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新闻记者有违反规定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包括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中止新闻记者证使用等。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新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可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通报批评;
(二)责令公开检讨;
(三)责令改正;
(四)中止新闻记者证使用;
(五)责成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监督整改。
本条所列行政措施可以并用。
第三十五条新闻机构工作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新闻记者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从事有关活动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编发虚假报道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转借、涂改新闻记者证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从事不当活动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未在离岗前交回新闻记者证的。
新闻名誉权侵权案由的称谓
报刊杂志发表的新闻作品造成公民的名誉损害,如何确定案件的案由,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和统一的认识,实践中主要有三种称谓:(一)名誉侵权纠纷;(二)报刊侵害名誉权纠纷;(三)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
第一种称谓过于笼统。侵害名誉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其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口头、书面、动作等。由于报刊登载新闻作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侵权,这样界定不能表现其特殊性,并与其他形式的名誉侵权行为区别开来。第二称谓不够准确。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其形式、特点各异,其小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与小说,戏剧、传记不同,前者要求准确真实,不允许虚构和夸张,后者允许虚构和夸张。因此,为区分其不同体裁在名誉侵权中的形式和特点可借用其体裁的划分和特点来确定报刊侵害名誉权的案由。如果笼统地称报刊侵害名誉权,而报刊所登载的作品形式各异,难以针对不同体裁的特点来确定民事责任。由此推之,如广播电视播放的新闻侵害名誉权,岂不定为广播侵害名誉权,电视损害名誉权?因此,第三称谓还是比较准确的。因新闻报道引起的名誉侵权纠纷可定为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是小说的可定为小说侵害名誉权纠纷,由此类推。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
-
违反行政法规会有哪些处罚措施
164人看过
-
行政机关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有哪些救济措施?
73人看过
-
县政府食品部门履行职责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81人看过
-
海关部门对涉嫌违规行为会采取哪些措施?
416人看过
-
交通执法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扣车依据
484人看过
-
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有权采取什么行政措施
365人看过
-
查处哪些违法行为时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可以采取措施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6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下列违法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占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的,应当责令其自行改正。仍不改正的,可以扣押其使用的工具和经营、兜售的物品,依法给予处罚。(二)对擅自挖掘或者破坏城市道路、擅自砍伐树木、破坏绿地以及绿化设施的,在责令其改正后,仍然不停止违法活动的,可以扣押其使用的工具、物品,依法给予处罚。(三)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
-
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监查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2)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3)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
法律对违反规定阻断交通的行为采取哪些行政措施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05防止疫情传播,应选择正确的封闭方式隔离病毒,如设置警示标志、警戒线等。,而不是设置路障的封闭方式,也应经政府授权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舶、飞机倾覆破坏危险,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
-
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6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或者涉嫌发生违反本条例活动的其他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凭证;(四)经邮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查封与违反本条例活动有关的场所,扣押用于违反本条例活动的运输工具以及相关物品,对信件以外的涉嫌夹带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邮件、快件开拆检查;(五)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权。
-
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有哪些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3《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根据行政强制措施权限内容的不同,明确规定了4类行政强制措施,并设定了一个兜底条款,即“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在实践中,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限制人身自由,处置财物,进入住宅、场所3类。 1.限制人身自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