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价格歧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0:13:07 147 人看过

一旦产品的卖方形成了垄断,就非常容易形成价格歧视

歧视就是差别待遇。以价格歧视为例,即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就形成了价格歧视。然而,推而广之,在同一个生活范围内,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的歧视现象,还有多种形式。

不同的人不仅仅是经济特征的不同,而且还可以是种族特征的不同,或是性别特征的不同,或是地域特征的不同。不同的待遇既可以是不同的价格待遇,也可能是不同的就业待遇,或者是不同的美誉度的待遇。由此,除了价格歧视之外,相应地还会产生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等等。但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应当是价格歧视。经济分析表明,一旦产品的卖方形成了垄断,就非常容易形成价格歧视。价格歧视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当卖方垄断势力比较强大且信息也比较灵通的情况下,卖方可以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收取买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将消费者剩余全部收归己有。假设某地区只有一个牙医,并且他清楚每一个患者愿意付的最高价格,他将对每一个患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使他们刚好愿意治疗,这样患者们的全部消费者剩余都转移到了牙医那里。这种情况是一级价格歧视。

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这是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则是指垄断卖方对不同类型的买方收取不同的价格,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低;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高。通过这种方法,垄断卖方就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买方那里榨取更多消费者剩余。比如,有的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实行价格歧视,对外地游客收取较高的价格,对本地游客收取较低的价格。

显然,价格歧视使产品的卖方尽可能多地获益,因为通过价格歧视,原本属于产品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也被转移到了卖方那里。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价格歧视在经济上却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价格歧视是满足帕累托标准的,通过价格歧视,卖方获取的最大收益,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如果垄断的卖方实行统一价格,虽然也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收益,但却小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因而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

当然,价格歧视要行得通,垄断的卖方必须能对买者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分割。这种不同可能是买者的需求强度的不同,也可能是购买量的不同,或者是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关键是要对这种不同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分割。比如,航空公司之间经常发生价格大战,优惠价常常能打极低的折扣。然而,即使是价格大战,航空公司也不愿意让出公差的旅客从价格大战中得到便宜。但是,当旅客去买飞机票的时候,他脸上并没有贴着是出公差还

是私人旅行的标记,那么航空公司如何区分乘客和分割市场呢?原来,购买优惠票总是有一些条件,如规定要在两星期以前订票,又规定必须在目的地度过一个甚至两个周末等。老板派你出公差,往往都比较急,很少有在两个星期以前就计划好了的国内旅行。这就避免了一部分出公差的旅客取得优惠机票。

