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分摊共同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由此可以看出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属于法定的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承担偿还义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确定各自的承担比例,但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协议清偿和判决承担只对夫妻之间产生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换言之债务人起诉要求偿债义务,仍然要按照共同债务处理,夫妻中实际承担还款义务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按协议或法院判决分担相应份额。
一、离婚逃避共同债务怎么处理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同样,夫妻也可以约定双方的共同债务由个人承担,此是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该约定也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但是对债权人并不具有约束力。因为按照我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如无特别约定,夫妻财产适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对共同债务都负有连带清偿责任。
这种连带清偿责任,根据“债务的转让得经债权人同意”的民法精神,不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之间无权自行改变其性质,否则将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夫妻之间离婚时对财产的分割,只能对彼此内部有效,不能向外对抗其他债权人。所以,债权人仍然有权就原夫妻所负共同债务向原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偿还。而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更是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无效民事行为,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精神,当事人的离婚协议对债务作出约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虽然约定其共同债务只由一方承担,但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
婚后债务是否可以协商分摊?
457人看过
-
债务分摊离婚协议书样本
196人看过
-
债务分担:夫妻是否应该平均分摊债务?
302人看过
-
离婚协议中关于债务分摊的规定是否可行?
483人看过
-
离婚协议:债务分摊责任明确
424人看过
-
婚前的债务,婚后是否应该由夫妻共同分摊?
148人看过
离婚协议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准备。男女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应当共同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并且民政局会提供简单的离婚协议书,男女之间的情况不复杂的,... 更多>
-
结婚时男友有债务是否用男方债务合计分摊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6一般来讲,婚前债务属于一方个人债务,女方是不必共同偿还的,不过,如果欠债是为了婚后生活的话,那么,女方还是要承担偿还责任的。比如,婚前买的房屋婚后共同居住
-
2022年离婚后债务能不能分摊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8离婚后对于共同债务可以把债务分摊还一半,对于一方的个人债务,除非对方同意否则不能分摊。夫妻离婚的,对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共同承担偿还责任,至于如何分担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如果双方协商决定一人承担一半是可以的。而对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是没有偿还责任的,所以除非另一方原因,否则个人债务不能分摊。
-
离婚后可不可以把债务分摊还一半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71、离婚时能将债务分配一方,在法律的规定中,属于夫妻间共同的财产的,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 2、离婚债务一般情况下是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割,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分割。
-
婚内XX销离婚后是否需要分摊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31不需要分摊。分割财产是按现在的剩余的部分双方判决分割,已经消费的不需要。按照民法典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
两个人离婚债务是否分配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8两个人离婚债务应当分配,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