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跑行为人构成何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3 14:35:17 495 人看过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跑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一、小区里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小区里肇事逃逸处罚如下: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

二、无证驾驶酒驾撞死人怎么判得

在酒驾并且无证驾驶撞死人的情况之下,不需要判处死刑。此种情况之下,酒驾无证驾驶的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根据法律中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有其他更加严重的情节的,加重有期徒刑的处罚。

三、没有受伤算逃逸吗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肇事逃逸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需要赔偿,但是保险公司只会在交强险的限额范围内赔偿,超过的部分需要责任人自行承担。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存在其他恶劣情形的会加重处罚。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需要进行交通事故赔偿。而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部分,由其他责任人进行承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
    2023-06-05
    176人看过
  • 追尾致人死亡一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一、追尾致人死亡一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你知道嘛,撞死人可并不总是要负交通肇事罪这个责任哒!不过呢,得满足下面这几个条件:首先呢,你肯定要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也就是说,你在开车或者走路的时候,做了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情,然后才会引发交通事故,这就是你要接受惩罚的法律依据。其次呢,你还得让事情变得更严重,比如把人家给撞成重伤、直接送命或者让别人的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呢,这个严重的后果还得是你的违规行为引起的,也就是说,你的错误行为和结果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如果你只是犯规了,但是并没有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而且在时间上也没有先来后到的关系的话,那就不算犯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
    2024-04-21
    23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帮助交通肇事者逃逸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交通事故后帮助交通肇事者逃逸行为人构成什么犯罪一、交通事故后帮助交通肇事者逃逸赵xx因运输树木需两辆车,自己驾驶一辆农用车拉树木在前方行使,另雇用刘xx一辆无牌农用车并由刘xx自己驾驶在后面行使。赵xx、刘xx驾驶的车上装载树木并超宽行使至天下第二路处,与对面许xx驾驶一辆摩托车相遇。许xx与前面赵xx驾驶的车辆会车后,与后面刘xx驾驶的农用车相撞,使许xx当场撞在地上。赵xx在前方发现后面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便停车来到出事地点。刘xx告诉赵xx将人撞死。后王将许xx驾驶的摩托车和许xx本人移到路边,并开车先走,刘xx随后也驾车逃逸,离开现场。当地群众发现交通事故后追赶两人,并将赵xx、刘xx扭送到公安机关。案发后赵xx和刘xx接受询问时,均不承认是谁先提出离开现场。在此案处理中,对于刘xx驾驶车辆,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定性无可非议,但对赵xx如何定性存有争论。二、行
    2023-05-08
    275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案情简介】1999年8月8日清晨,龙海颜厝镇的颜某兄妹准备骑摩托车到漳州市区卖鸭子。感觉天气有点凉,妹妹回家取衣服,而哥哥自己骑着摩托车先行出发了。当日5:40许,妹妹骑着摩托车往漳州市区方向行驶。途经漳州大桥附近路段时,发现哥哥躺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摩托车倒在一旁,而现场没有其他人,不过在距离摩托车不远处,还停着一辆的农用运输四轮车。惊恐不已的妹妹,在一名路人的帮助下报了警。事故发生后,龙海交警大队立即赶往现场。经现场勘查初步认定,停靠在324国道广东往漳州方向车道上的农用运输四轮车,正是肇事车辆,而肇事司机不见踪迹。经鉴定,哥哥因机动车挤压伤,致颅底骨折、左腿股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脑功能、心功能衰竭死亡。警方根据遗留在现场的车辆信息,初步锁定肇事嫌疑人陈某,但此时陈某早已不知去向。之后,警方将其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进行追逃。直到2015年7月31日,永春县公安局
    2022-11-03
    100人看过
  • 司机驾车过失致人死亡后逃跑再次撞死他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基本案情: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司机李某驾驶汽车进城拉货,和他同座在驾驶室的好友王某对李某说“今天早晨雾真大,开慢一点,免得出事”,李某随口说“没事儿,你放心好啦”,但接着又对王某说:“你也注意看着点”。于是,李某继续按照原来的速度开车,结果在一弯道处将一行人撞死。李某为了逃避责任,丢下被撞死行人的尸体,驾车逃跑,不久,他发现后面有车追来,以为是交警追来了,为了甩掉后面追来的的车,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驾车逃跑,结果又将一骑车人撞死。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分歧意见:在本案的审理中,对李某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两种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其理由是:李某因过失将行人撞死后为了逃避责任,驾车逃跑,为了甩掉后面追来的车,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驾车逃跑,当时,李某应当预见到了雾天超速行驶有可能发生事故,但李某轻信凭借自己熟炼的技术和王某的帮助看望,
    2023-06-22
    117人看过
  • 全责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一、全责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负全部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以驾车撞人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事故赔偿的诉讼时效多长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时效是三年。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
    2023-08-14
    368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罪惩罚规范
    我国的刑法规定,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是因为发生重大事故,导致别人重伤、死亡或者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那该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那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
    2023-07-01
    46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何种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后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件具体如下:(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构成交通事故逃逸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
    2023-07-24
    432人看过
  • 自行车带人摔倒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
