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有对于货物运输中货物赔偿的规定。请参见有关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承运合同中运输人双方分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一、托运人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1、要求承运方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
2、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前,托运人可以请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货地点或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
(二)义务:
1、按约定向承运方交付运杂费;
2、如实申报货运基本情况的义务;
3、办理有关手续的义务;
4、包装货物的义务。
二、承运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1、收取运费及符合规定的其他费用;
2、对逾期提货的,承运人有权收取逾期提货的保管费;
3、对收货人不明或收货人拒绝受领货物的,承运人可以提存货物;
4、不适合提存货物的,可以拍卖货物提存价款;
5、不适合提存货物的,可以拍卖货物提存价款。
(二)义务:
1、按合同约定调配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接收承运的货物,按期将货物运到指定的地点;
2、从接收货物时起至交付收货人之前,负有安全运输和妥善保管的义务;
3、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后,应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
二、物流丢失货物未保价的怎么赔偿
物流丢失货物未保价的赔偿方式是:由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快递包裹被拆了会有赔偿吗
快递包裹被拆快递公司应有赔偿。快递公司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找哪个部门才能解决物流公司不赔偿的问题?
288人看过
-
劳动者工伤单位不赔偿应该找哪个部门?
415人看过
-
物流出现问题找哪个部门解决
356人看过
-
公司欠薪,应该找哪个部门寻求帮助?
180人看过
-
投诉物流公司要到哪个部门投诉
429人看过
-
农民工该找哪个部门:
434人看过
物流公司丢了货物不赔偿可以起诉处理。货物损失由物流公司赔偿,可以把物流公司和其投保的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起诉,货运合同的双方是托运方和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有安全把货物运达目的地的义务。其赔偿不以保险公司先赔付为基础,因此保险公司没有赔偿,物流... 更多>
-
物流运输物流公司向哪个部门投诉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8物流由交通管理局管理。因此向交通管理局投诉。一、首先确认发货时单据完好,这是唯一能成功理赔的证据。电话通知客服要求理赔,等待客服记录上报处理最快一周。没有最慢,只有更慢。在等待期间尽量多给客服打电话要求尽快解决。2、如果在容忍期内没有及时解决,直接在物流所在地工商局网站投诉窗口投诉!不要总觉得政府机位不靠谱。经过多次尝试,工商局网站投诉真的很靠谱!实事求是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情况,同时一定要强调自己
-
被公司裁员,找公司哪个部门申请赔偿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12如果单位为你缴纳了,你现在可以到劳动局办理相关手续,领取失业金的延续中主要是养老和医疗。可以异地转移的,只要外地有单位帮你办理养老保险,就可以到社保大厅办转接手续。养老保险可以累积的,所以不用担心因为未缴全保险产生的累积费用。则不同,不能异地转移,同时如果断保必须补齐。
-
物流公司投诉会找什么部门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27《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专用电话为“12305”(省会区号-12305)。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或登录国家邮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的网站投诉,也可以通过微信、信件或传真投诉。新的方法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消费者大量增长的现状,开辟了微信投诉渠道,为邮政业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维权渠道。
-
拖欠物流费找哪个部门解决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2物流是归交通运输管理局管。所以向交通运输管理局投诉。 1、首先确认发货时候的单据完好,这是能够成功理赔的唯一证据。电话通知客服要求理赔,等待客服记录上报处理最快一周,没有最慢只有更慢。等待期间尽量多给客服打电话要求尽快解决。 2、在容忍期限内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话,直接到物流所在地工商局网站投诉窗口投诉!大家不要总片面的觉得机关单位一定不靠谱,多次尝试的结果就是工商局网站投诉真的很靠谱!跟对方实事求
-
公司倒闭了,赔偿员工工资时应该找哪个部门?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3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