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6:45:01 297 人看过

style="margin-bottom:6px;">

网络实名制争议中前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大。从1995年施行的《食品卫生法》到今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由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折射的是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巨大转变。这部与每一个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民生法律有哪些亮点,本报记者请有关专家对这部法律进行了解读。

消费者可索10倍赔偿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专家解读:各类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关键就是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很低。新《食品安全法》将赔偿标准大大提高,这种既有人身损害赔偿,又有惩罚性赔偿,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对其起到震慑作用。

明星代言要担责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专家解读: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始作俑者是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明星的虚假代言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星对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于理公平,也有必要,对目前愈演愈烈的虚假广告起到遏制作用。

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三章共九条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专家解读:目前我国食品标准散、乱、差,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等重复交叉、层次不清,部分标准老化,缺乏前瞻性。《食品安全法》从四个角度严格食品安全标准,即统一发布,动态调整,以人为本,鼓励企业制定严于、高于国家、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问题食品要召回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专家解读: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不仅要靠企业自觉,还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在企业不主动召回的情况下,政府要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食品免检成历史名词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专家解读:现在出现安全问题的食品不少都是免检产品,三鹿奶粉事件表明免检并不等于安全。为此,新法明确规定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将此前国务院废除免检的措施法制化。

目录以外的任何添加剂都不能用

《食品安全法》从第四十三到第四十八条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专家解读:食品添加剂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同时也可能带来危害。新法规定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目录以外的物质,哪怕是对人体无害,也是违法行为,这为蒙牛特仑苏事件作了注解。