    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机动车驾驶员才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事实上,在内河或者海上违规驾驶、操作轮船,发生严重碰撞事故,也可构成此罪。华某与梁某在小饭馆喝了六瓶啤酒后,华某骑上车,而梁某坐在了他的自行车后座上。华某由于不胜酒力,难以控制自行车,当车行驶到灯市口西街西口时摔倒,造成梁某-脑损伤死亡,后华某被抓获。东城交通支队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分析事故形成原因为:华某骑自行车上路行驶后座载人,违反了《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55条:“驾驶非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八)成年人驾驶自行车可以在固定座椅内载一名儿童,但不得载12岁以上的人员”的规定,是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认定书确定华某对此事故负主要责任;梁某因违反规定搭乘自行车,负次要责任。近日,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对华某提起诉讼。应当构成交通肇事罪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机动车驾驶员才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
    2023-06-02
    395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至人死亡构成何种罪名
    肇事逃逸至人死亡的,如果逃逸一方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以及死亡人数在三人以上,逃逸方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则对逃逸方一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如果不符合上述情况的,则逃逸方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是不存在定罪的问题的。一、开车撞死人都要坐牢吗正常行驶撞死人需要赔偿,但是不用坐牢。如果撞死人负事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以及撞死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才构成犯罪,需要坐牢;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肇事逃逸造成人员重伤,应该判几年肇事逃逸造成人员重伤的,不一定会被判刑,只要逃逸方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方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逃逸方的逃逸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刮蹭汽车需要拘留吗可能会被行政拘留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即使只是轻微刮
    2023-04-02
    232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是?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情节轻微,或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等,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若主观上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构成犯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仅处罚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客观上未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或威胁的行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
    2023-08-15
    305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为逃跑拖行受害者,致其死亡的应该怎么处罚
    从司法实践看,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这类案件只是简单地以交通肇事或者故意杀人罪去定罪处罚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的定性,应当根据行为人逃逸时的主观罪过形式及逃逸过程中的客观行为予以正确的分析认定。(一)行为人将人撞伤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应根据行为人不同的罪过形式予以定罪处罚。1、对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证据能充分证明行为人不知道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条件的,均应按交通肇事定罪处罚。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3-17
    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在投案自首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判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一、酒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死亡一人,肇事人负全责或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7年以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赔偿数额丧葬费23526元、死亡赔偿金463000元,精神抚慰金50000元,医疗费、交通费据实结算。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
    2023-04-05
    49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
    [案情]2008年1月15日晚,李某在建湖与朋友聚会后开车回盐城。当晚,天降大雪,气温骤降近十度。李某因为喝了酒,车速较快,加之路面湿滑,当被害人王某横穿马路时,李某未能及时刹住车,直接将王某撞到路边的草丛中。李某撞人后发现四周无人,便驾车逃离了现场。事后经交警认定,李某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经法医鉴定,王某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成重伤,但死因系交通肇事后致使其昏迷,最终因天太冷而被冻死。[分歧]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对于李某的行为究竟该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酒后驾车,造成王某重伤,并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另外,李某在交通肇事后逃逸,最终致使王某死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相关规定,其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对其应当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种意见认为,在一般情形下,如果刑法已
    2023-06-11
    8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构成犯罪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16
      1、对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证据能充分证明行为人不知道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条件的,均应按交通肇事定罪处罚。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6
      司法解释有明确限制,只有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才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其他的不构成。因为交通肇事罪本来就是过失犯罪,不同于故意犯罪。司法解释有规定,是因为法律实施上的特殊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
    • 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3
      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根据高法2000年11月15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第一百三
    • 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2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刑法“谦抑原则”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将交通肇事人逃逸后因其他外力作用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形也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是不符合刑法的本质精神。
    • 发生交通事故, 因逃逸致使当事人死亡, 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致人死亡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答:应当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