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成劳动者损害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如果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政府部门责令改正;如果造成了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签署劳动合同而造成如未说明工作隐患、公司规定等情况员工损失的,则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用人单位因为想要在劳动关系中让自己占得更多的利益,不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或者只是口头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在劳动者要求其发放双倍工资,用人单位拒绝时,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反映事实,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这里的双倍工资即使当时没有支付,日后只要在仲裁时效内,劳动者依旧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原本应付的工资。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署合同,劳动者拒绝的,则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三、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则需要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只要没有出现法定的解除情形或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上述问题是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另外,部分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理由,不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并且支付较低的工资,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将劳动者开除,以达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目的。试用期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建立,就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用人单位就有义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
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与不订立的法律责任
326人看过
-
法律如何界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
85人看过
-
如果员工不想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该怎么办?
80人看过
-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公司,应该承担何种赔偿责任?
342人看过
-
我们和公司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不签订合同有哪些风险呢
184人看过
-
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有何法律规定?
339人看过
书面合同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按一定格式记载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的合同。书面合同一般适用于计划的、规范性的、标的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复杂的、法人之间订立的难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书面形式的合同有: 1、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更多>
-
2022年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面试公司不肯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分公司的负责人要签劳动合同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1作为分公司的负责人也是要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负责人也是属于公司的员工之一,所以还是要签订合同的,这样才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签合同,出现纠纷很难维权。
-
劳动合同签订十年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怎么办签订合同有什么法律责任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10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而且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的,那么要支付劳动者10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
-
劳动合同签订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不与我签订合同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2公司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肯定不合法,对此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由于劳动合同法仅适用于2008年1月1日之后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因此具体赔偿内容如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从年初到现在的五个月的工资,你可以要求单位双倍支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违法,我该怎么办,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违法,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如果不予赔偿,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诉。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