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用别人手机转账,数额较大的,可构成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邮政银行手机银行转账额度
邮政银行手机银行转账额度普通客户单笔交易限额调整至5万元,日累计交易限额调整至5万元。令牌客户单笔交易限额调整至50万元,日累计交易限额调整至50万元。
邮政银行信用卡普卡的额度为2000-10000元左右,金卡额度范围在10000元-50000元之间,白金卡的额度在5万元以上。
邮政手机银行转账限额分为两种情况,普通的手机银行客户单日单笔最高限额为2万元(含2万元)。手机银行万能版的客户单日单笔限额为200万元(含200万元)。因此用户在转账之前,这些方面还是需要注意的,以免给自己的转账带来不便。除了手机银行转账之外,网上银行转账也要知道。如果用户采用的是网上银行,个人网银短信客户单日单笔为5万元(含5万元)。开通个人网银身份认证工具为UK+短信的金卡客户单日单笔限额为500万元(含500万元),白金卡、钻石卡客户单日单笔限额为1000万元(含1000万元)。
邮政储蓄如果是同行转账,是不需要手续费的,如果是跨行转账,根据转帐金额需要缴纳部分手续费,并且使用网银转账和ATM机转账或者柜台转账收取的手续费是不一样。2000以下的转账网银不需要手续费,银行的ATM自动存取款机是两元一笔手续费,柜台上也是两元一笔手续费。这2000元到5000元这个范围,柜台和银行ATM机收取得是五元一笔转账手续费,网银还需不需要手续费的。
对于5000元到一万元的银行柜台,收取十元一笔的手续费,收取12元手续费,这时候网银也要缴纳部分手续费,不过也比较低为六元一笔。邮政银行在1万到5万元的转账手续费,银行的柜台和ATM机索取的是15元一笔,但这个金额很多ATM机是无法进行操作的只能前往柜台上进行转账,网银需要的手续费减半,为七块五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合伙人偷偷挪用资金怎么处罚
159人看过
-
涉嫌偷盗挪用他人车辆怎么处罚
457人看过
-
4000元偷手机罪行的刑罚
121人看过
-
偷窃手机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
190人看过
-
17年前偷手机的刑罚是多少?
421人看过
-
偷用他人电力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370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偷手机的人抓到判几年的,偷手机因该怎么判刑?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4盗窃手机,应当对手机进行价格鉴定,按手机的实际价值进行定罪处罚。 2、如果涉及入户盗窃、扒窃,则不论手机价值多少,都追究刑事责任。 3、因各省市对盗窃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
-
偷窃他人手机信息怎么量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05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
-
偷手机罚金量刑标准是多少?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9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
-
-
偷手机一人偷偷窃窃5万怎么判刑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30涉嫌盗窃犯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累犯不是加刑,是从重处罚。具体量刑看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盗窃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