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犯罪过失概念的理论如何完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09:22:09 156 人看过

新过失论一方面对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新的定位,把向来是责任要素的犯罪过失当作主观的违法要素进而当作构成要件要素来理解;另一方面对犯罪过失概念的核心要素-注意义务进行了新的解释,将其理解为结果避免义务,从而建立了以结果避免义务为中心的新的犯罪过失概念,为司法实践处理新型过失犯罪案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在处理过失犯罪问题上,日本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型范例。从犯罪过失概念在日本刑法理论中的发展脉络看,以下几个特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其一,刑法理论对司法实践的巨大影响。其二,大陆法系本来就属论理型刑法,立法的空白更是赋予了学者们极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导致了学说众多,观点林立的“百家争鸣”局面。其三,从对犯罪过失概念的具体界定看,目前避免结果说是德日的通说,但主张预见结果说的学者也不在少数,还有的学者如**正治等则主张预见结果与避免结果并重。但我们认为,笼统谈论犯罪过失中注意义务的内容似乎有失偏颇,应该根据不同的过失形式确定注意义务的内容:在无认识过失(疏忽过失)中,行为人违反的是结果预见义务;而在有认识过失(轻信过失)中,行为人违反的则是结果避免义务。

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过失概念的研究比较薄弱,学者们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的不多。实际上,我国刑法理论中通说对犯罪过失概念的界定仅仅是对立法规定的一种诠释,作为一种概念的论定方式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对犯罪过失这类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并没有明确揭示出犯罪过失的核心要素-注意义务,因而在理论上也很难说是深入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立法的细密限制了学者们的思维和解释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因而也就缺乏象德日那样必要的学术争鸣。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有学者对通说概念提出了挑战,如前述林*刚博士认为应将违法性认识引入犯罪过失概念,虽然其观点未得到学界普遍认可,但其学风和精神非常值得崇尚和学习。最后,为了更科学地对犯罪过失的概念进行理论界定,也为了同前述的立法建议相呼应,同时也为使学者们对犯罪过失的理论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在此试图以注意义务为中心对犯罪过失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重新阐释:“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或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违反注意义务而没有预见或没有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19: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从犯相关文章
  • 论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完善
    关键词:简易程序;发展趋势;问题;完善思路;具体构想内容提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兴起,法律程序中的经济效率问题逐渐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诉讼程序简易化和简易程序多样化已成为刑事诉讼程序立法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刑事简易程序存在适用范围狭窄、形式单一、对当事人主体地位尊重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应在认真总结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包括程序本身设计和配套制度建立在内的全方位完善。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大陆法系各国近些年来的刑事司法改革,刑事简易程序的选择或完善往往成为其改革措施中的重要内容。这不是因为人们对于公正这一人类恒久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重视程度有所减退,而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客观现实使人们不能不对效率这一虽然居于次阶地位却对整个刑事诉讼的运行机制产生重大影响的价值目标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已
    2023-06-11
    427人看过
  • 论我国破产法修改与完善
    破产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法律现象,是优胜劣汰自然规律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体现。破产的实质,是指某些市场经济主体,当其丧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保护债务人和债务人人的合法权益,将破产主体的财产,通过既定的司法程序,按法定顺序和比率平等地予以清偿,从而免除破产主体清偿不能的责任,破产主体进而退出市场的法律行为。一、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颁布于1986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破产法》由于时代的局限,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适应人民法院审理债权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对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救济、安置费用等问题,规定了一套政策性破产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上述法律、法规仍不能解决破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30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
    2023-06-06
    275人看过
  • 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完善
    第58届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0月31日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迄今为止关于治理腐败最完整且具全球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国际法律文件,对腐败犯罪的界定、腐败利益的剥夺及反腐败国际合作问题的严谨规定,不仅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提供了基本法律指南,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了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和长远策略。一、以《公约》为参照修改我国贿赂犯罪有关规定在我国的腐败犯罪中,以贿赂犯罪最为突出。然而,由于立法经验和认识的局限性,与《公约》相比,我国有关贿赂犯罪的规定还不够细致缜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关于贿赂的范围问题贿赂是行贿与受贿的中介物,贿赂内容的范围和种类,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对贿赂罪的打击范围和力度。无论是《公约》第15条规定的“贿赂本国公职人员”,还是第16条规定的“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里涉及的“贿赂”,均明文规定为
    2023-06-11
    244人看过
  • 论我国破产受理程序的不足与完善
    【摘要】程序法是实体法的载体,破产程序应该具有公开透明、多方参与、公权中立、期限科学等特征。破产程序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3]郑金玉,张保贵.我国破产案件受理程序浅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4]记者范春生.新华时评:两起破产拍卖腐败窝案的警示[DB/OL].新华网天津频道,2008年9月7日电[5]王龙刚.破产案件受理裁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参考文献】[1]郑金玉.破产程序的法理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2]郑金玉,张保贵.我国破产案件受理程序浅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3]王龙刚.破产案件受理裁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4]张晨颖.破产制度价值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韩长印,郑金玉.
