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均匀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管理规定》的通知
(京地税企[2004]584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现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均匀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报告市局。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
捐赠收入均匀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以下简称三项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取消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规程〉的通知》(京地税发〔2004〕577号)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东以其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公司配购股票,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上述资产转让所得如数额较大,在一个纳税年度确认实现缴纳企业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作为递延所得,在投资交易发生当期及随后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内平均摊转到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中。
企业在债务重组业务中因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因债权人的让步而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或债务重组所得,如果数额较大,一次性纳税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上述三项所得的数额较大,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三项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
第三条在我市范围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按规定向地方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三项所得数额较大,要求将三项所得自当期起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申报受理
第四条纳税人发生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表式见《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及衔接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4〕580号)),说明其三项所得的交易及分摊情况。
第五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5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之规定,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申报三项所得自当期起,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时,需要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鉴证报告。
税务所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或未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纳税人申报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时,均应受理。
第六条税务机关对实行上门申报的纳税人,免费提供《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表格,纳税人也可以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的网站下载;实行电子申报的纳税人应按有关规定录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通过电子网络向税务机关申报。
第七条税务所对纳税人报送的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报备资料应认真进行核对。对报送《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填写齐全的纳税人,即时制作《受理备案通知书》(样式见《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取消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规程〉的通知》(京地税发〔2004〕577号))送达纳税人,将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报备资料移交审核岗位;对报送《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填写不齐全的纳税人,开具《补充资料通知书》(样式见《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取消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规程〉的通知》(京地税发〔2004〕577号)),通知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期内补正。
第八条税务所对已受理的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报备资料,在5个工作日内准确录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自动生成《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管理台帐》(台帐格式见《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及衔接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4〕580号))。
第三章审核与分类管理
第九条税务所应根据纳税人报送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中介机构出具的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鉴证报告以及《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管理台帐》,对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第十条税务所负责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审核工作,审核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适用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政策是否准确;
(二)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申报数据与税务机关了解掌握的企业生产经营、重组改制情况是否相符;三项所得是否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以后年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申报数据与《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管理台帐》的数据是否一致;
(三)是否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鉴证报告。
第十一条税务所在对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进行审核时,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纳税人,列入数据不实(或情况异常)一类;将不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列入企业数据属实(或无情况异常)一类。
(一)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适用政策不准确;
(二)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报备数据与税务机关了解掌握的纳税人生产经营、重组改制情况不符;纳税人三项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不足50%;纳税人以后年度计入应纳税所得的申报数据与《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管理台帐》的数据不一致;
(三)未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鉴证报告。
第十二条税务所依据审核结果,对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并于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反馈:
(一)对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基本属实(或无异常情况)的,按台帐内容汇总有关数据;
(二)对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数据不实(或情况异常)的,列出纳税人名单(包括计算机代码,下同),并依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第四章评估与检查
第十三条主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部门依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对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数据不实(或情况异常)的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每季度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将本季度有关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评估结果反馈给税政管理部门和评估对象所在税务所,当年所有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评估工作须在年底前完成。
第十四条依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对经评估后转入税务检查程序的纳税人,检查部门应在季度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将本季度检查结果反馈给税政管理部门和检查对象所在税务所;当年所有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检查工作须在年底前完成。
第十五条对未经纳税评估而直接进行的税务专项或专案检查,检查部门也应在季度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的检查结果反馈给税政管理部门和检查对象所在税务所。
第五章统计与分析
第十六条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根据税务所、评估部门和检查部门反馈的结果,按照三项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规定,通过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本辖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政策的执行情况。如发现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政策规定方面的问题,应在发现后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税政管理部门反映;如发现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征管措施方面的问题,应在发现后30个工作日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于补充完善后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税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收到评估或检查部门反馈的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的评估、检查结果后,及时督促税务所维护台帐。
第十八条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于本年度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税政管理部门报送《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统计表》(表式见《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及衔接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4〕580号))。
第六章档案管理
第十九条税务所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报备资料,即《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报备表》实施档案管理。
第二十条税务所在收到纳税人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的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结果后10个工作日内,对《企业所得税取消审批项目管理台帐》数据进行维护。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主管税务机关对未按照本规定履行纳税申报义务的纳税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主管税务机关通过纳税评估或税务检查,发现纳税人的申报不符合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纳税人,应及时进行纳税调整,补征税款;涉嫌偷税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主管税务机关对中介机构为纳税人出具的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鉴证报告中确认的数额保留检查权。
第二十四条主管税务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出具数据不实或内容虚假的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鉴证报告的中介机构,除由纳税人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外,还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中介机构进行查处。
第二十五条对于违反本规定造成的税收执法过错行为,依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如法律、法规对三项所得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管理工作另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执行。
发布部门:北京市其他机构发布日期:2004年12月14日实施日期:2004年07月01日(地方法规)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均匀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管理规定》的通知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
115人看过
-
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
304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方式有哪些
319人看过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利润吗
66人看过
-
外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原则的纳税筹划
214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所得税吗
283人看过
-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吗, 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进行确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1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收入总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
-
企业所得税第34条企业所得税新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3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
缴纳企业所得税附所得税申报表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30不用。现在都是由纳税人先在网上申报系统成功申报后,已签订三方协议的纳税人可以自行点击划款,或直接携带银行卡到大厅刷卡缴税(报税号即可)。
-
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所称的应纳税所得额及流转税管理办法是怎么样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5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所谓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
-
企业所得税应该怎么计提企业纳税江西在线咨询 2023-04-12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具体计税方法如下: 1、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 4、适用税率问题: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在3万元(含)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