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的刑事责任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等军人。
一、我国刑法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制度。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规定,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适用于申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
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什么是军人叛逃罪,?
军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是军人叛逃罪。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军事利益和国(边)境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拉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本罪主体是军人。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和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一、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二、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四、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处罚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司法解释中的擅自改变
101人看过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470人看过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388人看过
-
第四百三十七条【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定义、量刑】
158人看过
-
法律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既遂该咋惩罚?
453人看过
-
法院对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41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2以下要件构成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达到什么标准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才能立案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2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是指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将编配的武器装备改作其他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造成重大任务不能完成或者迟缓完成的; (二)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或者重伤二人、轻伤四人以上,或者重伤一人、轻伤七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人以上的; (三)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或者其他财产损毁,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
-
涉嫌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的法院判多久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8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是指挪用武器装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多次挪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装备严重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挪用行为导致作战失利,严重影响部队完成重要军事行动任务等。
-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的构成要件应该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1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4、主
-
擅自修改武器编配用途罪怎么判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13判刑如下: 1、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