析 关于3年诉讼时效的衔接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适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2、当事人主张适用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人民法院依法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