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可抗辩权的条件包括:
1、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当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顺序。
3、须有先履行合同债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者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
4、须为先履行一方当事人应当先履行的债务是可以履行的。
不可抗辩权行使的效力是什么
(一)先给付义务人中止履行
按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先给付义务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的,有权中止履行。所谓中止履行,就是暂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义务仍然存在。在后给付义务人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此处所谓适当担保,既指设定担保的时间适当,更指设定的担保能保障先给付义务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至于担保的类型则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证,也可以是抵押、质押等。
(二)先给付义务人解除合同
按民法典规定,先给付义务人中止履行后,后给付义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先给付义务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给付义务人通知后给付义务人,通知到达时发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给付义务人有异议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与仲裁机构确认合同解除效力。后给付义务人的行为构成违约时,应负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不可抗辩权是最常见的一种抗辩权形式。在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有充分证据证实对方有违约行为,后履行合同一方没有提供担保的,先履行一方可以行使不可抗辩权。这时,合同自动终止,等后履行一方偿还债务或者提供担保后,抗辩权自动撤销,合同继续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零一条保证人可以主张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债务人放弃抗辩的,保证人仍有权向债权人主张抗辩。
-
如何判断是否为不可抗力事件
252人看过
-
如何判断单方面解除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条件
51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429人看过
-
法院如何判断行政复议的案件是否符合管辖条件
301人看过
-
裁员标准:如何判断企业是否符合裁员条件?
149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期限没有限制的,如何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87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如何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须符合哪些条件才可以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如何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符合以下构成条件:(一)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即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所谓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这种合同中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即为他方当事人所负的义务,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如果双方的债务是基于两个或多个合同产生的
-
工伤认定办法:如何判断是否符合工伤条件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5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六条,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供以下材料:(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第七条,如果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并且在受理时限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第八条则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
-
如何判断自己符合协议离婚的条件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17《》第条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必须是你和他双方都同意办理才行,只是你一方的意愿是不能办理协议的。如果你想,但他不想离婚,协商又不成的,只能到办理诉讼离婚手续了。如果双方有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比如说对方是精神病患者,被医院确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
符合哪些条件的合同必须被同时履行抗辩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1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合同才能同时履行抗辩权: (一)必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债务,并相互对待支付; (二)对方未履行或者未发行债务的,必须提出; (三)双方债务必须到期清偿; (4)对方对付的可能性。 在适用范围内,当事人行使同时履行的抗辩权,首先必须是善意的(即对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性质严重,足以威胁自己义务履行的安全,导致自己义务履行的目的落空。这种不履行行为可以是完全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部分履行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抗税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4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把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从本条的立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