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损益表中所得税费用的两部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5:52:51 294 人看过

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首先,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会计利润+本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非税费用-非税费用)会计费用(税收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收收入)×所得税税率借记: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企业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依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代表投资者向税务部门支付一定比例的现金股利或者利润的,代扣代缴税款,这部分代扣代缴的税款应作为股息的一部分计入权益

[例1]a企业为境内企业,其主要投资者为境外企业。企业a20×2007年,董事会决定派发现金股利,外商按持股比例可获得2000万元。假设税法适用,由a企业代扣所得税的20%作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应缴纳的所得税,那么a企业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00000

贷方:应付股利16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000000

在本例中,认为相关利润分配给投资者后,根据我国税法规定,投资者在我国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缴纳部分税款的情形,是投资者从利润分配中取得的利润的减少额。原则上,它应该是利润分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递延所得税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当期金额的综合结果。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递延所得税收入=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交割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入

企业一般认为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得税费用,除下列两种情形外:

(1)根据会计准则,交易或事项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变动也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入)的;(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的,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将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计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相应的例子见本章第3节(例子3),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根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所得税税率

=(会计利润+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非税费用-税金费用非会计费用税收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收收入)×所得税税率

=(会计利润+会计费用-非税费用-税费用-非会计费用+税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收入)×所得税税率+(本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会计利润+会计费用-非税费用-税费用-非会计费用+税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收入)×所得税税率-(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

=(会计利润)±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即: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所得税税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种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方法,一种是直接通过“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计算,另一种是通过“会计利润”计算±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所得税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立二次方程的前提是不存在税率变动、企业合并等特殊事件。如果税率发生变化,则使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调整金额=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时,递延所得税调整金额以“+”号填列,当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时,a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以“-”号填列,假设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期初递延所得税为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260万元,取得成本200万元(2)本期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账面余额2200万元

(3)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

(4)本期招待费和应纳税工资总额超过税法规定的100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预计企业未来将继续盈利,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金额单位:万元)要求:按标题含义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60-200=6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100=300万元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33%=(1000+100)×33%=363万元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60×33%-0)-(300×33%-0)=-792(万元)

当期所得税(即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363-(-79.2)=442.2(万元)

如果标题中给出了“公司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的条件,当期应交所得税也可直接计算如下:应交所得税=(1000-60+200+100+100)×33%=4422.2(万元)