安全评价由事后提至事前

《食品安全法》第二章共七条规定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求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专家解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是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由外在表面现象为主,深入到食品内在的安全因素,由被动的、亡羊补牢、事后处理的旧思路转变为主动的、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的新思路。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3: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解读《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制度
    style="margin-bottom:6px;">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食品安全法》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形成以一个监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履行相关职责并相互配合的监管模式。该法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确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的监测。《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二、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对
    2023-06-07
    432人看过
  • 最新食品安全法解读:如何处理过期食品?
    食品安全法规定售卖过期食品可以要求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如果使用了该产品后发现过期了,那就可以获得十倍赔偿和因为食用该产品造成的伤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食品安全法怎么处罚过期食品若当事人有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处罚条例售卖过期食品的行为,则应当受到的处罚是由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
    2023-07-07
    452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今起实施5亮点诠释"卫生"到"安全"转变
    亮点一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规定】新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专家解读】新法将赔偿标准大大提高,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出问题的食品企业承担的责任,可能有民事的、行政的,也可能有刑事的。在企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民事赔偿要首先获得满足,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亮点二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不能用—————————————【规定】新法从第四十三到第四十八条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
    2023-06-07
    82人看过
  • 律师解读《食品安全法》_消费维权
    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为《食品安全法》),并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昨(2)日,四川得道律师事务所的曾兴圣律师就《食品安全法》进行了解读。亮点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法规: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解读:多部门的多头监管,存在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的情况。现在的规定完善了分段管理、无缝隙衔接、各部门各司其职,并且对依法承担责任方面做了重要规定。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当于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了,由食品安全委员会全
    2023-06-07
    96人看过
  • 律师解读《食品安全法》:买到歪食品10倍索赔
    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为《食品安全法》),并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昨(2)日,四川得道律师事务所的曾兴圣律师就《食品安全法》进行了解读。亮点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法规: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解读:多部门的多头监管,存在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的情况。现在的规定完善了分段管理、无缝隙衔接、各部门各司其职,并且对依法承担责任方面做了重要规定。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当于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了,由食品安全委员会全
    2023-06-07
    330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亮点解读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公开征求意见,车辆违章太多,驾照分不够扣了,“分串串”就会主动找上门,帮你花钱“销分”,将对“分串串”严惩,最高可罚5000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亮点解读代替实际驾驶人受罚的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牟取经济利益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牟利,被处罚后再犯的,以及组织、介绍他人代替“销分”并从中牟利的,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对驾照销分规定车辆违章太多,驾照分不够扣了,“分串串”就会主动找上门,帮你花钱“销分”。近年来,对机动车驾照分数进行买卖的地下市场日渐活跃,已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秩序,给交
    2023-05-03
    395人看过
  • 反家暴法亮点解读
    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五大亮点昨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常委会二审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在制止家庭暴力方面有五大亮点。对此作了细致解读。1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在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可以明显地看出,“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行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换言之,那些经常在家里被打骂的“火巴耳朵”们,也是家暴受害者。2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其他单位,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有责任、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我
    2023-06-12
    412人看过
  • 解读新《食品法》八大要点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在已经在2015年正式实施,面对新的法律环境,企业应当掌握哪些要点,请看以下解读。【要点一】监管体制全新变革【解读】多部门的多头监管,存在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的情况。现在的规定完善了分段管理、无缝隙衔接、各部门各司其职,并且对依法承担责任方面做了重要规定。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当于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了,同时对监管者进行监管,了解监管者是否作为、是否乱作为等等。【要点二】注重事前安全评价【解读】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苏丹红、福寿螺、多宝鱼,再到“三鹿事件”,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告诉我们,要想及时发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转变只注重“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传统监管方式,加强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为此,食品安全法中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相关部门要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要点三】统一标
    2023-05-01
    333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全文亮点怎么解读
    “买者”入刑刑八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不阻碍其返回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责任。刑九规定:对不阻碍解救儿童的改为“可以从轻处罚”,对不阻碍被买妇女返回居住地的改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医闹”入刑刑九在原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条款的基础上,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袭警按妨碍公务罪从重处罚刑八没有对暴力袭警行为作出专门规定。刑九增加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按照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从重处罚。另外,刑九还规定: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以及其他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情形,并对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案件中不应当公开信息的行为作出规定。性侵男人也是犯罪刑九
    2023-06-02
    347人看过
  • 网络食品安全新规全文规定与解读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规范网络食品交易行为,保证网络食品安全,2016年7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毕井泉局长签署第27号令《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强化平台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义务。《办法》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备案、保障网络食品交易数据和资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记录保存交易信息等义务。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建立登记审查等制度、建立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档案、检查经营行为、发现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违法行为时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义务。二是细化严重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办法》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因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被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的,因食品安全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或者给予其
    2023-04-30
    119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解读--消费者可要10倍赔偿
    style="margin-bottom:6px;">消费者可要10倍赔偿法规: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解读:各类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关键就是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很低。因此,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将赔偿标准大大提高,特别是针对消费者的赔偿。当然,更重要的是,各部门、企业要把监管制度落到实处。安全评价由事后提至事前法规: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解读: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苏丹红、福寿螺、多宝鱼,再到三鹿事件,回顾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所有事件都是先被消费者或媒体披露出
    2023-06-07
    404人看过
  • 新刑诉法司法解释亮点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24日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13年1月1日起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解释》分24章,共548条,7万多字。《解释》对人民法院适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明确具体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法院离任人员二年内不得担任辩护人《解释》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辩护人。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所审理案件的辩护人,但作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进行辩护的除外。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不得担任其任职法院所审理案件的辩护人,但作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进行辩护的除外。同一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有利益冲突同案被告人辩护1998年出台的刑诉法司法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在共同犯
    2023-06-11
    290人看过
  • 新公司法的亮点与解读
    新公司法的亮点与解读,希望大家在会计网学习愉快!一、2014最新公司法修改的四个亮点(一)2014最新公司法修改亮点一:取消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限制根据2014最新公司法修改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这意味着,公司设立向所有的市场主体放开,注册资本不因公司形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公司股东(发起人)可以不受注册比本多少的影响自主决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1元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可能。(二)2014最新公司法修改亮点二:取消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的限制根据2014最新公司法修改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
    2023-06-09
    424人看过
  • 2023年房产税法亮点解读
    一、房产税基础1.房产税是财产税性质的一种税,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2.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3.产权出典的,在出典期间,因为房产的产权所有人已无权支配房产,房产税由承典人缴纳。为了便于征收管理,保证房产税及时入库,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4.纳税单位与免税单位共同使用的房屋,按各自使用的部分划分,分别征收或免征房产税。5.无租使用其他单位房产的应税单位和个人,代缴纳房产税。6.融资租赁的房产由承租人缴纳房产税。7.对居民住宅区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由实际经营(包括自营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房产税。8.凡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使用商品房,且购销双方均未取得房屋产权证书期间,应确定房屋的实际使用人为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缴纳房产税。9.军队无租出借的房产,
    2023-05-04
    193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2017网络食品安全新规亮点解读:有问题可找第三方平台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此后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的食品有可找第三方平台主权利。那么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呢消费者权益受损第三方平台连带担责《办法》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建立登记审查等制度、建立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档案、检查经营行为、发现入网生产经营者严重违法行为时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义务。其中提到,网络食品交
    • 食品安全法148条解读,法律有哪些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8
      对于1000元,可以这样理解:当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并且是生产者故意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时,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请求赔偿金,数额为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但如果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的三倍未达到1000元,消费者可以直接请求1000元的赔偿金。
    • 新公司法全文解释的亮点解读内容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5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全文 (二)的内容有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符合条件的话是可以解散公司诉讼;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同时又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的,人民法院对其提出的清算申请不予受理。
    •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五大亮点即以下四个亮点, 其中包括哪些人员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8
      2010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五大亮点: 亮点一 明确“病毒性肝炎”范围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不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 《食品安全法》:“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病毒性肝炎”的范围,把“病毒性肝炎”条款细分明确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
    • 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比起,有哪些亮点,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8
      《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比起来,有以下几大亮点: 亮点一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 新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亮点二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不能用 新法从第四十三到第四十八条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