最厉害的是一定要在目的地度过周末的条件。老板派你出公差,当然要让你住较好的旅馆,还要付给你出差补助。度过一个周末,至少多住两天,两个周末更不得了。这笔开支肯定比享受优惠票价所能节省下来的钱多得多,更何况,度完周末才回来,你在公司上班的日子又少了好几天,精明的老板才不会为了那点眼前的优惠,而贪小便宜、吃大亏。就这样,在条件面前人人平等,这些优惠条件就把出公差者排除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样,歧视者心满意足:既挖掘出了潜在的需求,又排除了从歧视者角度而言不应该享受此种优惠的人。由此看来,航空公司实行价格歧视获得圆满成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1: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垄断相关文章
  • 反价格垄断规定的亮点与不足
    如果我们与生活中最普遍、最严重的价格垄断联系起来考虑,《反价格垄断规定》亮点,我以为主要有两个:一是第九条规定,禁止行业协会通过协会规则、决定、通知等形式,固定或变更价格;召集本行业的经营者讨论并形成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固定或者变更价格;为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提供便利条件。人们一定还不会忘记,2007年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通过媒体发布方便面涨价信息,致使部分地区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的一幕。《反价格垄断规定》对行业价格垄断做出针对性约束,对于那些只讲抱团、却不知在法律框架内主张权利的行业协会来说,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二是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规定歧视性价格,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这样的规定,不仅有利于打破普遍
    2023-06-07
    125人看过
  • 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
    事实上,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耐心,一切有助于区别消费者的产品属性都有可能被用于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比如Knight?Ridder公司的网上数据库对信息专业人员提供的界面为DialogWeb,而对不需要任何训练的人士提供的界面为DataStar,这是通过用户界面来甄别不同需求的客户。PhotoDisk的网上照片库有49?95美元的高分辨率图像和19?95美元的低分辨率图像,这是通过图片质量来甄别不同需求的客户。IBM故意将E型激光打印机的速度由10页/分钟降低为5页/分钟,Intel在386SX芯片中加入一个完整的数学处理器然后又使它失效,这是通过操纵速度来甄别不同需求的客户。许多软件提供可拷贝和不可拷贝两种版本,是通过使用的灵活性来甄别不同需求的客户。Krzweil(生产声音识别产品的软件开发商)的不同产品有不同的词汇量,Eviews的学生版只能输入500条记录,这是通过容量来甄别不同需求顾
    2023-06-07
    285人看过
  • 价格垄断行为是什么意思?价格垄断行为该怎么处罚
    一、什么是价格垄断行为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所称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规定,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实行下列价格垄断行为:(1)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2)通过限制产量或者供应量,操纵价格;(3)在招投标或者拍卖活动中操纵价格;(4)其他操纵价格的行为。二、价格垄断行为该怎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价格垄断的行为实施以下处罚。1、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2、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处罚基数:违法所得从轻处罚:违法所得1.5倍以下罚款;从重处罚:违法所
    2023-06-07
    244人看过
  • 垄断价格形成的原因
    垄断价格就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原因在于:(1)垄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垄断组织也不可能任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它的变化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受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制约。(2)垄断价格没有改变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组织通过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获取的垄断利润,只是其他商品生产者所失去的价值部分。(3)垄断价格的确定和变化,归根到底仍然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的多少及其变化。因此,垄断价格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新变化。
    2023-06-07
    360人看过
  • 价格垄断协议怎么写
    一、价格垄断价格垄断是垄断厂商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即在一个行业内,某些企业所占份额很大,既可决定产量又可操纵产品价格),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制定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的行为。通过垄断价格行为,垄断者或垄断部门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二、国家明令禁止的价格垄断协议行为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月4日公布《反价格垄断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价格的八种价格垄断协议。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领域的扩大和竞争程度的加深,在一些行业和地区,违反竞争法律的现象日益增多,限制竞争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形式的价格联盟和滥用垄断地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制定并公布了《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已于2010年12月29日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和第8号公布,将于2011年2
    2023-06-14
    458人看过
  • 价格垄断存在的危害
    1、价格垄断行为直接伤害市场价格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价格与市场供求、市场竞争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当某商品供不应求、买方之间竞争激烈,该商品价格提高,引起社会资源流入,从而供给增加满足需求;当某商品供过于求时,卖方之间竞争激烈,该商品价格下降,引起资源流出,从而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正是在供求、竞争相互影响下,自动调节生产,调节流通,并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垄断价格行为的存在,使得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失真;使得调节生产和流通的杠杆发生扭曲;使得公平、充分竞争受到限制或排斥;使得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到危害。虽然,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垄断厂商形成垄断价格行为,对于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还是有利的,但它依然是竞争效率的一种阻碍。特别是屡禁不止的部门与行业的垄断价格行为明显带有浓厚政府色彩,完全违反了市场原则和价格法规,彻底扼杀了市场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促进效率提高,增进社会福
    2023-08-17
    143人看过
  • 外资垄断价格需警惕
    谣盐风波刚过,抢购日化品狂潮又至。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双休日,上海一些超市、卖场的洗发水、洗衣粉、肥皂出现了新一轮抢购潮,一天的销量几乎抵上以前的十天。这轮抢购甚至惊动了政府部门,上海市商委有关人士通过媒体发表谈话劝诫市民不要盲目抢购。与抢购食盐是由恐慌引起不同的是,此轮对日化产品的抢购完全是由一些外资企业的涨价所致。几天前,媒体报道称,联合利华、宝洁、纳爱斯、立白等外资日化用品生产企业的大部分品牌都将提价,多个品牌的洗涤用品价格已经上涨。此条消息刚刚见报便出现市民抢购现象,证明在通货膨胀形成难以扭转趋势的情况下,消费者对目前生活用品价格已经高度敏感。而作为政府来说,及时发布安民告示并且帮助商家准备充足的货源,当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对这一股猝然而起的日化用品抢购潮进行认真的分析,亦有助于提醒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资企业在普通民生用品市场上形成价格垄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外
    2023-06-06
    151人看过
  •  价格垄断的判定原则
    本文介绍了价格垄断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经营者通过协议、决议或协调等手段共同操纵价格,凭借市场主导地位迫使转售价格受到限制,凭借市场主导地位谋求暴利,以及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通过回扣、补贴、礼品等手段变相降低商品售价,使其低于成本等。价格垄断会破坏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可能导致市场失衡。确定价格垄断:1.经营者通过协议、决议或协调等手段共同操纵价格;2.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经营者凭借市场主导地位迫使转售价格受到限制;3.经营者凭借市场主导地位谋求暴利;4.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旨在排斥和损害竞争对手,或者通过回扣、补贴、礼品等手段变相降低商品售价,使其低于成本。5、经营者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凭借市场主导地位,对相同条件的交易对象在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异化待遇。 如何判断经营者是否存在价格垄断行为?经营者是否存在价格垄断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我
    2023-08-27
    157人看过
  • 价格垄断的惩罚手段
