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人民法院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行为人在案发前主动退还贿赂款的行为,应当区分三种情形进行处理
2、案发前退还财物的三种情形。《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
3、除列举的两种退还情形外,在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形,即行为人虽未及时退还或者上交,但在收受财物后至案发前的期间内主动退还或者上交的。此种情形可以简称为“主动退还”。在该情形下,行为人在接受财物时存在受贿的故意,但经过一定时间段后,因主客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自己主动退还或者上交收受的财物。从法理分析,行为人既具有受贿的故意,又具有受贿的行为,且犯罪过程已经完成,因此,应当构成受贿罪(既遂),至于后面的退还行为,应当视为犯罪后的“退赃”,可以作为处罚时的量刑情节,但不能改变已然犯罪的性质。
一、职务侵占是不是一定要坐牢
1、职务侵占不是一定要坐牢,如果不构成犯罪的,是不会坐牢的;如果构成犯罪的,会坐牢,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职务侵占得到谅解书还要坐牢吗
370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30万已经归还还要坐牢吗?
61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交罚金还清了还会坐牢吗
53人看过
-
职务侵占坐牢是否仍需偿还欠款?
341人看过
-
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要坐牢吗?
135人看过
-
涉嫌犯职务侵占罪会坐牢吗?
24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高手指点职务侵占把钱还了以后还会坐牢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07实施职务侵占的行为人把钱还了后,仍然有可能被判处刑罚,但是对其可以从轻处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职务侵占罪交罚金还清了还会坐牢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04职务侵占罪立案后归还财产的,可以从量刑方面从轻处罚。如果你在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已经还清了债务,你就不会被判刑。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个月以上未还的,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
-
职务侵占八万要坐多久牢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3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
-
职务侵占犯罪是出来还钱还是被抓了以后还会坐牢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02一定要还钱,侵占罪是犯罪行为,也是侵权行为。根据《侵权行为法》,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占罪判刑后,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返还侵占财产、赔偿损失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第五条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造成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追回或者责令退还赔偿。人民法院可以考虑追回或者退还赔偿的量刑情节。
-
侵占职务罪判刑了还要还钱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07退还赃款是量刑的一个情节。积极退赃会减轻处罚的。《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