    2023-06-06
    426人看过
  • 犯罪过失的概念及种类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过失是“犯罪故意”的对称。刑法上行为人在犯罪时的一种心理状态。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可以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行为人才负刑事责任。一、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吗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二、如何认定犯罪是否成立?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犯罪的成立: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
    2023-03-15
    476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分类
    法律综合知识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2023-04-22
    109人看过
  • 如何完善我国刑法中的杀人罪
    关于杀人罪,我国刑法主要有以下相关规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g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包括了一切的故意杀人的行为,不管事前有无预谋,不管故意杀人是否自愿,不管被害人有无过错,不管有无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我国刑法虽然有规定犯罪未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但是仍然没有体现出有预谋与无预谋的差异。同时,由于罪名、罪状的不精细,也带来了法定刑的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故意杀人罪的
    2023-06-01
    160人看过
  •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概念
    人们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任何犯罪行为都来源于一定的犯罪心理,根据犯罪人对自己行为引起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刑法把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过失犯罪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又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犯罪,就是直接故意犯罪。如用利刀猛刺人的心脏或其他要害部位,这是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都知道的。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危害结果,不是希望而是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这就是间接故意犯罪。如果甲开枪打一只免子,旁边站着一个小孩,甲明知开枪可能击中小孩,但他采取放任、听之任之的态度,结果未击中兔子,而将小孩打死,这样甲就犯了间接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放意犯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严重结果的,是疏忽大
    2023-03-26
    86人看过
  • 【缔约过失】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1)王利明先生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5](2)王泽鉴先生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于缔约之际,尤其是在缔约谈判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可非难的行为侵害他方当事人时,应依契约法原则(而非依侵权行为规定)负责”;[6](3)江平先生认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没有履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导致另一方当事人遭受一定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前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即为缔约过失责任”;[7](4)杜万华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缔约当事人因故意或过失,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所应当承担的责证任”;[8](5)蓝蓝则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尚未生效的缔约阶段,一方当事人因违
    2023-06-09
    222人看过
  • 决策过失犯罪的立法完善
    虽然新刑法有关职务过失犯罪的立法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务活动某些未知领域难于把握,因此,对决策过失责任的立法尚需完善。概括我国职务过失犯罪立法的具体规定,可以看到在其客观行为方面,决策过失行为的规定不明晰。职务过失犯罪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规范的违反型。即是指违反与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办法、制度等。二是不采取措施型。即对现实存在的危险或可能发生的危险不采取避免措施。三是不负责任型。表现为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粗枝大叶,马虎大意等。在规范违反型的行为类型中,只有重大责任事故罪中“强令”的行为形式具有决策的意蕴。而在不负责任型的行为类型中,只有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包含有决策的意义。在其他规定中只有学理分析和某些案例有着决策过失的蕴涵和体现。因此在刑事法规中明确规定决策过失责任是必要的。在刑事法规中明确规定决策过失责任,应基于决策过失责任发生的实际和司法实践的基
    2023-06-03
    351人看过
  • 过失犯罪定义与概念
    法律综合知识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本款的规定,过失犯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第二类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一、间接故意和故意过失的区别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并没有积极追求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却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两者的不同点有:第一
    2023-03-08
    471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什么概念
    法律综合知识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过失犯罪所造成的结果,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一、怎样才算过失轻伤过失轻伤就是没有考虑的会造成了轻伤这样严重的后果,构成了轻伤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2、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综合全面考虑,进行正确判断。二、
    2023-03-07
    108人看过
  • 论论我国集团公司合并法律体系的完善
    公司合并是当今世界各国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实现扩张、壮大发展的有效途径。公司合并作为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进入新行业的壁垒,降低企业扩张的成本和风险,使公司迅速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新的发展。?鸡?由于公司合并是一项极其复杂交易行为,它不但会引起公司人格的变更或消灭,引起公司权利义务的概括转移,而且关系到公司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工和社会公益等方方面面的利益,涉及诸多经济、政策和法律问题。因此,公司合并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远远超出公司法乃至商法领域的系统工程,在制度设计上,公司合并需要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的合并问题、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如股权收购、营业转让等)问题通盘考虑,以求立法的经济;需要考虑公司法与反垄断法、劳动法的对接问题,以求法律体系的和谐;此外,还要考虑公司合并和产业政策法、财税法等法律的关系问题,使公司合并能够获得制度激励
    2023-06-09
    449人看过
  • 论国际税收概念
    国际税收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国际税收概念的认识还很不一致。这表明了它的不成熟性。由于国际税收在我国的出现比较晚,发展时间比较短,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系统地研究就更晚,因此上述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说可以理解并不是说可以以此为满足,而恰恰相反,应该积极努力探索,使我们的主观认识尽早符合客观存在,否则必将严重影响这门科学的健康发展。笔者对国际税收概念的认识与目前我国流行的观点有很大不同。本人认为,给一事物明确概念,正确与否,是有判定标准的。也就是说,是有必须遵循的原则的。这就是:1、必须符合词义;2、必须符合客观实在。绝不可词不副实,主观臆断。这两者,前者重点在词的内涵,后者重点在客观实在。正确的概念表述是词与客观实在的辩证统一。人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在,词义必须符合客观实在。只有这样,所明确的概念才是正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国际税收是涉及国与国之间,进而可以扩大到世界各国之间;涉及一些国家的,进而
    2023-05-05
    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从犯
    词条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从犯
    相关咨询
    • 如何完善我国的累犯制度?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
      1、弥补立法缺憾,明确相关概念: 1、“刑罚执行完毕”应明确为“主刑执行完毕”。 2、明确法域条件,承认域外刑罚。 3.修改《刑法》第81条第2款之规定,使累犯可以假释,促进累犯的积极改造。 4.累犯的确立与数罪并罚制度。 2、累犯构成要件中立法增补人格因素。 3、确立单位累犯制度。
    • 法学概论过失犯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8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2]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
    •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4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我国法律规定对犯罪既遂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31
      各国刑法均未再专门规定既遂犯的特殊处罚原则,而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我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也是这种主张。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
    • 过失犯罪案件的概念和特征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0
      职务上或业务负有特定职责或特殊注意义务的人,在履行职务或业务的过程中,因主观上过失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对75起过失犯罪统计看出,犯罪主体在业务上或职务上有特殊注意义务而主观上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从而造成危害后果,构成过失犯罪的有67起,占总数的89.3%。交通肇事、重大责任事故罪便是这方面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