四、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本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确定的计税基础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冲减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税法规定,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8日 09: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利润分配相关文章
  •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求得的。因为,在会计实际操作时,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时常存在差异。其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目的不同。企业会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为了达到财务会计的目的,即尽量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它是根据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来确定利润总额。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实现税收的目的,即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显然,税前会计利润的计算严格地受财务会计报告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的限制,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则受国家税法的约束。两者产生的差异一般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前者是某些项目在一种计算中适宜于包括在内,但在另一种计算中却要求除外。例如,某些捐赠支出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但在计算税前会计利润时则可以扣除。且这种差异在以后会计期间
    2023-06-09
    252人看过
  • 计算个人所得税用得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一、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11月报10月的个税,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10月申报9月的个税,还是适用3500元旧的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二、公司个税零申报逾期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
    2023-06-19
    432人看过
  • 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一、当期所得税的计算与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变动额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按会计准则确认费用但税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税法规定不征税的收入±会计费用与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收入与税法规定应计入纳税所得的收入之间的差额±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具体调增调减的说明●按会计准则确认费用但税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如违反各种法律规定的罚款、非广告性赞助支出、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等永久性差异●税法规定不征税的收入。●会计费用与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金额之间的差额:永久性差异——超过扣除标准的招待费支出、超过扣除标准的利息支出、超过扣除标准的职工薪酬等。暂时性差异——会计折旧与税
    2023-03-23
    397人看过
  • 赡养老人费用是否包括在个人所得税中?
    不包括。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7章第23条规定,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岳父岳母或公婆的费用不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被赡养人中的年满60岁的父母,仅指纳税人的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或其他法定赡养人。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包括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负有赡养义务的是孙子女、外孙子女。个人所得税附加税中赡养老人要求个人所得税附加税中赡养老人要求:是指需要赡养的老人是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时,纳税人还应当填报纳税人是否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与纳税人关系;有共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式、共同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等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
    2023-07-08
    361人看过
  • 损益表指的是什么东西
    损益表的一般常识首先,为方便非财务背景的主管,先针对损益表的一般常识作一些说明:损益表是表达某一期间、某一营利事业获利状况的计算书,期间可以为一个月或一季,或一年等。损益表的内容,通常应该尊重企业经营分析上的需要,用很多会计科目来编制,但不论使用多少会计科目,通常都应归属到下列四大类之下:第一类是营业收入,指提供商品或服务而换取的收入,这个收入原则上应符合营利事业登记的项目,故出售固定资产并不能视为营业收入。另外销货退回与折让,通常在营业收入大类中,是用退回与折让的科目作为营业收入的减项,以了解营业活动的异常状况。第二类是营业成本,指因为得到营业收入,所提供“对应”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所谓“对应”是指如没有这个营业收入,便不会产生的成本。有很多买卖业常忽略了商品以外的其它对应支出(如运费支出),以致常有毛利率失真的现象。第三类是营业费用,泛指为维持企业活动所必须支出的费用,这个费用通常与某一
    2023-06-12
    259人看过
  • 扣个人所得税是超过部分还是全部
    征收个人所得税征税部分为超过部分还是全部取决于个人所得的种类:1.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即按照规定税率扣除超过规定部分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所得税征收。2.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即按照规定税率扣除个人所得全部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所得税征收。一、个人所得税最新标准是什么2022年个人所得税最新标准是个税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税计算方法:1、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税率表:1、综合所得适用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45%,居民每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
    2023-04-03
    246人看过
  • 租房费用如何在个人所得税中减免?
    1、第一种是按照1%的附征率计算的。计算公式:4800*1%=480。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个人所得税附征率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分地域、行业进行换算。个人所得税可以按照换算后的附征率,依据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实行附征。2、第二种是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计算公式:(4800-800)*20%=80。但是这种计算的缺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所说的每次,按照以下方法确定:(四)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将4800的年所得换算为月所得,是不达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的。都是合法的,主要看当地税务机关采取哪种管理方式。出租房屋个人所得税规定如何?1、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财产租赁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
    2023-07-05
    414人看过
  • 在编制损益表时,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季、半年、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按照“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编制。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从反映企业营运资金运行的角度看,是反映企业营运资金动态绩效的一种动态报表。利润表主要提供企业经营成果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表,其主要功能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利润表进行经营决策;根据利润表,可以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企业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信息,供其决策或参考营业收入编制中的常见错误和不足①租赁收入不计入营业收入2.记录伪造的收入或利用其他科目隐瞒收入(3)过早或晚确认收入(4)销售折扣和折让的处理不规范或混淆(5)销售退货未冲抵相关收入和成本(6)销售退货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
    2023-05-07
    96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什么(个人工资所得税税率表)
    一、工资扣税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一)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二)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三)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四)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五)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六)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七)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八)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二、个税漏交能补吗个人所得税是能补交的。支付工资的单位是工
    2023-06-04
    375人看过
  • 填报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的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度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分月或者分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关于实际利润额的确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规定,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来确认。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按月度或者按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年终汇算清缴申报利润表时,经常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1、预缴企业所得税时,确定的实际利润额即应纳税所得额不准确。2、年终汇算清缴时,遇到多预缴企业所得税的
    2023-05-04
    43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不含税的怎么算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少于4000元)-800元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说明:1、劳务报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2、劳务报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没有超过4000元,可减除800元的扣除费用;3、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劳务报酬收入20%的扣除费用。
    2023-08-17
    277人看过
  • 准备损益表的步骤是什么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费用,同时获得各种收益。如果收入减去费用,剩下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相关费用的比较,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收入,企业就会亏损;否则,企业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当定期(一般按月)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检查,并将会计成果编制报表,形成利润表。损益表编制的详细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制作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核对帐、帐、证。在保证各项会计业务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资产负债表,检查会计科目的正确性,准备编制会计报表。3。根据试算表中损益科目的金额,结合相关子科目的金额,计算并填写利润表项目。4。计算营业利润。它是根据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损益)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营业利润。5。计算总利润。它是根据营业
    2023-05-08
    462人看过
  • 个人独资企业税率表中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一、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二、企业
    2023-05-04
    27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与分红收益的关联
    网上投资的分红都是要按照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的。但是,个人购买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再转让时期所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是需要缴纳个税的。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所得,前者是股息红利,后者是财产转让所得。分红权和股权的区别股权是股东通过履行出资义务后而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股权是股东在出资的基础上而取得的股东资格,由此可享有从该公司的经济利益中获得红利并参与到公司管理与经营的权利。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该权利有不同的名称,前者多称为股权,后者多称为股份。股权财产权就是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义务行为而享有的获得股息红利的权利;当公司解散时享有的分配财产的权利;不同意其他股东转让出资额的优先受让权。股权人身权是指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义务行为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经营与管理的权利,该权利包括检察权、表决权、参与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综上
    2023-07-03
    134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设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一般而言,企业应该按照税后利润的顺序进行如下分配: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稳定和保护各方... 更多>

    #利润分配
    相关咨询
    • 这是在所得税那部分讲的,这什么意思,跟所得税有什么关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30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个人所得税中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哪部分?急?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0-06
      个人所得税中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哪部分?急?个人所得税中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所有与工资收入相关的补助等费用减去社保费用和专项附加扣除等费用,如所述是按照工资额加上奖金来计算,即10000元。在不考虑社保和专项附加扣除等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10000-5000)*0.1-210=29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
    •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是什么意思,企业所得税中的弥补亏损是什么意思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0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是指企业近5年来有发生亏损的时候。所谓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指在会计处理上,如果上年的净利润为负(或以前各年的净利润总和为负),本年的税后净利润要首先弥补掉这部分亏损,才能作为可供分配的净利润,来计提公积金、公益金或者分红。亏损的界定如果当年按会计准则计算的本年利润为负数,即为会计上讲的“亏损”,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
    • 所得税费用为什么不是费用?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30
      得税费用不属于期间费用但属于损益类科目“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1、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2、所得税费用不属期间费用,他是按扣除成本及期间费用后按利润总额计算得来,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所得税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4-03-26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同时具备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