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免予刑事处罚的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案情回放:王某系**公司职工,双方签有劳动合同。12日,某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故意伤害罪,免予刑事处罚”;2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王某的上诉,维持原判”。,**公司以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故意伤害罪为由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对**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恢复劳动关系。庭审中,王某主张其已被免予刑事处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为“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故其不属于《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范围,因此其不应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仲裁委员会驳回了王某的仲裁申请。
案情分析:《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于1995年8月4日颁布实施,该《意见》第二十九条中的“刑法”特指1979年7月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为“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分,但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刑法进行了修订,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1979年《刑法》的第三十二条与1997年《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内容一致。而某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均依据1997年刑法第三十七条认定“王某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故王某属于《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以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于起诉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王某已做出了刑事判决,追究了其刑事责任,**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妥,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了王某的仲裁请求。
-
案例分析是否属于劳动仲裁管理范围
363人看过
-
浅析劳动仲裁之部分仲裁
461人看过
-
仲裁协议无效案例分析。
65人看过
-
合同仲裁和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分析
171人看过
-
劳动仲裁纠纷典型咨询案例评析
320人看过
-
分析劳动仲裁和一审的关系
125人看过
-
劳动仲裁流动仲裁案例: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8一、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需要范本的看这边:《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开庭与裁决
-
关于劳动合同法案例及分析案例分析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1关于劳动合同法案例及分析案例1:陈某与某电脑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如果该电脑公司与陈某约定的试用期是6个月,试用期内的月工资900元,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2000元,6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而且该公司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了试用期的全部工资,那么该公司与陈某约定的试用期期限是否合法?如果违法,电脑公司与陈某最多可以约定试用期的期限为多长?该公司应当支付的试用期工资是多少?陈某应该获得多赔偿金?案例
-
劳动仲裁:企业败诉的影响分析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9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如果企业最终败诉,将会遭受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和声誉的损害。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 经济上的损失。劳动争议仲裁通常会涉及经济赔偿,如劳动者要求支付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或工资待遇等。这些赔偿将构成企业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 声誉损害。劳资关系紧张往往反映出企业存在不合法或违规操作的问题,这无疑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此外,企业败诉后还可能面临额外的诉讼费用以及因应
-
如何就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情况分析是否适用劳动仲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1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双方因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而产生分歧的行为就叫做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出现是很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所以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以及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才是公司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 “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
超时加班劳动仲裁案例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3超时加班劳动仲裁案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超时加班申请劳动仲裁的,追索经济赔偿的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1、如果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