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时效中断使用条件有哪些
(一)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
(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三)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
(四)当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二、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
(一)产生诉讼时效中止是因为客观事件的发生,其情形具体包括: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二)而诉讼时效中断是权利人与义务人的主观行动导致的,具体有以下情形: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3)无论是诉讼时效中止还是诉讼时效中断,二者都是由法律规定的,当事人的约定无效。
三、诉讼时效中断情形有哪些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适用条件以及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是怎样的
246人看过
-
哪些条件是中断诉讼时效的必要条件?
64人看过
-
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断,哪些情况适用诉讼时效中断
272人看过
-
催告函中断诉讼时效吗,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有哪些?
285人看过
-
中断后诉讼时效与中止后诉讼时效有哪些不同
5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的中断有哪些类型?
182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怎么办?上诉有哪些条件?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6诉讼时效中断期间是不能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提起诉讼或仲裁、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仲裁。诉讼时效中断适用于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以外的诉讼时效期间类型,只有在中断的情形结束时才能起诉。
-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包括哪些条件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2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一种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的,而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则包括起诉、请求、认诺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认定后,所涉及到的诉讼时效是需要重新进行计算的,具体以司法机关的认定为准。
-
2022年会使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怎样使诉讼时效中断?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05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里是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
-
中断后诉讼时效与中止后诉讼时效有哪些不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2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不同的发生时间。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时效期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的最后6个月。 二是法定原因不同。时效性中断的法定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等;时效性中断的法定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三是法律后果不同。时效性中断,中断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不再计算,诉讼时效期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