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期付款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分期付款计算诉讼时效的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就是最后一次付款日到期后。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我国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况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四、诉讼时效的分类有哪些
1、一般诉讼时效
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2、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当事人约定分期付款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73人看过
-
合同违约诉讼分期付款时效计算方法
169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再还部分借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384人看过
-
分期付款买卖中诉讼时效怎么确定
246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行政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427人看过
-
分期还款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40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怎么计算,如何计算诉讼时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8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
-
分期还款的诉讼时效,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诉讼时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5所谓分期还款协议,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因债务人不能一次性清偿到期债务,经双方协商由债务人分数期偿还债务的协议。总体看来,分期还款协议有如下法律特征: (1)分期还款协议是就原债务如何履行达成的协议。即该协议达成前债务人已欠债权人一笔债务,我们称之为原生债,没有这笔原生债,则分期还款协议就是无源之水。 (2)分期还款协议是当事人对如何履行同一笔债务时间的约定。关于原生债是否存在,双方已无争议,仅仅就在
-
过诉讼期后又还部分欠款,怎么计算时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5过了诉讼时效后,这个借贷关系就不受法律保护了,就是说你们之间虽然有债务关系,但起诉的话是不会胜诉的,还不还全看借钱人的道德和信誉。如果借钱人自愿还钱的话,也是合法的,不管他还一部分还是还全部,你都不能再起诉了,即使起诉也赢不了,所以他还多少都是自由,多还一点你就少损失一点。其余未还部分,还是过了诉讼时效,并不是说他还款之后诉讼时效就重新计算了。
-
著作权诉讼时效怎么计算,著作权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计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起诉两年以上的,侵权行为在起诉过程中继续的,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金额应当自权利人起诉人民法院之日起计算两年。
-
归还部分钱款中断诉讼时效怎么计算?香港在线咨询 2021-09-30归还部分款项中断诉讼时效的,还部分款项的情况下,是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