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立法原则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1 08:03:46 454 人看过

(一)合宪性原则

《立法法》第3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这就是立法的合宪性原则。这是立法工作的灵魂也是衡量和检验制定法律的质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准绳,其目的在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那么,《立法法》本身的规定与《宪法》之规定不一致,是否违宪呢?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问题:《立法法》违宪——《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他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而《立法法》第89条第2款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无独有偶,《立法法》关于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备案规定,存在着相同的违宪问题。

(二)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其应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法律应为“良法”,一是法律应得到公众普遍地服从。虽然近代意义上的法治不同于古希腊人祈求的法治,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今天仍是世界各国进行法律创制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法治原则被赋予了中国特色。我国《立法法》第4条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就是我国立法的法治原则。国家机关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也不例外。

(三)民主原则

《立法法》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就是立法的民主原则。

在立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许多规范性文件没有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正如李步云所言,不少立法不是“国之法”、“全局之法”,而是立“家之法”、“部门之法”

。立法考虑的不是老百姓的合法利益,而是局部的、少数人的利益。有些部门把立法看成是划分势力范围、抢占地盘、巩固既得利益的手段。争抢法规的起草权,争罚款权、许可权乃司空见惯,有权必争、有利必夺。更具有讽刺性的是某项立法得以“顺利”出台往往是部门利益均沾的结果,而不是保护人民利益上达成一致。

此时,立法的民主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坚持民主原则就要体现人民意志,限制公权尊重私权。列宁曾说,民主组织原则,“意味着使每一个群众代表,每一个公民都能参加国家法律的讨论,都能选举自己的代表和执行国家的法律。”

可见,保证公众对立法的参与也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四)科学原则

《立法法》第6条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这就是立法的科学原则。

立法的科学性原则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第一,立法要体现理性化。法律本身是人类理性化的产物,理性化是立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要素,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二,要体现合理化。既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又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法律、法规、规章的质量和效能。

第三,就是要主观符合客观。在立法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注重理论指导相结合,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变动性相结合,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大势相结合。

立法的形式原则

立法的形式原则是立法者在形式上应当遵循的原则,其功能在于使立法更科学、规范可行。较之《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基本原则,立法的形式原则易被忽视,笔者认为,形式原则对于指导立法活动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

一是明确性原则。即立法的内容应该肯定、明确而不能含混或模棱两可。这就要求立法的概念应当情书,规则表达应清晰,语言无歧义,规范的逻辑关系应严密。如果明确性原则能够切实得以遵循,那么对于法律规定的诸多困惑必将减少。

