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定义有何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8 09:55:23 255 人看过

一、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定义有何种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就是违反法律规定,实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属于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二、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构成,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实际发生的案件中,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合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如正当的防卫行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本罪。

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有明确的杀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

间接故意是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

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所规定的“情节较轻”,主要是指防卫过当致使他人死亡、出于义愤杀人等情况。

考虑到故意杀人罪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刑罚作了比较特殊的表述,按照从重刑到轻刑的顺序列举的,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故意杀人罪的罪犯,在量刑时应当首先考虑重刑。

实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就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这种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一种体现,对于故意杀人罪来说,有两种故意行为,一种是直接故意行为,另一种是间接故意行为,不管是哪种故意行为,只要构成故意杀人罪,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20: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人当场死亡怎么处罚
    一、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人当场死亡怎么处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1、构成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是指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
    2024-01-16
    73人看过
  •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认定的标准是怎样的
    1、故意罪采用各种手段(如枪杀、投毒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即已经出生、能呼吸的人的生命。至于该人是婴儿还是大人,是健康的人还是病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在认定故意罪时,要注意区分故意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前者针对的是特定的犯罪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几个人,而后者针对的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所以,在区分两者界限的时候,必须考察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要注意自杀案件的定性与处理。第一,以暴力、威胁方法逼迫他人自杀或者以相约自杀的方式欺骗他人自杀而本人不自杀的,也应当以故意罪定罪处罚;第二,诱骗帮助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人自杀的,也应当以故意罪定罪处罚;第三,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作为或者而造成他人自杀身亡的,应
    2024-01-19
    317人看过
  •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行为人犯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法院可对其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行为人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公诉故意杀人罪是什么意思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是他人的生命权。作为、不作为均能达到剥夺他人生命的结果,即作为和不作为均可构成故意杀人罪。其中,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杀人罪,只是
    2023-03-09
    207人看过
  •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案例?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法律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相约自杀一般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相约自杀一般是没有单独自杀的勇气于是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地方自杀,双方各自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在自杀过程中,一方在对方承诺情况下帮助另一方自杀或一方以相约自杀为名欺骗另一方自杀的则涉嫌故意杀人罪。生命是不能承诺的,经过别人的承诺而杀害对方或帮助对方自杀都涉嫌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7-13
    226人看过
  • 剥夺他人生命的定罪处罚是什么样的
    剥夺他人生命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0
    130人看过
  •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怎么处罚,自杀案件中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
    一、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怎么处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自杀案件中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自杀案件的处理: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
    2023-04-22
    226人看过
  • 剥夺他人生命的紧急避险规定是怎样的
    一、剥夺他人生命的紧急避险规定是什么剥夺他人生命的紧急避险规定是如果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不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表现方面是什么(1)行为的非法性,即没有非法阻断的理由。有合法依据的行为则不能成立故意杀人罪,如正当防卫中杀死不法侵害者、对死刑犯依法执行死刑等。(2)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如枪击、利用他人或动物,也可以是消极的
    2024-01-21
    171人看过
  • 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会被处罚吗
    一、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会被处罚吗会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罪的罪名认定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致人自杀、帮人自杀行为的定性逼迫、诱骗他人自杀,是指利用某种权力、经济或亲属关系上的优势,采取暴力、胁迫方法,故意置他人于走投无路,逼迫其自杀,或者利用被害人自身思想愚昧等弱点,采用欺骗的方法诱惑他人自杀的行为。这也是典型的借被害人之手杀被害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
    2024-01-27
    422人看过
  •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由于死刑的内容是剥夺罪犯的生命,故被称为生命刑;由于生命具有最宝贵的、剥夺后不可能恢复的价值,死刑成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被称为极刑。自从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对于死刑的评价已经争论了200多年。我国现在还不可能废除死刑,换言之,保留死刑既是人们的共识,也是国家一贯的死刑政策。因为在现阶段,极其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还大量发生,一些犯罪分子气焰嚣张、屡教不改,只有保留死刑,才有利于与这些极为严重的犯罪作斗争,才能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社会的一般价值观念,保留死刑符合社会心理需要。国外确实有一些国家废除了死刑,但离开中国国情盲目照搬国外废除死刑的做法,并不可取。对死刑的评价不能离开本国国情。
    2023-06-11
    262人看过
  • 如何处罚那些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人?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造成重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残、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武警法通过武警不得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7日在北京闭会。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人民武装警察法。人民武装警察法规定,人民武装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交通工具、住所、场所;——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泄露国家秘密、军事秘密;——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人民武装警察法规定,武警部队执行下列安全保卫任务:国家规定的警卫对象、目标和重大活动的武装警卫;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设施、企业、仓库、水源地、水利工程、电力设施、通信枢纽的重要部位的武装守卫;主要交
    2023-07-03
    388人看过
  • 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对吗
    对。自由是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而不被任何人所干预的权利,所以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自由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拘禁罪的,从重处罚。人身自由权的内容人身自由权的主要内容:1、身体自由权;身体自由权也称作行动的自由权,是指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不受非法限制、剥夺、妨碍的权利。2、精神自由权;也称作决定意思的自由、意志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
    2023-07-21
    121人看过
  • 剥夺生命权判多少年刑期?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故意杀人罪既遂是什么意思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其标准是人已经死亡。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2023-03-11
    259人看过
  • 非法剥夺他人自由被判有期徒刑多年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非法拘禁罪不是危险犯,而是实害犯,现实的自由主要包括身体的场所移动自由,从一定场所离开的自由以及在场所内的身体活动自由。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3、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侮辱尸体罪判处几年下面我将针对“侮辱尸体罪判处几年”这个问题,做简单分析如下。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该罪为选择性罪名,侮辱尸体罪是其中一个罪名。侮辱尸体罪,指的是直接对尸体实施凌辱行为,并不以公然为必要,可以是暴力行为,也可以是非暴力行为。本罪与强奸罪在特定情况下易产生混淆,对于先奸后杀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
    2023-07-18
    496人看过
  • 夺取他人生命权怎么处罚
    一、夺取他人生命权怎么处罚1、构成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是指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但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
    2024-02-06
    6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判刑剥夺他人生命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2
      剥夺他人生命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4
      一、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罪规定是什么 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罪是不存在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
    • 故意伤害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可以立案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0
      我国刑法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本法另有规定除外。一般说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判死刑的情况,但条件是手段特别残忍、影响极其恶劣。
    • 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怎么判刑?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1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生命权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权利,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胎儿脱离母体,能够独立呼吸,就有了生命,具有生命的权利,任何人也不能非法剥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
    • 非法剥夺他人性命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9
      非法剥夺他人性命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故意罪采用各种手段(如枪杀、投毒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即已经出生、能呼吸的人的生命。至于该人是婴儿还是大人,是健康的人还是病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在认定故意罪时,要注意区分故意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以放火、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界限。 区分的关键在于前者针对的是特定的犯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