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理离婚损害赔偿案件时,法官对赔偿金额的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赔偿金额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况确定。如果侵权人的主观动机具有故意或恶意、侵权手段、方式、场合、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不同,则应有不同的赔偿金额。同时,如果受害人因对方侵权造成严重身心伤害,离婚后社会评价下降,再婚困难,无生活来源,赔偿金额应适当增加;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管辖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案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如果侵权人的经济能力明显无法承受权利人的主张,赔偿金额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少。对于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当事人,赔偿金额应相应增加。这样才能达到抚慰受害人、惩治过错方的目的,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3)结婚时间。结婚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受害者对配偶或家庭的支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双方将对对方和家庭进行情感和经济投资,并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因此,婚姻时间对离婚当事人的损害明显不同。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尤其是女方,承担了大量或全部的家务,把所有的精力和青春都献给了配偶和家人。因此,在遭受损害时,应得到更高的赔偿;
(4)夫妻双方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夫妻年龄越大,受害者健康状况越差,离婚后再婚的可能性越小,离婚后的经济压力越大。因此,可以相应增加对过错方或第三方的更多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时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害,必须有证据证明自己受到了相应的伤害。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受到了伤害,就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上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精神损害赔偿与离婚:依据何种标准判定?
333人看过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金应该要多少,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什么标准确定呢
82人看过
-
离婚赔偿中精神损害的计算方式与标准
304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与协议离婚
157人看过
-
对重婚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重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
188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抚慰
304人看过
-
离婚损害赔偿标准,离婚损害精神赔偿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1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提出了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六个确定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这六个因素具体运用到婚姻家庭领域,我们的法官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过错方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对受害人造
-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与范围,家暴离婚精神赔偿多少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5依据法律规定,家暴导致受害者的损害赔偿,属于民事赔偿。因家暴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多少的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的。是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原则上不超过依照国家赔偿法第33条、第34条所确定的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如果
-
离婚怎么标准精神损害赔偿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8离婚赔偿在法律上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受害者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来进行赔偿。但是如果夫妻之间另外一方采用暴力殴打,遗弃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从而导致另外一方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损失的,那么人民法院在判决的时候,判定赔偿义务人所赔偿的精神损失费会高很多。
-
如何利用离婚强制赔偿精神损害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30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般,离婚精神赔偿金额要能够足以抚慰受害人遭受的心灵上的创伤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要考虑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形式,也可适用非财产责任和财产责任两种方式。
-
离婚赔偿金上的精神损害和精神损害损失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6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一方面对于受害方因离婚而导致的可以用财产进行直接衡量的物质损害给予直接弥补;另一方面,对于精神损害,虽然不能用财产衡量,但以财产方式进行弥补也尽可能地将离婚为受害人带来的伤害降至最小。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一方面对于受害方因离婚而导致的可以用财产进行直接衡量的物质损害给予直接弥补;另一方面,对于精神损害,虽然不能用财产衡量,但以财产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