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民法典彩礼规定不得超过多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6 17:42:43 284 人看过

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给彩礼的目的是为了结婚,彩礼依附于婚约,婚约解除,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对于婚约解除后,彩礼如何处理,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当事人订立婚约的目的是结婚,结婚从形式上看是以是当事人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依据的,从本质上看是以当事人是否共同生活为依据的。

可见,在确立彩礼是否返还时,是以当事人是否结婚为主要判断依据的,而不考虑婚约解除的原因是什么,也不考虑是谁的过错导致婚约的解除。概而言之,依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当订立婚约目的未达到时,只要男方提出返还彩礼的要求,女方就得无条件返还。

值得一提的是,女方的抗辩的理由并非毫无道理:在广大农村,关于彩礼的处置有一种习惯做法,即如果男方先提出分手,彩礼不再返还;如果女方先提出分手,彩礼要全部返还。这种对彩礼返还的习惯做法中含有一种朴素的道理,那就是要对导致婚约解除的过错方给予一定的惩罚,以维护婚姻的严肃性。可见,关于婚约解除后彩礼的处置,民间习惯与司法解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司法解释主要侧重于考察婚约的目的是否达成,民间习惯则侧重于考察是哪一方的过错造成婚约的目的不能实现;前者偏重结果的考量,后者则偏重原因的考量;相比前者,后者更易为民众接受,更能体现公平,更有利于维护社会诚信。