    价格垄断会给予的行政处罚是:1、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罚款倍以下;;2、无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100万元以上500罚款1万元以下;经营者为个人10万元以上50行业协会或者其他单位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25万元以上50罚款一万元以下;3、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价格垄断存在的原因垄断价格行为的存在:一是规模经济的需要。在一个行业内,某个企业能够比别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出,它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扩大会低于其他企业,同时会降低自己的价格,最终使其他企业在本行业内无利可图,从而该行业被这个企业所垄断。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垄断,为经济性垄断。经济性垄断厂商很容易产生垄断价格行为;二是由控制稀缺自然资源引起。某个垄断厂商控制了某种自然原料供应或者拥有受专利保护的知识,使其他企业无法与之竞争,从而自行决定产量和操纵其价格;(自然垄断
    2023-07-04
    361人看过
  • 价格垄断会被怎么罚?
    通常上,除了政府的指导价,一个产品的价格都是通过市场确定的。但是,现在有些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商家,会利用自己的实力优势随意定价,构成价格垄断。按照法律上的规定,构成价格垄断的,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确定处罚之前,要先确定哪些属于价格垄断行为。1、法律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价格垄断协议:(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和服务(以下统称商品)的价格水平;(2)固定或者变更价格变动幅度;(3)固定或者变更对价格有影响的手续费、折扣或者其他费用;(4)使用约定的价格作为与第三方交易的基础;(5)约定采用据以计算价格的标准公式;(6)约定未经参加协议的其他经营者同意不得变更价格;(7)通过其他方式变相固定或者变更价格;(8)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2、法律上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价格垄断协议:(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3)国务
    2023-04-30
    388人看过
  • 哪些是价格垄断行为
    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所称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规定,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实行下列价格垄断行为:(1)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2)通过限制产量或者供应量,操纵价格;(3)在招投标或者拍卖活动中操纵价格;(4)其他操纵价格的行为。经营者不得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不得凭借市场支配地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不得凭借市场支配地位,以排挤、损害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采取回扣、补贴、赠送等手段变相降价,使商品实际售价低于商品自身成本。不得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在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同时指出,政府鼓励、支持、保护
    2023-06-07
    285人看过
  • 两驾校“价格歧视”被整改
    针对市民投诉反映部分驾培机构搞内外有别,存在对外地户籍学员多收培训费、同学不同价的现象,9月初,乐陵市物价局对个别驾校同学不同价行为进行明察暗访,两驾校因价格歧视被整改。据悉,此次检查的重点是,各驾驶员培训机构对因学员户籍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同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不统一等价格歧视行为。对违反德州市下发的《关于禁止驾培机构对外地学员差别定价的通知》要求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查处。经查,该市大部分驾驶员培训机构能够严格按照国家价格政策进行收费,对涉嫌违规收费的两家驾校下发了整改通知书。乐陵市物价局表示,学员若发现驾驶员培训机构存在同学不同价现象,可拨打12358进行投诉,价格主管部门将及时予以严查。
    2023-06-07
    224人看过
  • 反垄断法与价格规律的相关内容
    反垄断法基本概念反垄断是指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的一种干预手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只有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不断创新、改善管理及改进工艺以不断地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使自身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同时,市场自由竞争的存在,促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给消费者以众多物美价廉的选择,也使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化,因此,自由竞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只有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节能挖潜,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合理化和最优化,而垄断则削弱甚至阻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少数企业之间通过达成垄断协议,或一个企业凭借垄断优势独占市场,形成对市场定价和份额的垄断,不仅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也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在19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反垄断
    2023-08-17
    399人看过
  • 反价格垄断能奈何车价油价吗?
    就价格垄断与国家保障指定的价格体系方面,是否可以最终纳入反价格垄断规定的范围,就连许多权威的观点也差异很大。一方面的观点认为,像石油、水电等价格,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也在遵循政府统筹定价办法,对这些纳入反价格垄断规定,不到乐观态度;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界人士,对燃油等价格与反价格垄断的关系问题,又认为这些价格理应服从反价格垄断规定的制约。因为,公平才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这样看来,有关反价格垄断规定涉及的范围问题,还要进一步争论下去。而不能够拖下去的问题,就是眼前又遇到成品油的涨价、汽车消费又到了金九银十的关键时期,虽然暂时指不上反价格垄断规定发挥作用,但企业的自律、与有效的监管,仍然是可以进一步商榷的实质问题。油价再涨与反价格垄断没有关系吗对于发改委的反价格垄断规定的征询意见稿,这样一个好规定的推出,让消费者感到尚未高兴多久、紧接着油价的对应国际上涨就已经成为现实。这样的不拖延、
    2023-06-07
    170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垄断
    词条

    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独立的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垄断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 更多>

    #垄断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垄断垄断与价格垄断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29
      价格垄断是指垄断制造商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即在一个行业中,一些企业占有很大的份额,不仅可以决定产量,还可以操纵产品价格),为了实现自身利益高价或垄断低价的行为。垄断者或垄断部门可以通过垄断价格行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制止价格垄断暂行规定》所称价格垄断,是指经营者通过串通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格,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 垄断怎么划分,垄断和价格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4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下列行为的,可以认定为价格垄断: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或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为什么二级价格歧视比一级价格歧视好执行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30
      价格歧视本质上就是分段设定价格获取利润。歧视二字并无贬义,只是供方追求最大利润的策略。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可把价格歧视区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二级价格歧视
    • 怎么确定价格垄断?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8
      一是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价格。二是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三是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牟取暴利。四是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以排挤、损害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采取回扣、补贴、赠送等手段变相降价,使商品市场销售价低于商品自身成本。五是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在交易价格上
    • 反价格垄断规定全文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2
      反价格垄断规定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价格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价格垄断行为,适用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价格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价格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 (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