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员工范先生发生劳动争议后,公司认为范先生是产品代理商,而不是非正式员工。范先生出具了公司“先进工作者”证书等大量证据。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根据“先进工作者”证明等证据,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支持范先生的诉讼请求,范先生诉称,2005年9月10日,他以区域经理的身份加入该化妆品公司,他的月薪由底薪和佣金组成。去年12月29日,他与法定代表人发生纠纷,次日公司与他解除劳动关系。为此,他要求公司缴纳3年以上的综合保险。由于公司自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还应支付双倍工资。该化妆品公司称,该公司与范先生达成了口头代理协议。范先生以批发价从公司拿货。他不在乎卖给谁,卖多少,卖多少。双方以现金结算。范先生不是公司的员工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范先生提供了“恭喜:范先生”××2005年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签名加盖化妆品公司公章,证书日期为“2006年1月1日”。同时,范先生还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据证人说,范先生是公司的办公室职员和内部代理人。在公司担任区域经理,销售公司化妆品。证人还说,范先生经常出差,不在的时候会来公司,今年1月8日,劳动仲裁支持了范先生的请求。化妆品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经审理,法院认为,范先生提供了“先进工作者”证明等证据,结合证人证言,可以确认范先生于2005年9月10日至12月30日与该化妆品公司存在劳动关系,2008年,化妆品公司主张的“与范先生有销售关系”的说法不予受理。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
凭“工作服”确认劳动关系
292人看过
-
应该通过哪些凭证证明劳动关系?
395人看过
-
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和赔偿一起的嘛
180人看过
-
员工被辞劳动关系仍在经仲裁调解公司认赔
437人看过
-
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属于劳动仲裁吗?
493人看过
-
无法证明劳动关系怎么劳动仲裁
53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认定工伤,需不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山东在线咨询 2024-08-27需要看情况,如果是劳务仲裁的话,劳动关系确认是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是具有“劳动关系争议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的前提条件的。如果不是劳务仲裁,则不一定要存在劳务关系。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
-
员工和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确认劳动关系要证人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3员工和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确认的。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据可以有厂服、厂牌、工资流水、录音以及其他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并不一定需要证人。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
-
工伤赔偿是否需要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工伤赔偿怎么办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3在单位给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之后,在工伤事故中工伤费用应该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但是是需要承担部分工伤费用的。员工和单位因为工伤赔偿问题出现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工伤赔偿项目是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
-
劳动关系确认仲裁怎么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25劳动关系确认之后不需要仲裁或诉讼程序,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有的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况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主体资格的,例如;年满18周岁的公民从事一般的劳动;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
-
没有劳动关系的员工去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关系确认的方法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22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没有确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持相关的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由仲裁委员会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