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性教育家庭不能缺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2:14:53 194 人看过

2014年4月14日,中山读本推出封面报道《花季母亲之惑》,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反映了目前低龄人流人群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一些年仅13、14岁的初中、高中生,因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偷食禁果而意外怀孕选择人工流产的案例,令人扼腕痛惜。

13岁初三女孩小囡(化名),因为网恋,第一次与网友见面,就与30多岁的男子发生关系。其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后,不敢告诉家人,而是直接找到了医院。与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可能涉及强奸罪。尽管医生多次强调,小囡要第一时间告诉家人并报警,但是出于担心害怕,小囡最终还是选择先与网友打电话,而男子随后则杳无音讯。这个案例中,不仅反映了学校性教育的不足,也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观念的缺失。

每学年开学后,翠景东方小学六年级学生都会迎来一堂青春期教育课,这样的课程,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下进行,获得了不少家长老师的认可,学生们也从中了解到了日常生活较少谈及的性知识。然而,除了翠景东方小学这样少数的几家学校,有开展青春期教育课程外,大部分学校在这个领域内,仍没有尝试。市政协委员谢永芳表示,未成年学生性观念开放,但性安全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女生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中山市校园中的性教育开展的力度仍然不够,为了缓解低龄人流现象的发展,还应向中小学生开展人流知识教育,要让中小学生,尤其是让女学生理解人流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巨大伤害。