彩礼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习俗,是双方在结婚前,男方需要支付给女方一笔彩礼费,这是属于自愿的一种意愿,而彩礼的多少也是自愿的行为,在法律上没有规定的,其次在符合特定情形下,还支持返还彩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1: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法典彩礼规定2022
    一、民法典彩礼规定2022结婚彩礼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在第五条中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第(二)项、第(三)项情形下,应当以当事人离婚为条件。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使得我国对婚约问题的处理有法可依。但由于这一解释,没有明确说明婚约解除后彩礼的返还,与离婚后彩礼的返还的具体区别,返还的数额如何把握,对生活困难的人该如何确定等。导致审判人员由于认识的分歧,对同一案件的处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通常理解的,是要把“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作为彩礼返还的条件。离婚时彩礼的返还要以导致给付人生活绝对困难为条件,但处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时,只要给付人生活相对困难,就应予
    2023-04-02
    446人看过
  • 农村彩礼2024新规定是多少
    一、农村彩礼2024新规定是多少在二〇二四年度颁布实施的《民法典》之中,并未针对彩礼的具体金额作明确规定。事实上,不仅该法律未明确规定彩礼的金额标准,在我国所有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均未对彩礼的具体金额进行严格约束。彩礼作为婚礼中的传统聘礼形式,通常由新郎在婚前向新娘赠送一定数量的财物或金钱,以示其真诚的求婚意愿以及期望与新娘建立稳固的婚姻关系。鉴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各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就彩礼金额设定一个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关键还需视当地的文化习俗及新郎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婚后给的彩礼钱是
    2024-07-09
    218人看过
  • 彩礼钱法律是否有规定不可以超过多少?
    国家没有规定彩礼不能超过多少。国家对彩礼的具体数额未作规定,国家只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也就是说,国家只禁止天价彩礼,对于那些自愿给付,并且未超出家庭能力的彩礼,国家是不禁止的,只要没有索要天价彩礼,都是可以的。因此国家未规定彩礼的具体数额,只要男女双方的彩礼是自愿给付,并且不会家庭造成负担,应当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024-04-17
    396人看过
  • 民法典最新规定彩礼是给谁的?
    一、《民法典》最新规定彩礼是给谁的?彩礼实质上是为达成结婚目的的赠与。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依法进行了结婚登记,彩礼理应归女方所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特殊约定,彩礼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是夫妻共同财产,而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或者是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二、彩礼返还有哪些条件?司法实践中,彩礼纠纷案件的处理,对于应该返还彩礼的情形有:(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也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以下情形不能要求返还彩礼:(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2023-04-13
    221人看过
  • 国家新规定彩礼超过6万
    目前国家彩礼规定通知了,将会严厉整治天价彩礼,低俗婚闹更是需要抵制了。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彩礼不得超过两万的规定有效吗?行政法律师张新年认为,地方政府可通过倡议的方式来提倡、鼓励不要过多索要彩礼、滥办酒席的新风尚。但对普通群众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特别是《惠安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第一条的规定有点耸人听闻,反映了当地有关单位严重欠缺法治思维。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这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谚语。对私权利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作为一个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权利(法无禁止即可为、自由),还可以勇敢地监督政府(法无授权即禁止)。对政府而言,不但要谨慎运用手中每一份权力
    2023-07-21
    230人看过
  • 超过多少彩礼法律会管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彩礼,超过多少,都不算犯法。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给彩礼的目的是为了结婚,彩礼依附于婚约,婚约解除,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离婚后,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4-08-04
    447人看过
  • 彩礼不得超过1万吗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没有规定。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彩礼不得超过1万。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给彩礼的目的是为了结婚,彩礼依附于婚约,婚约解除,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4-04-27
    158人看过
  • 现在国家规定彩礼超过多少是犯法的
    民法典对彩礼的相关规定是不能凭借着婚姻来索取财物,也就是国家对天价彩礼、家庭过度干涉婚姻等不良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禁止,但这并不是说从法律层面取消了婚姻中的彩礼钱,民法典的规定重点是禁止民间借着结婚这一理由,向对方索取远高于其经济实力的彩礼,使彩礼的给付转变为变相的索取。没有规定最高的限额一、哪些情形需要返还彩礼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例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例外)。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
    2023-02-20
    302人看过
  • 2022民法典婚姻法新规彩礼篇
    一、2022民法典新规彩礼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新规定有:1、法律的新规定是离婚有一个冷静期,也就是双方当事人向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提出离婚申请之日起的30天内,有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或者30天期限已满,没有申请的,视为不愿离婚;2、亲子关系确认的新规范;3、原先“无子女”的收养规定改为“没有子女或者有一个子女”。《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第一千零七十三条 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或者否认亲子关系。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对于收养应具备的条件这样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2023-03-08
    260人看过
  • 民法典对订婚彩礼规定的数额是多少
    一、民法典对订婚彩礼规定的数额是多少?订婚彩礼的数额不是法定的,但法律规定了退回彩礼的法定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彩礼返还纠纷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九十四条【
    2023-04-13
    75人看过
  • 法律规定离婚得退多少彩礼
    一、法律规定离婚得退多少彩礼具体退还多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一般情况下,结婚后离婚的彩礼是不需要返还的。但是如果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则离婚时如果男方要求返还的,女方需要将彩礼返还给男方。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二、哪些情形可以不用退还彩礼?(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一般不予返还,无论是理论上、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司法实践上还是风俗习惯上,认识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赘述。(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对该种情况确定不予返还,主要理由:首先,在当地广大农村地区,一贯将举行结婚仪式并共
    2024-01-29
    208人看过
  • 民法典2024年新规定离婚彩礼归谁财产分割
    离婚后彩礼钱归谁,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彩礼若属于婚前赠与给女方的,则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归女方所有;2、若给付彩礼时,明确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则按照离婚财产分割的规定进行分割。离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如下: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2、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3、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4、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夫妻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获得的以下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明确表示为夫妻
    2024-04-28
    215人看过
  • 彩礼不得超过两万是否合法
    彩礼不超过2万是否合法,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彩礼属于民间习俗。如果双方都自愿给予,法律就不会调整。但是,如果因解除婚约而发生彩礼返还纠纷,可以依法起诉。但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倡议的方式提倡,鼓励不要过多索要彩礼,滥用宴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扰婚姻自由的行为。2021新民法典彩礼规定不得超过多少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给彩礼的目的是为了结婚,彩礼依附于婚约,婚约解除,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对于婚约解除后,彩礼如何处理,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订立婚约的目的是结婚,结婚从形式上看是以是当事人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依据的,从本质上看是
    2023-07-21
    123人看过
  • 民法典司法解释彩礼规定
    一、民法典司法解释彩礼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因此,按习俗给付彩礼的,应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得借彩礼名义买卖、包办婚姻、干涉婚姻自由。二、不能要彩礼了吗现在彩礼是可以要求退还的。目前我们国家《民法》已经失去法律效力,取而代之的是《民法典》。《民法典》实施后彩礼是否需要退还,应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判断。领了结婚证一般是不会退彩礼的,但是如果夫妻没有共同生活或是对方因为给彩礼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就需要退还。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对该种情况确定不予返还,主要理由:首先,在当地广大农村地区,一贯将举行结婚仪式并共同生活视为男女结婚的标志。双方一旦结婚,就成为了一家人,婚约就自然的过渡到婚姻阶段,订立婚约的目的包括给付彩礼的目的都已经实现。接受彩礼的女方在人们的心目中,就由一个大姑娘变为
    2023-06-04
    38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请问合法吗新婚姻法规定彩礼不得超过三万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0
      1、我国并无新婚姻法这个法律,目前大众所传“新婚姻法”,是国家颁布的一部司法解释。其全称为: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12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未规定彩礼问题,更无彩礼是否可以超过三万的规定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是属于民法的司法解释,不涉及刑事处罚问题。有期徒
    • 2020年规定彩礼钱不能超过多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5
      我国法律对于彩礼金额没有明确规定数额。我国法律对给付彩礼既不禁止也不肯定,是否给付彩礼以及给多少,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给彩礼的目的是为了结婚,彩礼依附于婚约,婚约解除,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对于婚约解除后,彩礼应如何让处置《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10条对此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 法律规定的彩礼总和不能超过多少万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
      法律规定的彩礼数额为以下内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彩礼钱,但法律都有的一点就是不能以婚姻的名义索要钱,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再就是彩礼是一直延续下来婚嫁习俗,早在西周的时候就有了,所以国家一定不会直接一棒子打死彩礼,出明文规定不准收彩礼这样的法律法规,也要尊重民俗,但是不可以索要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的办婚礼、以及地方低俗婚闹、中国一直都提倡婚姻自由、自愿,因此只要彩礼符合自愿以及适度的情况,都
    • 新民法典规定彩礼多少钱有没有相关的法律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1
      新《民法典》没有规定彩礼的数额,彩礼是否需要支付以及支付的数额都是夫妻双方协商决定的,法律没有规定。《民法典》关于彩礼的规定是彩礼返还的情形。没有登记结婚的,女方需要返还彩礼。
    • 根据民法典规定彩礼金额是多少?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19
      一、民法典对彩礼数额并没有做出明确限制,但如果当事人因支付彩礼,而导致生活困难;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等情况当事人是有权请求返还彩礼的。 二、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