二是稳定性原则。立法不宜频繁变动,朝令夕改,应在变化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这就要求立法者在立法时充分了解社会需求,掌握时代变化制定出与社会情势相适应的、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法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3日 12: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文章
  • 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的核心,为整个立法活动提供了宏观的指导。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律法规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人民主权原则:国家主权这一最高权力来源于人民,同时永远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保障人民的参与权,确保法律法规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人权保障原则: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和从国家及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等社会经济权利。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关注人权保障,确保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4.法治原则:对公民权利的任何限制也都必须源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立法过程中,必须遵循法
    2024-03-14
    417人看过
  •  以什么为依据: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体系,所有法律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根据我国法律体系,所有法律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 宪法地位与法律体系:法律制定的法律依据该标题涉及到宪法地位和法律体系两个方面,暗示了该法律分析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法律制定中的作用。 在宪法地位方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不
    2023-08-19
    444人看过
  • 刑法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刑法三大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是刑事法制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刑法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刑法三大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成文的罪刑法定。事前的罪刑法定。严格的罪刑法定。确定的罪刑法定:刑罚法规的适当。2.刑法适用平等原则: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每个人的权利应该受到宪法法律的平等保护。同样的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同的法律惩罚。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是适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是由罪与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是预防犯罪的需要。根据该原则,在适用该刑法时,应将刑罚的轻重与行为人的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在制刑、量刑、行刑各个环节均应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是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和刑法适用中的准则,是刑事法制基本精神
    2022-07-12
    445人看过
  •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下列基本原则:1.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2.法院独立审判原则。3.法院审判原则。4.当事人平等原则。5.法院调解原则。6.辩论原则。7.诚信原则和处分原则。8.检察监督原则。一、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有哪些原则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的原则如下:1.双方协商一致原则。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2.男女平等原则。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3.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4.给予补偿的原则。依法分割夫妻财产时,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要求补偿。5.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由一方的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二、刑事诉讼法理论及其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原则包括: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2、人民
    2023-06-27
    404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地位及基本原则解析
    本文介绍了宪法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宪法制度的发展与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成就紧密相连的历史。文章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的法治保障。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在于塑造全社会的宪法信仰,夯实依宪治国的法治基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宪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作为国之九鼎重器,宪法构成了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障。由此而言,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正在于,塑造全社会的宪法信仰,夯实依宪治国的法治基石,凝聚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 宪法的制定:如何体现人民意志,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维护国家法制、保障人民权益的最高
    2023-08-26
    66人看过
  •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探讨
    「摘要」在当代,法治是实现民主与自由的一个重要标准。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针,是世界环境体系下的大趋势。它要求我国行政职权行使法治化,公正化,高效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关于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同时相关部门也在起草中。所以现阶段,关于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探讨对我国行政程序法在立法指导以及对规则的补充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进行了确定把握,同时通过对世界各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分析说明,并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对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基本原则;法律程序;价值取向;具体内容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空间和时限。[1]它针对的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具有产生行政行为效力的结果。这使行政程序区别于行政诉讼这种事后救济程序,因为在行政诉讼判决之前,该行为是已具备法律效力的。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该法的理论基石,
    2023-06-06
    57人看过
  •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在我国劳动者《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按劳分配原则;男女平等原则;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022-07-15
    95人看过
  • 了解我国民法典基本原则的总数
    《民法典》的原则有六个: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规定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诚信原则】民
    2023-07-04
    295人看过
  • 确立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确立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的基本原则加强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首先必须确立对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的基本原则。(一)确立子女最大利益原则世界大多数国家均逐渐将亲子法的立法位置放于未成年子女,强调子女的最大利益在各国立法中已成为共识。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最早由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确认为保护儿童权利的一项国际性指导原则。此后,在若干国际公约和区域性条约中这一原则多次得到重申。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的制定和颁行是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里程碑。公约第3条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司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二)确立平等保护原则平等保护保护原则也称无歧视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第1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针对非婚生子女的待遇。《国际人权宣言》第25条载明,所有儿童,无论是婚生海是非婚生,都应当
    2023-06-04
    429人看过
  • 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是对刑法典如有必要加以修改补充时,一定要以这些基本原则为指导,使罪刑规范更加具体、明确、清晰,既有利于保护社会,又有利于保障人权。刑事司法工作要大力贯彻这些基本原则,强化法治意识、平等观念和公正无私、刚直不阿的思想,使所办的案件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二、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刑法的三大原则分别是:1.罪行法定原则。依据为《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2.罪行相适应原则。依据为《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据为我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
    2023-06-23
    146人看过
  •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别体现在刑法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一、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有哪些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平等原则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应当对其国家的公民实行相同的限制。二、爱国守法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什么?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
    2023-03-11
    434人看过
  • 我国国家赔偿的特征是什么,国家赔偿的基本原则
    一、我国国家赔偿的特征是什么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1、国家承担责任,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国家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支付赔偿费用,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具体赔偿义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公务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履行赔偿义务。国家是抽象主体,不可能履行具体的赔偿义务,一般由具体的国家机关承担赔偿义务,因此,形成了“国家责任,机关赔偿”的特殊形式。不过,不能由此把国家赔偿等同于机关赔偿责任。2、赔偿范围有限。是一种有限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国家赔偿的范围,也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各种情形。3、赔偿方式和标准法定化。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赔偿金,辅助方式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标准因侵犯的对象和程度的不同而变化,且赔偿数额有最高
    2023-06-27
    171人看过
  • 我国司法赔偿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国家赔偿又是司法赔偿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对受害人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司法赔偿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的司法赔偿是参诸西方国家赔偿法的。司法赔偿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下列四个:(一)财产赔偿原则财产赔偿原则,是指致害的司法行为无论是造成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还是精神损害,以财产赔偿作为唯一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为之。这是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范围大小的一个基本原则。确立财产赔偿原则的根本目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对于财产损害,只能以财产的方式赔偿,不能用其他任何方式赔偿。第二,对于人身伤害,也只能以财产的方式予以赔偿,不能用其他方式赔偿。第三,对于精神损害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以财产方式予以赔偿。(二)全部赔偿原则全部赔偿原则是指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致害的司法行为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大小为依据全部
    2023-06-13
    122人看过
  •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如下:1.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这是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该遵循的原则;2.国家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3.消费者的保护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4.国家保护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的义务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的义务有哪些具体规定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经营者的义务有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2023-08-16
    252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更多>

    • 我国刑法是以什么为基本原则确立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
    • 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4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它体现的精神实质是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指明了方向,概括地提出了要求,因此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以我国宪法为根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要求,结合其特点而确定的。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
    •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4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均衡原则、法定原则、平等原则、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
    • 当代中国立法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立法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主要原则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3
      立法基本原则是一定的立法主体据以开展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总的基本原则和各种立法活动所要坚持的具体原则与特殊原则。就立法总的基本原则而言,最为重要的当属法治原则、民主原则。 1,立法的法治原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实现国家生活的法治化,要求国家生活的有法可依。主要内容和要求是:立法权的存在和运行都应有法的根据,立法活动都应依法进行;规范立法运作的法,在促
    • 确立我国基本原则的依据是宪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3
      是的。宪法是母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劳动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