性教育是不是仅仅是校园内的事情?人们可以从典型案例中也可以得到答案,家庭对于性教育的缺位,也是造成青少年误入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全市不断推广青少年校园青春期教育的同时,家长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找一个合适的方式,与孩子好好谈谈性这个话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4: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报警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教会孩子学会心理调适,确保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包括孩子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一个优秀的学生至少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和创新的思维。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完善的人格。教会孩子学会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2024-04-18
    496人看过
  • 家庭教育将立法#家庭教育法草案
    家庭教育法草案亮点一、离异不得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对未成年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但被人民法院裁判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或者被中止探望的除外3.人民法院在判决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离婚时,应当对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二、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1.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态等歧视2.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3.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三、拒绝家庭不当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供家庭教育的能力。四、拒绝“丧偶式育
    2023-12-07
    125人看过
  • 什么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1、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2、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3、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4、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
    2024-05-12
    174人看过
  •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不断加强
    为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省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活动。团省委在去年六一前后,集中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共计开展室外宣传80多场次,组织青少年法制讲座120多次,受众10万多人次,散发法制宣传读本、手册18万多本(册),西安、宝鸡、延安等地区积极实施12355青少年维权行动。全省2万多所中小学校都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省司法厅积极开展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全省有270多家律师事务所的2800多名律师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义务咨询服务,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协作网。省关工委启动了五老送法万里行活动,动员组织9430名和26649名五老同志,进行巡回报告17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超过20万人。累计做两法及法制教育报告6.2万场(次),有近800万人次受到教育。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全省范围内36259户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检查,共查处非法使用童工314人,并作出
    2023-06-06
    305人看过
  • 筑牢家庭教育防线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未成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也随之愈加为人民所重视。因为未成年人犯罪产生有其复杂的综合因素,包括未成年人所处的身心发育特殊阶段和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等等,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教育,已成为一项亟待高度重视而又需长久进行的社会系统工种。避免少年犯罪,挽救失足孩子的重点是家庭。和睦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做父母的一定要负起责任,负起家庭的责任,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负起社会的责任,切不要因自身的喜怒哀乐或利益得失而将自己所谓的幸福凌驾于下一代的痛苦之上。从我们审理少年犯案件分析,少年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有以下原因:一、单亲或离异家庭是其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由于单亲或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缺少正常的父母之爱,而且在性格形成上容易产生烦躁、冷漠、孤僻、自卑等不良倾向。甚至父母双亡,2006年3月14日至3月2
    2023-06-11
    90人看过
  • 未成年人的界定与教育
    未成年人的界定是是否年满十八周岁,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国宪法等有关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法律界限是十分明确的。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岁是成年的标志。故意伤害的界定标准是什么?故意伤害的界定标准是是否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实行行为。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伤害行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使用何种手段,伤害他人身体的,均属伤害行为。犯罪手段的不同,只是量刑的情节之一,不是本罪构成的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
    2023-07-07
    130人看过
  • 未成年男生性侵案件的教育意义
    看女生的年龄。女生如果已满14周岁,如果是自愿发生关系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女生未满14周岁,无论其是否自愿的,男方均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男方是被强迫的,女方不构成强奸罪,但可能涉嫌强制猥亵、侮辱罪。怎样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1、一般预防。指通过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加强条件性防范措施,减少犯罪的机遇和条件;2、特殊预防。指采取特殊手段来预防犯罪,对犯罪分子依法进行监禁和改造,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通过死刑的适用,从肉体上消灭罪大恶极的罪犯,彻底消除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无期徒刑的适用,将罪犯与社会终身隔离,剥夺其在社会上重新违法犯罪的条件;通过有期徒刑的适用和教育改造,使犯罪人亲身体验到刑罚的痛苦,使犯罪人自觉地消除重新违法
    2023-07-03
    253人看过
  • 新疆发布加强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父母要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并将父母加强与孩子的陪伴与交流作为父母的教育责任之一。为落实父母在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加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意见》首先明确了责任主体,即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群团组织、学校、社区管理机构和村(居)民委员会等,应当履行促进与保障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工作的相关
    2023-04-25
    121人看过
  • 未成年人教育经费的来源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嘉兴小孩抚养费的标准是多少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
    2023-07-09
    281人看过
  •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可否不出庭
    可以的,法律规定为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在庭审中受到“二次伤害”,司法解释规定,对于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一般不得通知其自出庭作证。对确有必要出庭的未成年被害人、证人,可以采取不暴露身份信息、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特殊保护措施;条件具备的,还可以采取远程视频等方式作证。《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2023-04-15
    115人看过
  • 未成年人所占婚姻家庭财产能一次性分割吗
    在父母离婚时,未成年的孩子无权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双方离婚时,不能将属于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一、有一个离婚孩子的财产问题离婚了孩子的财产:1、如果孩子有个人财产的(包括成年子女、未成年人子女),父母离婚时,应当先将孩子的个人财产分割出来,然后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实则是家庭财产分割。父母无权分割孩子的财产。2、如果家庭财产中没有孩子个人的财产,家庭财产也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夫妻双方分割,孩子无权参与。3、父母协商留给孩子的财产,属于财产赠与,不属于分割。二、一方重婚离婚财产怎么分当事人一方因重婚导致离婚的,一般不会影响财产分割,但是无过错人可以请求过错方赔偿。如果属于夫妻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属于个人所有;但是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有约定从约定,没有约定的,一般平均分割,同时会照顾女方和未成年人子女权益。三、新买的房子房产登记在子女名下能分割吗由
    2023-04-01
    240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人盗窃家庭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教唆未成年人盗窃家庭财物构成犯罪。教唆犯对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未成年人盗窃家庭财产,或者因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因盗窃自己的财产而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教唆者构成共同犯罪的,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盗窃未遂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教唆未成年人盗窃未遂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对教唆者,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21
    70人看过
  • 怎样教育未成年子女与异性正确交往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确实也有孩子谈恋爱,这些爱情往往以误会开始,以压力开始,以亲情的失落开始。小爱(化名)是一个胖胖的初二女孩。
    2023-06-06
    161人看过
  • 30%家庭存家庭暴力女性以暴制暴源于立法缺位
    调查发现:抗暴犯罪案件中已成罪犯的女性,当初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仅占0.6%编者按:199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25日确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在今年的“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到来之际,本报刊登这篇报道,希望能引起全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家庭暴力是妇女遭受严重伤害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家庭暴力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俊、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副政委王东萌在今年“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前夕,就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让她们震惊:女性生活在充斥暴力的家庭里,身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在忍无可忍时,积压已久的屈辱与愤怒一旦爆发,很容易演化为犯罪———以暴制暴。罪犯以中青年为主犯罪人文化程度低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全国妇联的有关调查显示,在2.7亿中国家庭中,有近30%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10万
    2023-08-18
    18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报警
    词条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报警
    相关咨询
    • 家长应当怎样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10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 未成年人犯罪收容教育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2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理论上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以上八种罪,才会被收容教育,但是也
    • 犯罪的未成年人就不能享受义务教育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2
      不是。根据《教育法》第39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根据《义务教育法》第21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能否作为家庭户主?
      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05
      在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不具备担任户主的资格。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因监护人申请或具有特殊需求等,未成年人也可能被单独列户。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且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若其劳动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则可视该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该未成年人有权自主申请成为户主。
    • 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教育保育的方法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23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